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董其昌20歲時寫的楷書,令人讚歎!

董其昌少年時書法並不好, 他的《畫禪室隨筆》中有如下記載:十七歲時參加會考, 松江知府衷貞吉在批閱其考卷時, 按董其昌的文才本應名列第一, 但嫌其考卷上字寫得太差, 就將第一改為第二, 而將字寫得比較好的董其昌堂侄董源正拔為第一。 這件事極大地刺激了董其昌, 從此鑽研書法。 董其昌寫道:“郡守江西衷洪溪以餘書拙置第二, 自是始發憤臨池矣。 初師顏平原(真卿)《多寶塔》, 又改學虞永興(世南), 以為唐書不如魏晉, 遂仿《黃庭經》及鐘元常(繇)《宣示表》、《力命表》、《丙舍帖》。 凡三年, 自謂逼古, 不復以文征仲(征明)、祝希哲(允明)置之眼角。

正是科舉考試因為“字不好”的偶然的失意, 促使董其昌走上了書法藝術的道路, 使其發奮學習古代名家書法經典, 融合晉、唐、宋、元各名家之風而自成一體, 筆劃圓勁秀逸, 佈局疏朗、分明, 平淡天真, 直追古意。

董其昌沒有留下一部書論專著, 但他在實踐和研究中得出的心得和主張, 散見於其大量的題跋中, 董其昌有句名言:“晉人書取韻, 唐人書取法, 宋人書取意。 ”這是歷史上書法理論家第一次用韻、法、意三個概念劃定晉、唐、宋三代書法的審美取向。 這些看法對人們理解和學習古典書法, 起了很好的闡釋和引導作用。

董其昌《法衛夫人楷書冊》書于萬曆三年(1575年), 當時董其昌僅二十歲, 為其早期作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