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百件文物 濃縮世界歷史

近日, 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 向觀眾講述了200萬年人類文明的歷程。 其中不乏古埃及木棺、“大洪水”記錄板、康侯簋等國寶級藏品。

~~~~~~~~

從舊時器時代奧杜威峽谷出土的石質砍砸器, 到21世紀中國生產的太陽能燈具等當代人工製品, 3月2日至5月31日,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以下簡稱“大英展”),向觀眾講述了200萬年人類文明的歷程。 展覽從大英博物館800多萬件藏品中精選出100件(組)展品, 其中不乏古埃及木棺、“大洪水”記錄板、康侯簋、柿右衛門瓷象等重量級藏品。

此外, 良渚文化玉琮、西周康侯簋、商周時期的鎛、東漢青瓷六博俑、唐代劉庭訓墓的三彩文官俑、元代的青花瓷盤和龍首雙耳瓶、2010年深圳出產的太陽能燈具與充電器等8件中國藏品也出現在此次展覽中。 作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英博物館,如此高規格、大規模地來京展出尚屬首次, 相信會讓慕名而來的觀眾大飽眼福。

涵蓋五大洲 縱橫百萬年

“大英展”緣起於2010年大英博物館與英國BBC廣播公司的合作專案——用100件館藏文物講述世界歷史。 由於廣播節目在英國廣受好評, 創下1100萬人同時收聽的記錄, 大英博物館又出版了《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一書,並推出了同名展覽, 在世界範圍內進行巡展。 如何從大英博物館百科全書式的藏品中精選出100件文物,

大英博物館館長哈特維希·費舍爾解釋說:“儘管展品中不乏表現人類技術及審美潛質的精美作品, 但更加突出那些貌不驚人卻內涵豐富的物品。 一件微小的石質印章使得一個消失的文明重見天日, 非洲海岸上被隨意丟棄的陶瓷片可以展現早期商人橫穿印度洋的驚人航程。 所有的文物聚集在一起, 共同講述了一部涵蓋各大洲、縱橫百萬年的全球故事。 ”

與觀眾熟知的世界史敘事模式不同, 此次展覽並非旨在展現不同文明之間的差異, 或者文明自身的獨特性, 而是通過兩條線索突出其共性以及文明之間相互交融、彼此影響的事實。 展覽分為“開端”“最初的城市”“權力與哲學”“儀式與信仰”“貿易與侵略”“變革與適應”“邂逅與連結”“我們創造的世界”八個方向,

向觀眾生動展現了世界文明的發展歷程。

作為全球巡展, “大英展”每到一地都會邀請當地博物館精選一件自己館藏的文物作為第101件展品, 國博的一組藏品“宣佈中國重返世貿組織的木槌與簽字筆”作為第101件展品參展。 目前, 展覽已經在日本、阿聯酋、澳大利亞、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多家博物館展出, 成為近年來國際博物館界的熱門話題。 “大英展”是2017年國博最重要的國際交流展之一, 也是繼2013年“瓷之韻:大英博物館、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藏瓷器精品展”之後, 兩館又一次重要合作。

以物述文明一覽眾珍品

此次展覽所遴選的展品,

未必件件都是大英博物館重量級的藏品, 卻涵蓋了世界所有地區的文明, 堪稱是濃縮的文物世界史, 將一件件、一套套文物背後的故事和歷史脈絡串起, 想必能讓人在洞見中收穫啟迪。

