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原淘寶大學校長辭職創業投身內容創業,知識付費的未來何去何從?

近日一則原淘寶大學校長陳慶探離職創業:投身知識付費 已獲阿裡前CEO陸兆禧投資的新聞, 使知識付費再次走進我們的視野。 自2016年是知識付費元年以來, 大量知識付費項目平臺湧入, 競爭日益激烈, 但奇跡的出現變得不再容易, 具有爆發性和好評的知識付費項目越來越難做。 至2018年, 知識付費進入下半場, 它比上半場來得困難、激烈和深刻。

2300年前, 在西方先賢柏拉圖心中, 販售和分享知識, 是比販售和分享食品更嚴謹、更需要小心的事情;時光劃過千年, 知識販售, 在同樣有敬畏知識傳統的中國, 路向何方?

知識付費的興起源於互聯網時代資訊的爆炸性湧現以及作為受眾的資訊焦慮, 人們需要不斷學習知識, 因為害怕對世界的變化一無所知, 也害怕技術變革導致自身的優勢不在, 但同時每天面對大量的知識和資訊, 我們又需要一個平臺來説明我們過濾資訊,

最有效率的獲取對自身有價值的知識內容, 於是內容付費應運而生。

從2016年起, 捕捉到知識付費風口的創業者們迅速抓住機遇, 更多知識付費產品走到受眾面前, 帶來的是更多元的學習途徑, 再加上知識用戶的多年沉澱, 大勢所趨讓知識型慢公司終於迎來風口,

走進“黃金時代”, 知乎Live, 喜馬拉雅FM、得到APP、千聊等做的尤為出眾。

近兩年隨著知識付費平臺的湧現以及線上支付的便利, 使用者對於“內容”和“知識”的付費意願和消費觀正在發生轉變, 從不願付費變得願意給顯著高品質、服務更好的類似產品付費;使用者資訊獲取的方式也在發生變化,

從漫無目的地接受資訊變為主動獲取知識。 資訊的選擇行為更為成熟, 從而推動了知識付費行業的爆發。 知識付費迎來了興盛期。

知識付費內容沒有完善的評估篩選體系, 是當下對知識付費最大的質疑。 前段時間“新世相行銷課”的刷屏與被封, 以及後續學員紛紛要求退款, 再一次引發大家對知識付費的質疑聲。

2018年進入知識付費的下半場, 機遇與質疑挑戰同在。 2018年4 月 26 日, GMIC(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同往年一樣在北京舉行, 這場互聯網行業盛會已經走來了第十個年頭, 而今年的主題就是「AI 生萬物」。 大會以「內容新生態:從流量到價值」為主題的論壇, 討論的聚焦點正是知識付費和短視頻兩個領域。

知識付費的風口依然存在, 只不過被蒙上了一層迷霧, 如何把握機遇, 需要內容創業者撥開迷霧, 探知未知的新路徑。 至於“潛質”能不能浮現成為現實, 只有繼續前行, 才能知道。

盯盯辦公軟體推出盯盯學院特色欄目, 現推出《總裁內刊》課程,全年52本巨著深入解讀,得到你沒聽過的頂層思維,實現商業認知的持續進化。更多詳情,歡迎關注盯盯學院微信公眾號。

現推出《總裁內刊》課程,全年52本巨著深入解讀,得到你沒聽過的頂層思維,實現商業認知的持續進化。更多詳情,歡迎關注盯盯學院微信公眾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