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克服“討好型人格”,要相信自己值得無條件被愛

假裝同意他人的觀點、經常道歉、很難拒絕他人的要求、盡力避免所有衝突……如果你有這些表現, 很可能就有“討好型人格”的嫌疑。

全文3479字, 閱讀約需7分鐘。

最近, 心理學領域最熱的一個詞彙, 可能就要數“討好型人格”了。 隨著前一段時間青年作家蔣方舟在綜藝節目《奇葩大會》上再次提及這個詞, 不少網友驚呼自己被戳中。

所謂“討好型人格”, 其實質往往是自我價值感不足, 而心理學家們常常將其歸因於原生家庭。 我們不禁好奇, 一方面, 當今的年輕人們是被指著自我為中心的“小皇帝”成長起來的一代;而另一方面,

這樣一代充滿個人主義精神的年輕人, 怎麼就集體陷入了“討好型人格”的困擾了呢?

今天, 我們就跟大家聊聊這個熱門的心理學說法。 同時, 小編也想說, 任何概念跟名詞, 都只是一種指稱。 在忙著對號入座之前, 不如先好好瞭解下“討好型人格”的前世今生吧。

━━━━━

你屬於“討好型人格”嗎?

“討好型人格”, 似乎是近兩年才流行起來的說法。 而前段時間隨著蔣方舟在《奇葩大會》上的演講, 這個詞迅速實現了二次推廣, 讓更多人瞭解了這種人格特質的存在。 更早之前, “討好型人格”被不同的心理學家表述為不同的心理學術語。

英美心理學家在不同的著作中, 分別將其稱為“取悅症”、“聖母型人格”、“拖累症”。 在國內心理學界, 曾最廣泛地提出此概念並進行研究的,

可能還是武志紅, 他所說的“中國式好人”與“討好型人格”有諸多相通之處——長久以來積累的儒家文化, 在幫助中國人修身齊家的同時, 也在壓抑著國人的活力, 使人難以察覺自身需求, 一味滿足和討好他人。

不同的心理學家對“討好型人格”的特徵有不同的表述。 如果你並不確定自己是否屬於“討好型人格”, 可以通過下面這個更為綜合的測試來對照自己:

1. 假裝同意他人的觀點。

2. 感覺為他人的情緒狀態負有責任。

3. 經常道歉。

4. 經常對自己的排程有很重的負擔感。

5. 很難拒絕別人的要求。

6. 在別人對你感到生氣時, 你感到難以忍受, 並往往會選擇讓步。

7. 會因擔心讓別人不舒服而選擇隨大流, 甚至會為了取悅別人而故意醜化自己。

8. 定期需要獲得他人或周圍環境的讚美, 以此才能確認自我價值。

9. 一般情況下, 你盡力避免所有衝突。

10. 難以承認自己的感情受到了傷害, 習慣性隱藏情緒, 尤其是負面情緒。

你可以根據這個小測試, 大致判定自己是否屬於“討好型人格”, 以及“討好型人格”的程度。 對照這些測試維度, 我們可以發現, “討好型人格”的核心特質, 即是過度關注他人(或周遭環境的需求), 而忽視自己的感受。

━━━━━

並非所有的“心理問題”都需要克服

提起“討好型人格”, 很多人首先想到的, 大概會是《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女主角松子。 除了是一部經典電影, 這還是一個經典的心理學敘事——它很符合經典的心理學歸因, 即原生家庭。

松子自小並未得到足夠的父母之愛, 她很小就學會了取悅父親以此來獲得父親的關注與疼愛。 這種行為模式一直延續到了她長大成人, 她只有通過不斷地取悅, 才能維繫住與男人的關係。

關於“討好型人格”的成因, 心理學家們歸納了不同的可能, 但不約而同的, 他們都把根源指向了原生家庭。 大多數擁有“討好型人格”特質的人, 兒時都缺少從父母處獲得的無條件的愛——無論事實如何, 他們總覺得只有自己做些什麼特別的事情, 父母才會疼愛他們。 這往往導致他們長大成人後將此思維延伸, 需要不斷從外界獲得回饋, 才能確認自己是值得被愛的。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劇照。松子小時候偶然發現自己在做這個表情時,一向淡漠的父親竟然沖她露出了微笑,她便經常用這個表情來逗父親開心。長大後,在緊張時也會不由自主地做出這個表情。

如果說原生家庭、成長經歷導致的“自我價值感”低,是“討好型人格”最主要、最常見的成因。我們已經無法回到過去扭轉成長的經歷與模式,要克服時常浮現的討好心理,可以從提高自我與他人的界限感入手。

因為“自我價值感低”往往導致過度依賴他人,容易與他人形成不健康的共生關係。而學會劃清自我與他人的界限,是實現心理獨立的第一步:哪些情緒是應當個體負責的;哪些選擇是只能個體做出的;哪些後果只能是個體承擔的......這能夠幫助“討好型人格”的人,更深入地認識到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你的價值別人無權評判,只能由你自己去決定,從而切斷你從他人那裡不斷通過討好獲取滿足感的路徑依賴。