佘盆梅海特內棺

彩繪木, 埃及

約西元前600年

此次展覽的第一件展品是一套屬於古埃及女貴族的木棺。 這具製作於西元前600年的木棺, 其上的題銘表明它的主人是一位名叫佘盆梅海特的女性死者。 初看起來, 佘盆梅海特內棺與人們常見的古埃及木棺並無二致:綠色的面龐把佘盆梅海特與奧西裡斯聯繫在一起, 綠臉的奧西裡斯是陰間之神, 也是植物和重生之神。 佘盆梅海特衣領下面是張開雙翼的天空女神努特。 再下面描繪的是陰司審判場景,

右邊圖案表現正在稱量佘盆梅海特心臟的情形, 以確定她的一生是否善良。

▲ 佘盆梅海特內棺

不過, 通過現代科技手段, 如對木乃伊製作材料的提取和測試, 我們已經可以對這具古埃及木棺瞭解更多—它的全部材料都來自埃及以外的地區:木料來自黎巴嫩, 黃金來自努比亞(今衣索比亞),青金石來自阿富汗,瀝青來自兩河流域。此外,木棺之上很多埃及本土神的形象,也可以追溯至兩河流域。這具普通的木棺試圖告訴觀眾,在早期文明時代,世界範圍內的交流合作已經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鳥形杵

石杵,巴布亞紐幾內亞奧羅省艾拉河

西元前6000年至西元前2000年

舊石器時代的人類以狩獵採集為生,但隨著更新世晚期環境的變冷,人口的增加,遷徙、尋找更多樣的食材,乃至種植、烹煮食物就變得迫在眉睫,農業定居和新石器時代隨之而來。這件鳥形杵展現的即是步入種植時代的人類,在用杵將臼內的食物搗碎研磨以食用。可以觀察到,杵底部用於研磨的石球磨損得很厲害,一定是經過了長年的使用。而這件生動形象的鳥形杵,只是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出土的許多件杵之一。使用杵與臼可以將一些原本味道寡淡的食物的增加風味,這種非常典型的農具,表明當時已有大量的農夫在當地的熱帶雨林和草地種植莊稼。

農業種植對於人類而言,不僅僅具有促進人口增加的重要意義,還可以促發諸多社會的複雜化現象,如權力、交易、娛樂等等。就比如這件製成鳥形的杵,它形態優雅,可能無法勝任日常生活中碾壓大型根莖類食物的粗活,因此,研究者認為這件器物應該是一種儀式或宴會用具。

大洪水記錄板

黏土寫字板,伊拉克古城尼尼微(今摩蘇爾附近)

西元前700年至西元前600年

喬治·史密斯是離大英博物館不遠的一家印刷廠的學徒,因此癡迷美索不達米亞的寫字板藏品,經常在午飯時間來博物館參觀,自學成才,逐漸成為了一名美索不達米亞楔形文字的專家。1872年,喬治·史密斯看到了這塊來自尼尼微(今伊拉克)的黏土板上的楔形文字,講述了一個和《聖經》中的諾亞方舟如出一轍的大洪水故事,而且更重要的是,這塊寫於西元前7世紀的黏土版,比現存最早的《聖經》版本還要早約400年。

▲大洪水記錄板

大洪水記錄板所揭示的“諾亞方舟”式故事,是可以確證《聖經》故事的真實性,還是會作為“《聖經》故事神話性”的一個新注腳呢?無論如何,“大洪水記錄板”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思路,即《聖經》故事很可能不是“平地起樓”而成,至少“諾亞方舟”的故事是可以在更早的中東地區找到影子的。而因為喬治·史密斯這位非專業人士,這塊在逾13萬塊大英博物館藏黏土板中看起來並不起眼的文物,被發掘出了非凡的意義。

康侯簋

青銅簋,中國

約西元前1100年至西元前1000年

