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致我終將逝去的童年

我出生在70年代。 那是結束文革十年動亂後的第一個春天, 我的名字難免也有了那個年代的印記。 據母親說, 生我的那一天, 她上半天在地裡上工, 下半晌回家吃飯時便生下了我。 我出生的時候, 爺爺奶奶早已下世, 我對他們的印象主要來自家裡那兩張黑白照片。

生我的那一年, 母親30歲了, 當時經濟條件限制, 能吃飽就不錯了。 母親在月子中也沒有好的滋補品, 但是喝了不少醪糟, 加之早早地去上工, 結果落下了氣管炎的病根, 後來到了中年折磨了她後半生。 我那時沒有奶粉吃, 聽母親講, 喝的最多是玉米麵糊湯,

所以到底沒能長個大個兒。

家鄉土地水資源豐富, 地勢平坦, 可以種植花生、紅薯、辣椒以及各種主要農作物。 但由於地處渭河谷地, 地表是沙土層, 土質並不算肥沃。 算起來, 從逃難到此, 一直到現在, 已經有好幾代人為了生計在這片土地上默默地耕耘著、生活著。

父母忙著上工, 掙工分, 養活一家人的生計, 沒空照顧我。 我很小的時候, 許多時間, 都是在家裡炕席上度過的。 在我的記憶裡, 我被用被子包裹起來, 用繩子拴在木窗上, 每天就在炕上一個人自娛自樂。 現在許多時候我仍在猜想, 那時候我是怎麼過來的, 我的獨立思考的能力大概也是那時培養的吧。 在我模糊的印象裡, 似乎看見過紅纓槍從窗前閃過,

甚至有人把紅纓槍從窗子的空格裡伸進來, 逗我玩過。

我上小學是六歲那一年, 那時候沒有學前班, 我們直接就上一年級。 學校在大隊部的旁邊, 離我們村有二裡多地。 去學校時, 經過一片低窪的溝渠, 需要趟水過去。 我上學時, 哥哥、姐姐都還沒有小學畢業, 做家裡的老小就是幸福。 剛開始每天上學, 我都要找這樣那樣的藉口, 所以, 哥哥經常背著我。 後來, 他上初中了, 就輪到姐姐了。 姐姐來回背著我, 即使和夥伴們玩都要背著我, 否則我回家就會告訴父母。 結果, 姐姐的個子到現在都一直沒有長高, 大家都說是背我的緣故, 說起這件事, 我總是內心自責不已。 再後來, 姐姐也上初中了, 我沒有指望了, 就只能自己走了。 後來的經歷,

也更加證明了, 做小弟的好處, 我從上學、到成家、到工作再到買房, 處處離不開姐姐照顧和幫助, 我要一輩子都感謝我的姐姐。

我小學上了六年。 在上二年級的時候, 不幸患上了淋巴結炎, 當時的醫療條件特別差, 我發了幾十天的高燒, 每天白天燒退下去了, 到了傍晚又燒起來了。 在地段醫院住了30多天, 每天打兩次針, 到後來, 我的屁股到處是疙瘩, 打針的時候只能挑著打。 母親用土豆為我捂敷, 舊的的疙瘩被敷下去了, 新的又上來了, 每天如此。 在那裡, 我練就了不拍打針的本領。 每天護士一來說打針, 我就趕緊趴下, 撅起屁股, 從不喊疼。

可是, 在這裡好多天, 我的病情不見轉好, 在母親的執意下, 我轉到了縣人民醫院。 在這裡,

除了看病, 我在醫院的角角落落玩了個遍, 也結識了許多和我年齡相仿的病友。 雖然, 那時候看病的費用很低, 但對於我們這樣一個家庭來說, 也是一筆很大的開支。 為了這筆開支, 父親想了很多辦法, 借遍了親戚鄰居, 也吃了許多的苦, 最終沒有錢了, 就賣掉了門口的大樹。

我們家門口東西兩側原來共有5棵參天的大白楊樹, 其中四棵為了給我看病, 賣掉了。 唯一留下來的一棵, 也在我上學時賣掉了, 當時這棵樹已經長到我一個人伸出胳膊都抱不住了。

住了四十多天, 我終於康復出院了。 我的母親從到後一直陪伴在左右, 從未離開過。

感謝父親母親, 感謝那四棵大樹, 是他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等從醫院回來時, 二年級這學期已經過了一大半了。

