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家園共育的下半場:當潮水退去,誰在裸泳?

作者|趙新

一個清晰可見的事實是, 家園共育市場從2013年成為風口, 創業者蜂擁而至、資本砸錢追捧發展至今, 賽道上的多方玩家已經開始洗牌、整合,

並迎來下半場。

彼此決勝的是背後的實力、服務的效率, 內容轉化的能力, 以及持續發展的潛力。 但同質化競爭下, 市場也不乏亂象。

有機構經營資料失真, 存注水嫌疑, 粉飾轉化率, 誇大宣傳包裝。 一個共識是, 市場歡迎競爭, 但並不歡迎惡性競爭。

家園共育行業在經過最初的野蠻生長, 已經等來了分羹蛋糕的曙光。 更何況根據有關資料統計, 家園共育還有80%的市場有待挖掘, 市場很大, 各方玩家理應將全部精力放在提高自身內在修為, 而不是耗在惡性競爭上。 要知道當潮水退去, 裸泳者一目了然。

將蛋糕做大, 構築牢固的護城河, 才是硬道理。

資料爭議

隨著近幾年, 互聯網行業競爭加劇與創業熱潮湧起,

為更快更多拿到資本市場, 獲取市場, 宣傳過猛與包裝過度的行業資料時不時曝出。

家園共育市場同樣可能存在這一問題。

(圖為艾瑞2017年4月掌通資料, 顯示499萬台)

(圖為艾瑞2017年11月回顧以往資料, 掌通同年4月資料變更為791萬台)

有業內人士發現, 家園共育產品掌通家園在艾瑞網的資料出現了前後不一致的情況。 在2017年4月份艾瑞網給出的App榜單上, 掌通家園App月獨立設備數為499萬台, 排名第366位。 但是到了2017年11月再次查詢往期資料時, 掌通家園該月數據變成了791萬台。

同一個平臺上, 針對同一款App, 不同時間查詢的月獨立設備數卻出現了不一致的情況,

其中原因究竟為何, 是否出現人工干預, 尚不得而知。

另外, 在網上檢索可找到多篇關於掌通家園日活資料的文章。 例如, 在搜狐等平臺上, 在一篇由“i-EDU投資人俱樂部”3月19日發佈的專訪文章中, 掌通家園創始人透露, 掌通家園已擁有近400萬日活。 但網上有照片流出, 顯示掌通家園在3月17日舉行了“掌通家園突破日活300萬慶典”。 日活資料口徑出現偏差。

一個背景是對於移動互聯網APP來說, 用戶數、日活、月活等資料已經作為平臺的重要指標, 是績效考核、融資資料的基本之一。 為了競爭和融資, 市場上不乏創業公司給運營資料注水的例子。

2016年有爆料稱, 女性經期應用大姨嗎在融資BP上宣稱MAU(即月活)數據是4200萬。

而易觀千帆公開的資料顯示, 該年7月大姨嗎MAU數據為388.05萬。

更早之前, 移動音訊公司蜻蜓FM也被曝出採用技術手段對日活躍用戶數、廣告點擊量等資料造假, 以欺瞞協力廠商資料監測公司、投資人以及廣告主。

競爭激烈

資料爭議背後, 家園共育市場競爭也是異常激烈。

從2013年開始, 家園溝通應用的風口到來, 家園共育平臺大量興起, 一時間有數百家創業公司殺入。

不過僅僅三年後, 行業便迎來了洗牌整合。 未能拿到融資輸血的創業者黯然離場, 市場上留下的玩家大都背靠實力不俗的金主, 智慧樹創始人袁勝軍彼時便說過, “現在家園共育平臺發展的時間視窗已經關閉”, 家園共育應用已經走到了2.0階段。

下半場的競爭也隨即進一步升級。誰都想成為行業領頭羊。

今年4月份掌通家園創始人葉荏芊已經喊出,要在一年內做到行業壟斷,並且完成Pre-IPO的D輪融資,兩年內家長端日活突破千萬,並在海外進行IPO,三年內達到20萬家幼稚園的目標。

智慧樹也在加速擴張,2016年7、8月份智慧樹連續並購了西安的幼樂寶和智趣互聯的保貝衛士,並于2017年6月份並購土星教育,吸收後者旗下覆蓋5萬餘所幼稚園的幼教資訊化產品微家園APP,以期通過規模戰拿到幼教服務市場的頭部地位。

業內都知道,家園共育的產品,要獲得C端的家長就必須先搞定B端的園所。但為了搞定B端之餘,或也存在粉飾轉化率,誇大宣傳的行為。

某頭部兒童內容平臺于去年7月份入駐掌通家園平臺。在多個公開場合裡,掌通家園方面人士也屢次將雙方的合作視為經典案例,稱掌通家園平臺説明此頭部兒童內容平臺帶來了近千萬粉絲。

不過有業內人士發現,該頭部兒童內容平臺在掌通家園發佈的私家課自3月27日發佈後,一個月左右時間,報名人數僅為152,按照49元的報名費用來算,也僅有7448元。不難看出,轉化率,或沒預期中那麼盡如人意。