在此次來華展出的中國文物中,最具聲望的,可能就是這件康侯簋了。康侯簋既是彌足珍貴的青銅重器,又是周公伐武庚、封康叔的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具有重要的史學意義。“康侯”之名得於器物上的24字銘文,其大意是:王來討伐商的城池,把衛封賞給了康侯,沬司徒疑為紀念亡父,鑄造了這尊青銅器。根據這段銘文,人們得以確知沬司徒疑,即康侯的兒子是這件青銅器的製造者,所以康侯簋又別名“沬司徒疑簋”。

康侯簋因為刻有這樣一段填補了闕如史料的銘文,所以價值倍增。它所提示的歷史,是西周早期著名的“三監之亂”:周武王滅商後,為了控制商族的遺民,將商族王畿分為三部分,分別由武王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監理,史稱“三監”。武王死後,武王的幼子成王繼位,武王的弟弟周公輔佐新王。這時,管叔、蔡叔聯合商紂王的兒子武庚發動了叛亂。周公隨即出軍鎮壓,誅武庚,殺管叔,放蔡叔,平定了“三監之亂”,封文王幼子康叔于衛地,鎮撫殷遺民。衛國始封君康叔是西周初年的重要歷史人物,他死後, 兒子沬司徒疑為紀念亡父,鑄造了這尊青銅器。康侯簋1931年在中國河南浚縣辛村被當地村民意外發現,隨即被販賣出國,1977年被收藏家布魯克·休厄爾獻給大英博物館。此次展覽,是康侯簋入藏大英博物館後第一次回國。

北美水獺煙斗

石制煙斗,美國俄亥俄州芒德城

西元前200年至西元100年

這只工藝精美的煙斗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被使用過的煙斗之一,是煙斗歷史的起點。它表明,在2000年前的北美洲,人們就已經開始大量享受煙草了。

現代煙斗一般是一根一頭帶鬥的長管,而這只煙斗由紅色的石頭雕成,還有一塊長約10釐米的扁平底座,大小和顏色都與巧克力夾心餅乾類似。底座的一頭雕有小孔,起煙嘴的作用。鬥的部分則位於中央,並非一個簡單的碗形鬥,而是形似一隻漂在水裡的水獺的上半身。該煙斗通體光潤,完美表現出水獺濕漉漉的閃亮皮毛。水獺此刻正朝煙嘴的方向看去,人抽煙鬥時就仿佛在與它對視。但其實抽煙的人與它之間的距離還會更近些:把煙斗含在嘴裡,鼻子就會碰到水獺的鼻子。

▲ 北美水獺煙斗

兩千年前的北美洲大地,流淌著洶湧的密西西比河和俄亥俄河,從五大湖一直流向墨西哥灣。不同種族的美洲土著生活於此,留下了宏偉的紀念物,其中包括精心修建的大型墳塚,一組位於今俄亥俄州的墓葬尤為壯觀,共有24座獨立墳塚,其中一座裡埋藏著大約兩百隻石制煙斗,展覽中的這只便是其中之一。歷史學家認為,煙斗中有一整套宇宙學和神學,包含著所有的宗教意義。直至今天,抽煙對印第安人來說也仍是神聖的。煙霧緩緩升起,逐漸消散,帶著眾多的祈願升向天空,將整個族群的希望連接在了一起。

霍克森胡椒瓶

銀罐,英格蘭薩福克郡霍克森

西元350年至西元400年

胡椒是歐洲國家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調味品,數千年前這種來自印度的香料便已傳入西歐。西元408年,西哥特人進軍古羅馬,退兵的條件是巨額賠償黃金、白銀、絲綢以及一噸胡椒。而離古羅馬最近的胡椒原產地是印度。雖然從印度運往古羅馬的路途漫長甚至艱險,但利潤也同樣不菲,因為每一份古羅馬食譜的開頭幾乎都有,“把胡椒放進……”

▲ 霍克森胡椒瓶形似一位羅馬夫人的半身雕像

從西元43年起,如今的英格蘭為古羅馬所統治超過300年,其結果是本地的不列顛人逐漸“羅馬化”,包括愛上胡椒。這件霍克森胡椒瓶,應該是羅馬帝國在西歐四分五裂,在英格蘭也影響力逐漸減弱之時,當地富人逃亡留下的寶藏,它的形象是一位羅馬夫人的半身雕像,服飾它的底部有精巧的機關,可以控制胡椒的倒出量。一同被埋藏的還有另外3只銀罐,以及78把普通湯匙,20把長柄勺,29件金飾,以及15000多枚金銀幣等物品。它在西元410年左右被埋藏在如今英國的薩福克郡霍克森地區,埋葬者可能寄希望在戰亂平息後將他們的寶藏重新挖出。