同時,我們需要知道,所謂“討好型人格”其實是一個相當新的心理學詞彙,它並非擁有一成不變的標準,心理學界對它的認識與研究也仍在不斷深入之中。即使你感覺自己有“討好型人格”,也不必為此感到太大的壓力。“簡單心理”創始人簡裡裡在此前接受小編的採訪時,曾提及人們對“心理問題”的認識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我們太容易對號入座,迫不及待地為自己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

實際上,所有的“心理問題”,只要並不影響你的日常生活,你不必一定把它看作需要去克服與戰勝的物件。可以說,每個人都有著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只要這些“心理問題”保持在適度的範圍之內,它完全可以只是你的某種性格特質。而如果你感覺它的確影響了你的日常生活,你再去解決它也為時未晚。

雖然,“討好型人格”是個新近才出現的心理學概念,但已經有不少心理學家對它進行了研究。如果你想深入瞭解“討好型人格”出現的原因、運行的機制以及具備實操性的解決辦法,可以讀讀我們精選的這幾本書。

《可愛的詛咒》

《可愛的詛咒》

作者: [英] 雅基·馬森

譯者: 王麗

版本: 九州出版社·陽光博客 2016年2月

這本書同樣出自有專業心理諮詢經驗的臨床心理學家之手。作者在這本書裡固然也涉及了過度討好他人、試圖在所有人眼裡變得可愛的成因與弊端,但這本書的重點更多地放在了如何破除這一“可愛的詛咒”。

在作者看來,陷入“可愛的詛咒”的人,最大的表現是別人的一切,包括需求、感受、情緒等等會自動地優於自己,如同“聖母”一般地照料與關懷他人。但這樣的人際交往模式最終卻總會走向崩潰。

面對人際交往中的衝突時刻,作者提出了“BEAR四步法”(Breathe,Eulogise,Accept,Respect),即呼吸、讚揚、接受、尊重。這本是專門為夫妻或情侶等親密關係設計的四步溝通法,但在實踐中,它可應用於一切人際溝通當中,效果同樣立杆見影。當你下次遇到令你感覺精神緊張或壓力增大的場景(比如你又感受到想要無原則滿足他人的衝動時),你就可以先讓自己做個深呼吸、繼而用讚揚與接受的語調肯定你們目前所處的溝通與關係狀態,同時用互相尊重的態度說出你自己真實的所思所想。

“BEAR”溝通法的設計理念是,當你遇到恐懼和壓力時很容易能想起它,至少能記起它的前兩個字母所代表的意義,而這足以讓你挽回局面,幫助你應對各種難以應對的人或對話。

《愛是一種選擇》

《愛是一種選擇》

作者: 漢姆菲特

譯者: 王英

版本: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6年3月

不要被這本書稍顯“低齡”的封面欺騙,這實際是一本專業性很強的心理學讀物,同樣提煉于作者長期的臨床觀察與學術研究。作者在這本書裡將“討好他人、拖累自己”的行為模式稱作“拖累症”。作者抽絲剝繭地理順了“拖累症”形成的原因與可能的應對方法,是一本兼具實用性與專業性的“拖累症”大全。

作者認為,“拖累症”的本質是對人、行為、事物的沉溺。拖累症是指希望通過控制外在的人、事、物來控制內在的情感。對拖累症患者而言,“控制或失控”是他們生活的全部重心。討好他人,實際上是一種控制的方式,以此來獲得對結果的掌控與心理上的安全感。而這種控制實際是虛幻的,也正因如此,我們必須走上擺脫拖累症的自我獨立之路。

《超越原生家庭》

《超越原生家庭》

作者: [美]羅奈爾得·理查森

譯者: 牛振宇

版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8年1月

閱讀“討好型”人格的相關書籍,我們會發現,大多數心理學家會將討好型人格的成因與原生家庭聯繫起來。幼時成長經歷往往決定了長大成人後的諸多性格特徵,“討好型人格”的人,兒時常常受困於“有條件的愛”。他們小的時候常常感覺到需要時時討好父母才能獲得父母的認可與疼愛,長大後則習慣性地討好他人,認為唯有如此才能在人際交往中獲得他人的認可與尊重。

心理學家在這本著作中,將保持真我的同時,處理好親密的人際關係,作為本書的一大論證重點。如何在人際交往中保持真我,正是討好型人格的痛點所在。這本書將幫助“討好型人格”的讀者從原生家庭層面瞭解討好型人格形成的原因,從而形成更根本的應對策略,建立起更堅固、更真實的自我。

你有“討好型人格”嗎?