擴張難題

另外規模擴張的背後,需要大量資本扶持。

今年2月智慧樹宣佈,再獲和晶科技7億元人民幣融資。根據和晶科技方面的公告,智慧樹增資後將加速對行業的整合,形成行業壟斷、促進行業發展。

掌通家園則採用了眾籌的方式,以籌集擴張資本。

2017年1月,掌通家園登陸眾投邦平臺,由創富志及關聯方領投200萬,跟投人51人,起投金額為20萬元,共獲意向融資2266萬元。不過掌通家園進行了業績對賭,其在眾投邦的招股說明書中承諾2018年將實現6000萬利潤或年底公開發行,如若不能達成則將進行股權補償,還給出了按照百分之十五的年回報率計算的利息。對於掌通家園來說,其能否及時兌現對小微投資者的承諾,是個潛在的風險。

葉荏芊則比較樂觀,他在接受採訪時說,今年3月份,掌通家園一天的會員收入就已突破1000萬,這相當於2015年掌通家園全年的收入。

與其他家園共育平臺依靠廣告、會員和內容盈利不同,掌通家園由於其本身就是由安防切入幼教領域,更多的是面向C端家長收費,主要依靠視頻播放費用來盈利,即視頻監控付費。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視頻監控一直面臨著是否適合幼稚園場景的爭論,有著政策法律監管和社會倫理的雙重壓力。在尋求適度平衡上,掌通家園還需拿出更多令外界信服的動作。

“家園共育”行業剛剛度過了一個無序發展時代,漸趨成熟,市場想像空間也很廣闊。

誰能真正品嘗蛋糕,還未可知。但可以確定的是,能夠從競爭勝出的,只會是那些切實通過服務和使用者體驗提升,並找到適用盈利模式的玩家。

往期經典回顧

下半場的競爭也隨即進一步升級。誰都想成為行業領頭羊。

今年4月份掌通家園創始人葉荏芊已經喊出,要在一年內做到行業壟斷,並且完成Pre-IPO的D輪融資,兩年內家長端日活突破千萬,並在海外進行IPO,三年內達到20萬家幼稚園的目標。

智慧樹也在加速擴張,2016年7、8月份智慧樹連續並購了西安的幼樂寶和智趣互聯的保貝衛士,並于2017年6月份並購土星教育,吸收後者旗下覆蓋5萬餘所幼稚園的幼教資訊化產品微家園APP,以期通過規模戰拿到幼教服務市場的頭部地位。

業內都知道,家園共育的產品,要獲得C端的家長就必須先搞定B端的園所。但為了搞定B端之餘,或也存在粉飾轉化率,誇大宣傳的行為。

某頭部兒童內容平臺于去年7月份入駐掌通家園平臺。在多個公開場合裡,掌通家園方面人士也屢次將雙方的合作視為經典案例,稱掌通家園平臺説明此頭部兒童內容平臺帶來了近千萬粉絲。

不過有業內人士發現,該頭部兒童內容平臺在掌通家園發佈的私家課自3月27日發佈後,一個月左右時間,報名人數僅為152,按照49元的報名費用來算,也僅有7448元。不難看出,轉化率,或沒預期中那麼盡如人意。

擴張難題

另外規模擴張的背後,需要大量資本扶持。

今年2月智慧樹宣佈,再獲和晶科技7億元人民幣融資。根據和晶科技方面的公告,智慧樹增資後將加速對行業的整合,形成行業壟斷、促進行業發展。

掌通家園則採用了眾籌的方式,以籌集擴張資本。

2017年1月,掌通家園登陸眾投邦平臺,由創富志及關聯方領投200萬,跟投人51人,起投金額為20萬元,共獲意向融資2266萬元。不過掌通家園進行了業績對賭,其在眾投邦的招股說明書中承諾2018年將實現6000萬利潤或年底公開發行,如若不能達成則將進行股權補償,還給出了按照百分之十五的年回報率計算的利息。對於掌通家園來說,其能否及時兌現對小微投資者的承諾,是個潛在的風險。

葉荏芊則比較樂觀,他在接受採訪時說,今年3月份,掌通家園一天的會員收入就已突破1000萬,這相當於2015年掌通家園全年的收入。

與其他家園共育平臺依靠廣告、會員和內容盈利不同,掌通家園由於其本身就是由安防切入幼教領域,更多的是面向C端家長收費,主要依靠視頻播放費用來盈利,即視頻監控付費。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視頻監控一直面臨著是否適合幼稚園場景的爭論,有著政策法律監管和社會倫理的雙重壓力。在尋求適度平衡上,掌通家園還需拿出更多令外界信服的動作。

“家園共育”行業剛剛度過了一個無序發展時代,漸趨成熟,市場想像空間也很廣闊。

誰能真正品嘗蛋糕,還未可知。但可以確定的是,能夠從競爭勝出的,只會是那些切實通過服務和使用者體驗提升,並找到適用盈利模式的玩家。

往期經典回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