不過埋葬者應該沒有料到的是,這些寶藏重見天日已是1600多年後,一名英國農夫為了尋找他丟的錘子,用金屬探測器發現了這批寶藏。最終,經過當地考古學家的發掘,這批寶藏入藏大英博物館。

丟勒《犀牛》

木版畫,德國紐倫堡

西元1515年

南大西洋中部小小的聖赫勒拿島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故事,恐怕當數囚禁了在滑鐵盧戰役中失利而被流放的拿破崙·波拿巴。不過還有一個震驚歐洲的奇跡也曾在這座小島上駐足—一頭印度犀牛,同樣也被囚禁了起來,不過是在一艘從印度遠航至里斯本、在此地做短暫停留的葡萄牙貨船裡。1515年1月初,這只犀牛踏上了120天的海上旅途,在聖赫勒拿島逗留後,它在5月20日到達了葡萄牙里斯本。在那裡,這只異域動物激起了歐洲人的巨大好奇。身處文藝復興熱潮中的人們,將這只犀牛視作古典文化切實可靠的重要證據;葡萄牙國王決定將它贈送給教皇,以獲得對方支持自己確立對東方國家的支配權。

▲丟勒木版畫—《犀牛》

如今我們看到的這張犀牛版畫,是生活在紐倫堡的版畫家丟勒根據一張素描繪製的。丟勒沒有見過這只犀牛的真身,因為這只可憐的犀牛還沒到達義大利,就在海難中喪生了。但這並沒有阻礙丟勒創作犀牛版畫的熱情,他展開想像的翅膀,對犀牛的形象做出了自己的“創作”。畫中的犀牛側身而立,頭部偏向右方。丟勒很巧妙地給圖畫加了邊框,將犀牛的身體圈進一個僅能勉強容身的密閉空間,給人一種受束縛的觀感。他還讓它的角緊緊地抵住右邊框。畫面給人的感覺是,犀牛在試著逃跑。

這只犀牛是葡萄牙駐印度第一任總督獻給葡萄牙國王的貢品,是那個令人驚心動魄、心緒翻飛的大航海時代的見證者。而它來到歐洲的故事則告訴人們,葡萄牙不僅想跟印度進行貿易往來,還想在當地建立永久基地——這是歐洲人侵佔亞洲土地的開端。

文/高媛 攝影/陳碩 圖片提供/中國國家博物館

黃金來自努比亞(今衣索比亞),青金石來自阿富汗,瀝青來自兩河流域。此外,木棺之上很多埃及本土神的形象,也可以追溯至兩河流域。這具普通的木棺試圖告訴觀眾,在早期文明時代,世界範圍內的交流合作已經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鳥形杵

石杵,巴布亞紐幾內亞奧羅省艾拉河

西元前6000年至西元前2000年

舊石器時代的人類以狩獵採集為生,但隨著更新世晚期環境的變冷,人口的增加,遷徙、尋找更多樣的食材,乃至種植、烹煮食物就變得迫在眉睫,農業定居和新石器時代隨之而來。這件鳥形杵展現的即是步入種植時代的人類,在用杵將臼內的食物搗碎研磨以食用。可以觀察到,杵底部用於研磨的石球磨損得很厲害,一定是經過了長年的使用。而這件生動形象的鳥形杵,只是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出土的許多件杵之一。使用杵與臼可以將一些原本味道寡淡的食物的增加風味,這種非常典型的農具,表明當時已有大量的農夫在當地的熱帶雨林和草地種植莊稼。

農業種植對於人類而言,不僅僅具有促進人口增加的重要意義,還可以促發諸多社會的複雜化現象,如權力、交易、娛樂等等。就比如這件製成鳥形的杵,它形態優雅,可能無法勝任日常生活中碾壓大型根莖類食物的粗活,因此,研究者認為這件器物應該是一種儀式或宴會用具。

大洪水記錄板