你是否想克服它,打算如何做呢?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劇照。松子小時候偶然發現自己在做這個表情時,一向淡漠的父親竟然沖她露出了微笑,她便經常用這個表情來逗父親開心。長大後,在緊張時也會不由自主地做出這個表情。

如果說原生家庭、成長經歷導致的“自我價值感”低,是“討好型人格”最主要、最常見的成因。我們已經無法回到過去扭轉成長的經歷與模式,要克服時常浮現的討好心理,可以從提高自我與他人的界限感入手。

因為“自我價值感低”往往導致過度依賴他人,容易與他人形成不健康的共生關係。而學會劃清自我與他人的界限,是實現心理獨立的第一步:哪些情緒是應當個體負責的;哪些選擇是只能個體做出的;哪些後果只能是個體承擔的......這能夠幫助“討好型人格”的人,更深入地認識到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你的價值別人無權評判,只能由你自己去決定,從而切斷你從他人那裡不斷通過討好獲取滿足感的路徑依賴。

同時,我們需要知道,所謂“討好型人格”其實是一個相當新的心理學詞彙,它並非擁有一成不變的標準,心理學界對它的認識與研究也仍在不斷深入之中。即使你感覺自己有“討好型人格”,也不必為此感到太大的壓力。“簡單心理”創始人簡裡裡在此前接受小編的採訪時,曾提及人們對“心理問題”的認識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我們太容易對號入座,迫不及待地為自己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

實際上,所有的“心理問題”,只要並不影響你的日常生活,你不必一定把它看作需要去克服與戰勝的物件。可以說,每個人都有著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只要這些“心理問題”保持在適度的範圍之內,它完全可以只是你的某種性格特質。而如果你感覺它的確影響了你的日常生活,你再去解決它也為時未晚。

雖然,“討好型人格”是個新近才出現的心理學概念,但已經有不少心理學家對它進行了研究。如果你想深入瞭解“討好型人格”出現的原因、運行的機制以及具備實操性的解決辦法,可以讀讀我們精選的這幾本書。

《可愛的詛咒》

《可愛的詛咒》

作者: [英] 雅基·馬森

譯者: 王麗

版本: 九州出版社·陽光博客 2016年2月

這本書同樣出自有專業心理諮詢經驗的臨床心理學家之手。作者在這本書裡固然也涉及了過度討好他人、試圖在所有人眼裡變得可愛的成因與弊端,但這本書的重點更多地放在了如何破除這一“可愛的詛咒”。

在作者看來,陷入“可愛的詛咒”的人,最大的表現是別人的一切,包括需求、感受、情緒等等會自動地優於自己,如同“聖母”一般地照料與關懷他人。但這樣的人際交往模式最終卻總會走向崩潰。

面對人際交往中的衝突時刻,作者提出了“BEAR四步法”(Breathe,Eulogise,Accept,Respect),即呼吸、讚揚、接受、尊重。這本是專門為夫妻或情侶等親密關係設計的四步溝通法,但在實踐中,它可應用於一切人際溝通當中,效果同樣立杆見影。當你下次遇到令你感覺精神緊張或壓力增大的場景(比如你又感受到想要無原則滿足他人的衝動時),你就可以先讓自己做個深呼吸、繼而用讚揚與接受的語調肯定你們目前所處的溝通與關係狀態,同時用互相尊重的態度說出你自己真實的所思所想。

“BEAR”溝通法的設計理念是,當你遇到恐懼和壓力時很容易能想起它,至少能記起它的前兩個字母所代表的意義,而這足以讓你挽回局面,幫助你應對各種難以應對的人或對話。

《愛是一種選擇》

《愛是一種選擇》

作者: 漢姆菲特

譯者: 王英

版本: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6年3月

不要被這本書稍顯“低齡”的封面欺騙,這實際是一本專業性很強的心理學讀物,同樣提煉于作者長期的臨床觀察與學術研究。作者在這本書裡將“討好他人、拖累自己”的行為模式稱作“拖累症”。作者抽絲剝繭地理順了“拖累症”形成的原因與可能的應對方法,是一本兼具實用性與專業性的“拖累症”大全。

作者認為,“拖累症”的本質是對人、行為、事物的沉溺。拖累症是指希望通過控制外在的人、事、物來控制內在的情感。對拖累症患者而言,“控制或失控”是他們生活的全部重心。討好他人,實際上是一種控制的方式,以此來獲得對結果的掌控與心理上的安全感。而這種控制實際是虛幻的,也正因如此,我們必須走上擺脫拖累症的自我獨立之路。

《超越原生家庭》

《超越原生家庭》

作者: [美]羅奈爾得·理查森

譯者: 牛振宇

版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8年1月

閱讀“討好型”人格的相關書籍,我們會發現,大多數心理學家會將討好型人格的成因與原生家庭聯繫起來。幼時成長經歷往往決定了長大成人後的諸多性格特徵,“討好型人格”的人,兒時常常受困於“有條件的愛”。他們小的時候常常感覺到需要時時討好父母才能獲得父母的認可與疼愛,長大後則習慣性地討好他人,認為唯有如此才能在人際交往中獲得他人的認可與尊重。

心理學家在這本著作中,將保持真我的同時,處理好親密的人際關係,作為本書的一大論證重點。如何在人際交往中保持真我,正是討好型人格的痛點所在。這本書將幫助“討好型人格”的讀者從原生家庭層面瞭解討好型人格形成的原因,從而形成更根本的應對策略,建立起更堅固、更真實的自我。

你有“討好型人格”嗎?

你是否想克服它,打算如何做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