最後, 我在二年級又多呆了一年。 一直到五年級, 當時政策發生了變化, 小學增加了六年級, 一部分學生通過考試上初中一年級, 一部分留下來上六年級。 我幸運的上了初中, 成了教育改革的試驗品, 我的那些夥伴們, 則沒有我那樣的好運氣, 開始了他們小學六年級的學習。

上小學期間, 我一直很刻苦, 考試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 我每天回去第一件事就是完成作業。 那時, 晚上照明用的主要是煤油燈。 那一年冬天, 父母親白天幹了一天活, 想早早休息。 為了不影響他們, 我拿到隔壁房子去做。 炕上只鋪了一個席子, 我坐在上面, 手凍得發抖, 仍然堅持做著作業。 很晚了, 母親起來看我還在做著, 心疼地勸我別做了, 但我堅持完成當天的作業後再去睡覺。等他們一覺醒來了,我已經睡著了,旁邊放著昨晚的作業。過少年過去了,我的母親說起我,還向別人驕傲的講著這件事。

最後一次考試,是小學升初中的那次,我因沉船事件差點和死神插肩而過,在這裡就不再敘述了。1989年我的名字排在全鎮第一個被絳帳初中錄取,我的小學生涯也就結束了。

小學階段,我已經讀完了“四大名著”中的《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這些書都是從大媽家夾鞋底拓樣的一大堆書中“搶救”出來的,至於她們家為什麼有這些書,原因就不得而知了。除了這些,我們家收集了許多的小人書,像什麼《楊家將》、《劈山救母》、《瓦崗寨》、《白蛇傳》、《武松打虎》、《霍元甲》、《薛剛反唐》等,我們一有空,就把自己的小人書拿出來交換,有時候還比誰的多。我的小人書大都是哥哥從什麼地方得來的,大概有好幾十本。後來,不知怎的,都散失了。

小時候,我記性特別好,有過目不忘的本事,我會把看過的書統統背下來,講給同伴聽,因此成了孩子王。每天上下學的路上,一大群孩子圍在我周圍,聽我講故事,成了他們最好的營養食品,我也特別自豪。漸漸地,鄰隊的孩子也加入了進來,即便到了分岔路口,他們也捨不得離去,還要再聽一會,繞道回去。

課堂上的情景我早模糊不清了,但有一件與學校有關的事情不得不說。

那時候學校號召學生“勤工儉學”。當時據說上海市爆發了大規模的乙型肝炎,白蒿有顯著的保肝作用,對甲,乙型肝炎,黃疸型肝炎,有顯著的療效,因此,成了搶手的藥材。聽說有的人買回去熬成湯直接喝。我們離槐芽林場很近,只有二裡路程,樹林裡、渭河灘茵陳特別多,我們的地理優勢在這裡得到了明顯體現。

每天下午,我們不用上課,挽著籃子,拿著鏟子,可以自由的去樹林裡采白蒿。采來拿回家曬乾完後,交到學校。記得當時每人好像是二十斤幹的。

我們來到樹林了采一會白蒿,便開始玩起來。樹幹上知了在盡情的鳴叫,聲音此起彼伏,好像在比賽。在地上的草叢裡,壁虎竄來竄去。樹林的草長得不高,有時候還可以看到小兔子。那時沒有玩具,我們就把工具放在一邊,折來樹枝,編成草帽,在樹間捉迷藏。你追我趕跑累了,就躺在地上,用沙土埋住雙腳,任太陽暴曬,腳上暖烘烘的。如果有人發現了壁虎的洞穴,大家便一起動手,順著彎彎曲曲的洞穴一直挖到很遠,即使一無所獲,我們也覺得幸福。

日落西山時候,我們才想起了挖白蒿的任務,胡亂的采一些,有時甚至將艾草也混入其中,挽著籃子,排成一列高高興興回家了。

回想童年的生活,對我來說,最大的樂趣大多是在校外。

那時候,我領著一大群孩子,幹過許多有趣的事:我們下午放學,就在村裡的碾麥場,像大人的模樣,扮起了角色,學唱戲,不僅聲音洪亮,地裡幹活的人也聽得見。最主要的是我們裝的各種角色,真如臺上唱戲的一樣有板有眼。