黏土寫字板,伊拉克古城尼尼微(今摩蘇爾附近)

西元前700年至西元前600年

喬治·史密斯是離大英博物館不遠的一家印刷廠的學徒,因此癡迷美索不達米亞的寫字板藏品,經常在午飯時間來博物館參觀,自學成才,逐漸成為了一名美索不達米亞楔形文字的專家。1872年,喬治·史密斯看到了這塊來自尼尼微(今伊拉克)的黏土板上的楔形文字,講述了一個和《聖經》中的諾亞方舟如出一轍的大洪水故事,而且更重要的是,這塊寫於西元前7世紀的黏土版,比現存最早的《聖經》版本還要早約400年。

▲大洪水記錄板

大洪水記錄板所揭示的“諾亞方舟”式故事,是可以確證《聖經》故事的真實性,還是會作為“《聖經》故事神話性”的一個新注腳呢?無論如何,“大洪水記錄板”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思路,即《聖經》故事很可能不是“平地起樓”而成,至少“諾亞方舟”的故事是可以在更早的中東地區找到影子的。而因為喬治·史密斯這位非專業人士,這塊在逾13萬塊大英博物館藏黏土板中看起來並不起眼的文物,被發掘出了非凡的意義。

康侯簋

青銅簋,中國

約西元前1100年至西元前1000年

在此次來華展出的中國文物中,最具聲望的,可能就是這件康侯簋了。康侯簋既是彌足珍貴的青銅重器,又是周公伐武庚、封康叔的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具有重要的史學意義。“康侯”之名得於器物上的24字銘文,其大意是:王來討伐商的城池,把衛封賞給了康侯,沬司徒疑為紀念亡父,鑄造了這尊青銅器。根據這段銘文,人們得以確知沬司徒疑,即康侯的兒子是這件青銅器的製造者,所以康侯簋又別名“沬司徒疑簋”。

康侯簋因為刻有這樣一段填補了闕如史料的銘文,所以價值倍增。它所提示的歷史,是西周早期著名的“三監之亂”:周武王滅商後,為了控制商族的遺民,將商族王畿分為三部分,分別由武王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監理,史稱“三監”。武王死後,武王的幼子成王繼位,武王的弟弟周公輔佐新王。這時,管叔、蔡叔聯合商紂王的兒子武庚發動了叛亂。周公隨即出軍鎮壓,誅武庚,殺管叔,放蔡叔,平定了“三監之亂”,封文王幼子康叔于衛地,鎮撫殷遺民。衛國始封君康叔是西周初年的重要歷史人物,他死後, 兒子沬司徒疑為紀念亡父,鑄造了這尊青銅器。康侯簋1931年在中國河南浚縣辛村被當地村民意外發現,隨即被販賣出國,1977年被收藏家布魯克·休厄爾獻給大英博物館。此次展覽,是康侯簋入藏大英博物館後第一次回國。

北美水獺煙斗

石制煙斗,美國俄亥俄州芒德城

西元前200年至西元100年

這只工藝精美的煙斗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被使用過的煙斗之一,是煙斗歷史的起點。它表明,在2000年前的北美洲,人們就已經開始大量享受煙草了。

現代煙斗一般是一根一頭帶鬥的長管,而這只煙斗由紅色的石頭雕成,還有一塊長約10釐米的扁平底座,大小和顏色都與巧克力夾心餅乾類似。底座的一頭雕有小孔,起煙嘴的作用。鬥的部分則位於中央,並非一個簡單的碗形鬥,而是形似一隻漂在水裡的水獺的上半身。該煙斗通體光潤,完美表現出水獺濕漉漉的閃亮皮毛。水獺此刻正朝煙嘴的方向看去,人抽煙鬥時就仿佛在與它對視。但其實抽煙的人與它之間的距離還會更近些:把煙斗含在嘴裡,鼻子就會碰到水獺的鼻子。

▲ 北美水獺煙斗

