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郭沫若:《蘭亭序》不是王羲之寫的!

原標題:郭沫若:《蘭亭序》不是王羲之寫的!啟功:我堅決支持你!

說到《蘭亭序》對於中國人來說絕對是如雷貫耳, 他說由"書聖"王羲之所寫, 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由於從唐代以後, 人們所見多為唐人摹本、臨本。 歐陽詢臨《蘭亭序》、褚遂良臨《蘭亭序》等等吧, 但最接近王羲之原作的就是被譽為"神龍蘭亭"的馮承素雙鉤摹本。

王羲之《蘭亭序》

因為原作已經不見, 通過所見的摹本、臨本歷代對《蘭亭序》的真偽也是爭論紛紛, 最著名的就是1965年, 有郭沫若和高二適發起的"蘭亭論辯"。 今天我們就來解讀那場"文化官司"。

郭沫若先生

反方代表郭沫若。 郭沫若於1965年5月在《文物》和《光明日報》上發表《由王謝墓誌的出土論到蘭亭序的真偽》, 從而挑起了這場大論辯。 這裡所說的王、謝不是王羲之和謝安而是王興之、謝鯤和王羲之同意時期, 王興之和王羲之還是堂兄弟。 郭沫若先生就是通過出土他們的墓誌銘, 得出《蘭亭序》非王羲之所寫的結論。

這是王興之墓誌

《王興之墓誌》有很明顯的隸書成分, 也就是說的"八分"。 郭沫若認為:王羲之書法風格當與同一時期的《王謝墓誌銘》書風類似才對, 而不是《蘭亭序》這種連綿行書的風格。

謝鯤墓誌

首先, 郭沫若對其《蘭亭序》的內容進行了否認, 他認為王羲之《蘭亭序》是《臨河序》增加修改文詞後的產物, 因此, 小編還特意查看了王羲之的這篇《臨河序》。 看完這篇文章後, 便覺得郭沫若說的有些道理。

蘭亭集會

智永

其次, 郭沫若又引用了清代李文田的觀點"《蘭亭序》不是王羲之的作品。 郭沫若認為《蘭亭序》王羲之寫過, 但是絕對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神龍蘭亭"這種風格, 當以王謝墓誌的風格為准,並且認為我們見到的王羲之《蘭亭序》行書是隋智永所寫,還提出了極點理由論證了"偽造這個觀點"。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智永本姓"王"乃王羲之第七世孫,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的後代,書法也是深的家傳。

智永《千字文》

經過我的查找與對比,發現蘭亭中很多與千文相同的字,筆法結構如出一轍。這點,郭沫若也在辯論中提到,並且也做了對比。這也是郭沫若說《蘭亭序》是智永所寫。其實,對《蘭亭序》及1965年"蘭亭論辯"瞭解的朋友都知道,郭沫若發了幾篇文章從多個角度說明"非王論"是正確的,在這場論辯中,身為書畫家的啟功先生力挺了郭沫若先生所說"蘭亭非王論"一說。

啟功先生

1965年,啟功先生一篇名曰《蘭亭的迷信應該破除》文章,詳細說明了自己對蘭亭的認識,並一再對之前"錯誤認識"道歉(之前認為是王羲之的作品)。啟功先生在該文中說:"讀了郭沫若同志論蘭亭的文章,從書法風格、佛家或道家思想等方面來證明蘭亭不是出於王羲之之手,證據分明,無需重述。給我的啟發是很大的。"在文中,啟功先生駁斥了書法界對蘭亭的迷信。比如說永字八法源自于蘭亭序的首字"永",蘭亭序中有20多個"之"字,字字不同,還有的人認為凡是蘭亭序的碑拓,都是珍品,這些都是對蘭亭序的迷信。

蘭亭論辯

讓人沒有想到,晚年的啟功在《啟功口述歷史》一書中,先生又為自己當時的說法辯解,感到深深自責,"現在想起來我當時也夠胡說八道的了,但不這樣寫不行。"他回憶說,當時郭沫若住在什刹海,錢杏村先生(阿英)住在棉花胡同東口,郭老就讓錢杏鄰找他談話。迫於壓力,他才寫了《蘭亭的迷信應該破除》一文,並說"我索性就在這上面做文章,讓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我是在言不由衷。"

高二適先生

時過境遷,啟功先生也已經仙逝許久,至於當時與後來說的,我認為已經不太重要了。那麼,以高二適先生為代表的正方,對郭沫若先生的"蘭亭非王論"是如何反駁的呢?在下期文章中會詳細介紹和分析。

當以王謝墓誌的風格為准,並且認為我們見到的王羲之《蘭亭序》行書是隋智永所寫,還提出了極點理由論證了"偽造這個觀點"。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智永本姓"王"乃王羲之第七世孫,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的後代,書法也是深的家傳。

智永《千字文》

經過我的查找與對比,發現蘭亭中很多與千文相同的字,筆法結構如出一轍。這點,郭沫若也在辯論中提到,並且也做了對比。這也是郭沫若說《蘭亭序》是智永所寫。其實,對《蘭亭序》及1965年"蘭亭論辯"瞭解的朋友都知道,郭沫若發了幾篇文章從多個角度說明"非王論"是正確的,在這場論辯中,身為書畫家的啟功先生力挺了郭沫若先生所說"蘭亭非王論"一說。

啟功先生

1965年,啟功先生一篇名曰《蘭亭的迷信應該破除》文章,詳細說明了自己對蘭亭的認識,並一再對之前"錯誤認識"道歉(之前認為是王羲之的作品)。啟功先生在該文中說:"讀了郭沫若同志論蘭亭的文章,從書法風格、佛家或道家思想等方面來證明蘭亭不是出於王羲之之手,證據分明,無需重述。給我的啟發是很大的。"在文中,啟功先生駁斥了書法界對蘭亭的迷信。比如說永字八法源自于蘭亭序的首字"永",蘭亭序中有20多個"之"字,字字不同,還有的人認為凡是蘭亭序的碑拓,都是珍品,這些都是對蘭亭序的迷信。

蘭亭論辯

讓人沒有想到,晚年的啟功在《啟功口述歷史》一書中,先生又為自己當時的說法辯解,感到深深自責,"現在想起來我當時也夠胡說八道的了,但不這樣寫不行。"他回憶說,當時郭沫若住在什刹海,錢杏村先生(阿英)住在棉花胡同東口,郭老就讓錢杏鄰找他談話。迫於壓力,他才寫了《蘭亭的迷信應該破除》一文,並說"我索性就在這上面做文章,讓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我是在言不由衷。"

高二適先生

時過境遷,啟功先生也已經仙逝許久,至於當時與後來說的,我認為已經不太重要了。那麼,以高二適先生為代表的正方,對郭沫若先生的"蘭亭非王論"是如何反駁的呢?在下期文章中會詳細介紹和分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