那時候我們用石頭在自家門口擺成一溜,詛咒過從這經過的其他人。

那時候,我帶領夥伴們逃過學,用那時候稀缺的圓珠筆在別人屁股上畫過烏龜。

那時候,我們用用玉米須做過鬍子裝大人,玉米杆當過紅纓槍,一起玩過打仗的遊戲。那時候,我們用桶底的鐵箍做鐵環,一起滾著玩。

那時候,我們用自行車鏈子做過火槍,用細竹棍絛槍。

那時候,我們用柳樹枝做過哨子吹,用柳條當過大馬騎。

那時候,我們在一起用彈球玩過“狼吃孩子”。

那時候,我們紙張折成“紙面包”,我家裡最後存了慢慢地幾大箱。

那時候,我們用紙做成牌,玩過“抓小偷”。

那時候,我們用線繩,玩過“翻交交”(翻繩)。

那時候,我們單腳離地,玩過“鬥雞”(撞拐子)。

那時候,我們用彈弓打過樹上的小鳥。

那時候,我們從家裡偷來鹽和油,用燒烤過麻雀的肉。

那時候,我們偷過別人家地裡的桃子、蘋果和西瓜。

那時候,我們在瓜地的庵房裡,仰望著天,講著鬼故事,數過天上的星星……

那時候,我們為了5分錢的冰棒哭的眼淚汪汪,為了耍猴的精彩表演笑的揉過肚子,為了看一場電影徹夜難眠,為了做錯一件事藏在草垛後不敢回家,為了擁有一頂員警帽“趾高氣昂”,為了吃到別人的糖豆“低三下四”,為了……

那時候,我們將更多的歡樂遺失在小河邊。

我們的村子被兩條小河環繞著。童年的時候,小河就是我們的天堂。一到了夏天,河水清澈,水草豐茂,河裡有許多魚和蝦,我們就天天泡在河裡。有一次,我從家裡一口氣跑到河邊,一抬腳就跳到河裡,結果被石頭碰掉腳趾甲,流了很多血,至今那個指甲還是長成了畸形。從那以後,大人們就告誡我不要到河裡去,小心有蛇、玻璃渣之類的話。

河邊曾經有一座小木橋,橋邊有洗衣石,我們曾經翻動石頭在下面找到長長的一串蛇蛋。

可是,我們畢竟不會在乎這些。

夏天特別熱的時候,大人們都午睡了。我們便從家裡偷偷地溜出來,頂著烈日,一路奔跑,跑到河邊。一個猛子紮下去,學著狗刨的姿勢在裡面盡情的劃水。如果有人起個頭,向別人潑水。我們便一致把他作為攻擊物件,一場“打水仗”遊戲就開始了。水面上,水花四濺,稍不留意,時而一股水流迎面而來,時而一朵水花落在面前,時而一道水幕鋪天蓋地,被擊中的人,頭髮濕漉漉的,水滴順著面頰淌下來,但臉上始終露著笑,絕不會因此而惱怒。玩累了,我們就把整個身子埋在水裡,只露個頭,遠遠望去,就像水面漂著幾隻黑皮的西瓜。有時候,我們比賽游泳的技術,除了往前“狗刨”式遊外,我們還會仰泳,甚至有人仰面朝天,用雙腳不停地蹬著,使自己浮在水面。河裡的水並不深,所以只能在一個地方玩,這裡河底是沙子。如果有誰要在河底長時間的扎猛子,可能就會遊到有淤泥的地方,等浮出水面時,肯定是滿臉都是泥,只露兩個圓圓的眼睛,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有時候,在河裡還會碰到小魚從腳邊遊過,碰到你的身體,滑溜溜,癢癢的。我們在河邊往往要玩很長的時間,太陽快下山了,河面起風的時候,我們才會依依不捨的從河裡爬上來。但卻不急著回家,我們會齊刷刷的坐在河邊,讓夕陽的餘熱和晚風將身上的水汽褪去,否則,回家,被媽媽發現就要挨駡的(那時候,大人們往往會用指甲在我們身上輕輕劃過,如果留下了印痕,就說明下河玩水了)。

小河裡有好多的魚兒。我們等到河水小的時候,就提著水桶去捉魚。除了能捉到魚,還可以捉到螃蟹、小蝦米、黃鱔、泥鰍。螃蟹是藏在洞裡的,手伸進去,有時候會被它的大鉗子夾到手的。泥鰍在淤泥裡,只有河水特別渾濁的時候,在泥裡邊才能捉到它們。黃鱔我們我們一般不捉,因為它和蛇長得太像。有時候運氣好,我們還可以捉到土鼈。那一次,我和夥伴們順著小河往下游摸去,不到一上午就捉到了一桶魚和螃蟹,還在一個螃蟹洞裡捉到了個頭很大的土鼈。

後來,由於環境污染和人為的原因,小河邊的垃圾多了起來,雜草也茂盛起來了,河水也經常乾涸,原本在河兩岸的大量稻田也改為了旱地,河裡的生物數量越來越少,小河邊我們也去的少了。但一想到小河,它的故事卻總也說不完。