兩千年前的北美洲大地,流淌著洶湧的密西西比河和俄亥俄河,從五大湖一直流向墨西哥灣。不同種族的美洲土著生活於此,留下了宏偉的紀念物,其中包括精心修建的大型墳塚,一組位於今俄亥俄州的墓葬尤為壯觀,共有24座獨立墳塚,其中一座裡埋藏著大約兩百隻石制煙斗,展覽中的這只便是其中之一。歷史學家認為,煙斗中有一整套宇宙學和神學,包含著所有的宗教意義。直至今天,抽煙對印第安人來說也仍是神聖的。煙霧緩緩升起,逐漸消散,帶著眾多的祈願升向天空,將整個族群的希望連接在了一起。

霍克森胡椒瓶

銀罐,英格蘭薩福克郡霍克森

西元350年至西元400年

胡椒是歐洲國家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調味品,數千年前這種來自印度的香料便已傳入西歐。西元408年,西哥特人進軍古羅馬,退兵的條件是巨額賠償黃金、白銀、絲綢以及一噸胡椒。而離古羅馬最近的胡椒原產地是印度。雖然從印度運往古羅馬的路途漫長甚至艱險,但利潤也同樣不菲,因為每一份古羅馬食譜的開頭幾乎都有,“把胡椒放進……”

▲ 霍克森胡椒瓶形似一位羅馬夫人的半身雕像

從西元43年起,如今的英格蘭為古羅馬所統治超過300年,其結果是本地的不列顛人逐漸“羅馬化”,包括愛上胡椒。這件霍克森胡椒瓶,應該是羅馬帝國在西歐四分五裂,在英格蘭也影響力逐漸減弱之時,當地富人逃亡留下的寶藏,它的形象是一位羅馬夫人的半身雕像,服飾它的底部有精巧的機關,可以控制胡椒的倒出量。一同被埋藏的還有另外3只銀罐,以及78把普通湯匙,20把長柄勺,29件金飾,以及15000多枚金銀幣等物品。它在西元410年左右被埋藏在如今英國的薩福克郡霍克森地區,埋葬者可能寄希望在戰亂平息後將他們的寶藏重新挖出。

不過埋葬者應該沒有料到的是,這些寶藏重見天日已是1600多年後,一名英國農夫為了尋找他丟的錘子,用金屬探測器發現了這批寶藏。最終,經過當地考古學家的發掘,這批寶藏入藏大英博物館。

丟勒《犀牛》

木版畫,德國紐倫堡

西元1515年

南大西洋中部小小的聖赫勒拿島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故事,恐怕當數囚禁了在滑鐵盧戰役中失利而被流放的拿破崙·波拿巴。不過還有一個震驚歐洲的奇跡也曾在這座小島上駐足—一頭印度犀牛,同樣也被囚禁了起來,不過是在一艘從印度遠航至里斯本、在此地做短暫停留的葡萄牙貨船裡。1515年1月初,這只犀牛踏上了120天的海上旅途,在聖赫勒拿島逗留後,它在5月20日到達了葡萄牙里斯本。在那裡,這只異域動物激起了歐洲人的巨大好奇。身處文藝復興熱潮中的人們,將這只犀牛視作古典文化切實可靠的重要證據;葡萄牙國王決定將它贈送給教皇,以獲得對方支持自己確立對東方國家的支配權。

▲丟勒木版畫—《犀牛》

如今我們看到的這張犀牛版畫,是生活在紐倫堡的版畫家丟勒根據一張素描繪製的。丟勒沒有見過這只犀牛的真身,因為這只可憐的犀牛還沒到達義大利,就在海難中喪生了。但這並沒有阻礙丟勒創作犀牛版畫的熱情,他展開想像的翅膀,對犀牛的形象做出了自己的“創作”。畫中的犀牛側身而立,頭部偏向右方。丟勒很巧妙地給圖畫加了邊框,將犀牛的身體圈進一個僅能勉強容身的密閉空間,給人一種受束縛的觀感。他還讓它的角緊緊地抵住右邊框。畫面給人的感覺是,犀牛在試著逃跑。

這只犀牛是葡萄牙駐印度第一任總督獻給葡萄牙國王的貢品,是那個令人驚心動魄、心緒翻飛的大航海時代的見證者。而它來到歐洲的故事則告訴人們,葡萄牙不僅想跟印度進行貿易往來,還想在當地建立永久基地——這是歐洲人侵佔亞洲土地的開端。

文/高媛 攝影/陳碩 圖片提供/中國國家博物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