這些年來,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我漸漸成了一個健忘的人,但奇怪的是,不管怎樣,越繁忙的時候,越苦惱的時候,我總是會經常想起那美麗的童年。但願它,不會在我健忘的毛病中被遺失。

但我堅持完成當天的作業後再去睡覺。等他們一覺醒來了,我已經睡著了,旁邊放著昨晚的作業。過少年過去了,我的母親說起我,還向別人驕傲的講著這件事。

最後一次考試,是小學升初中的那次,我因沉船事件差點和死神插肩而過,在這裡就不再敘述了。1989年我的名字排在全鎮第一個被絳帳初中錄取,我的小學生涯也就結束了。

小學階段,我已經讀完了“四大名著”中的《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這些書都是從大媽家夾鞋底拓樣的一大堆書中“搶救”出來的,至於她們家為什麼有這些書,原因就不得而知了。除了這些,我們家收集了許多的小人書,像什麼《楊家將》、《劈山救母》、《瓦崗寨》、《白蛇傳》、《武松打虎》、《霍元甲》、《薛剛反唐》等,我們一有空,就把自己的小人書拿出來交換,有時候還比誰的多。我的小人書大都是哥哥從什麼地方得來的,大概有好幾十本。後來,不知怎的,都散失了。

小時候,我記性特別好,有過目不忘的本事,我會把看過的書統統背下來,講給同伴聽,因此成了孩子王。每天上下學的路上,一大群孩子圍在我周圍,聽我講故事,成了他們最好的營養食品,我也特別自豪。漸漸地,鄰隊的孩子也加入了進來,即便到了分岔路口,他們也捨不得離去,還要再聽一會,繞道回去。

課堂上的情景我早模糊不清了,但有一件與學校有關的事情不得不說。

那時候學校號召學生“勤工儉學”。當時據說上海市爆發了大規模的乙型肝炎,白蒿有顯著的保肝作用,對甲,乙型肝炎,黃疸型肝炎,有顯著的療效,因此,成了搶手的藥材。聽說有的人買回去熬成湯直接喝。我們離槐芽林場很近,只有二裡路程,樹林裡、渭河灘茵陳特別多,我們的地理優勢在這裡得到了明顯體現。

每天下午,我們不用上課,挽著籃子,拿著鏟子,可以自由的去樹林裡采白蒿。采來拿回家曬乾完後,交到學校。記得當時每人好像是二十斤幹的。

我們來到樹林了采一會白蒿,便開始玩起來。樹幹上知了在盡情的鳴叫,聲音此起彼伏,好像在比賽。在地上的草叢裡,壁虎竄來竄去。樹林的草長得不高,有時候還可以看到小兔子。那時沒有玩具,我們就把工具放在一邊,折來樹枝,編成草帽,在樹間捉迷藏。你追我趕跑累了,就躺在地上,用沙土埋住雙腳,任太陽暴曬,腳上暖烘烘的。如果有人發現了壁虎的洞穴,大家便一起動手,順著彎彎曲曲的洞穴一直挖到很遠,即使一無所獲,我們也覺得幸福。

日落西山時候,我們才想起了挖白蒿的任務,胡亂的采一些,有時甚至將艾草也混入其中,挽著籃子,排成一列高高興興回家了。

回想童年的生活,對我來說,最大的樂趣大多是在校外。

那時候,我領著一大群孩子,幹過許多有趣的事:我們下午放學,就在村裡的碾麥場,像大人的模樣,扮起了角色,學唱戲,不僅聲音洪亮,地裡幹活的人也聽得見。最主要的是我們裝的各種角色,真如臺上唱戲的一樣有板有眼。

那時候我們用石頭在自家門口擺成一溜,詛咒過從這經過的其他人。

那時候,我帶領夥伴們逃過學,用那時候稀缺的圓珠筆在別人屁股上畫過烏龜。

那時候,我們用用玉米須做過鬍子裝大人,玉米杆當過紅纓槍,一起玩過打仗的遊戲。那時候,我們用桶底的鐵箍做鐵環,一起滾著玩。

那時候,我們用自行車鏈子做過火槍,用細竹棍絛槍。

那時候,我們用柳樹枝做過哨子吹,用柳條當過大馬騎。

那時候,我們在一起用彈球玩過“狼吃孩子”。

那時候,我們紙張折成“紙面包”,我家裡最後存了慢慢地幾大箱。

那時候,我們用紙做成牌,玩過“抓小偷”。

那時候,我們用線繩,玩過“翻交交”(翻繩)。

那時候,我們單腳離地,玩過“鬥雞”(撞拐子)。

那時候,我們用彈弓打過樹上的小鳥。

那時候,我們從家裡偷來鹽和油,用燒烤過麻雀的肉。

那時候,我們偷過別人家地裡的桃子、蘋果和西瓜。

那時候,我們在瓜地的庵房裡,仰望著天,講著鬼故事,數過天上的星星……

那時候,我們為了5分錢的冰棒哭的眼淚汪汪,為了耍猴的精彩表演笑的揉過肚子,為了看一場電影徹夜難眠,為了做錯一件事藏在草垛後不敢回家,為了擁有一頂員警帽“趾高氣昂”,為了吃到別人的糖豆“低三下四”,為了……

那時候,我們將更多的歡樂遺失在小河邊。

我們的村子被兩條小河環繞著。童年的時候,小河就是我們的天堂。一到了夏天,河水清澈,水草豐茂,河裡有許多魚和蝦,我們就天天泡在河裡。有一次,我從家裡一口氣跑到河邊,一抬腳就跳到河裡,結果被石頭碰掉腳趾甲,流了很多血,至今那個指甲還是長成了畸形。從那以後,大人們就告誡我不要到河裡去,小心有蛇、玻璃渣之類的話。

河邊曾經有一座小木橋,橋邊有洗衣石,我們曾經翻動石頭在下面找到長長的一串蛇蛋。

可是,我們畢竟不會在乎這些。

夏天特別熱的時候,大人們都午睡了。我們便從家裡偷偷地溜出來,頂著烈日,一路奔跑,跑到河邊。一個猛子紮下去,學著狗刨的姿勢在裡面盡情的劃水。如果有人起個頭,向別人潑水。我們便一致把他作為攻擊物件,一場“打水仗”遊戲就開始了。水面上,水花四濺,稍不留意,時而一股水流迎面而來,時而一朵水花落在面前,時而一道水幕鋪天蓋地,被擊中的人,頭髮濕漉漉的,水滴順著面頰淌下來,但臉上始終露著笑,絕不會因此而惱怒。玩累了,我們就把整個身子埋在水裡,只露個頭,遠遠望去,就像水面漂著幾隻黑皮的西瓜。有時候,我們比賽游泳的技術,除了往前“狗刨”式遊外,我們還會仰泳,甚至有人仰面朝天,用雙腳不停地蹬著,使自己浮在水面。河裡的水並不深,所以只能在一個地方玩,這裡河底是沙子。如果有誰要在河底長時間的扎猛子,可能就會遊到有淤泥的地方,等浮出水面時,肯定是滿臉都是泥,只露兩個圓圓的眼睛,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有時候,在河裡還會碰到小魚從腳邊遊過,碰到你的身體,滑溜溜,癢癢的。我們在河邊往往要玩很長的時間,太陽快下山了,河面起風的時候,我們才會依依不捨的從河裡爬上來。但卻不急著回家,我們會齊刷刷的坐在河邊,讓夕陽的餘熱和晚風將身上的水汽褪去,否則,回家,被媽媽發現就要挨駡的(那時候,大人們往往會用指甲在我們身上輕輕劃過,如果留下了印痕,就說明下河玩水了)。

小河裡有好多的魚兒。我們等到河水小的時候,就提著水桶去捉魚。除了能捉到魚,還可以捉到螃蟹、小蝦米、黃鱔、泥鰍。螃蟹是藏在洞裡的,手伸進去,有時候會被它的大鉗子夾到手的。泥鰍在淤泥裡,只有河水特別渾濁的時候,在泥裡邊才能捉到它們。黃鱔我們我們一般不捉,因為它和蛇長得太像。有時候運氣好,我們還可以捉到土鼈。那一次,我和夥伴們順著小河往下游摸去,不到一上午就捉到了一桶魚和螃蟹,還在一個螃蟹洞裡捉到了個頭很大的土鼈。

後來,由於環境污染和人為的原因,小河邊的垃圾多了起來,雜草也茂盛起來了,河水也經常乾涸,原本在河兩岸的大量稻田也改為了旱地,河裡的生物數量越來越少,小河邊我們也去的少了。但一想到小河,它的故事卻總也說不完。

這些年來,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我漸漸成了一個健忘的人,但奇怪的是,不管怎樣,越繁忙的時候,越苦惱的時候,我總是會經常想起那美麗的童年。但願它,不會在我健忘的毛病中被遺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