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小豬佩奇身上文,為啥成了社會人?

作者/劉浩田

“小豬佩奇身上文, 掌聲送給社會人。 ”近期, 小豬佩奇的熱度不減, 竟還帶起了一波“文身熱”。 南京一文身店發現, 如今不少顧客會選擇佩奇圖案的文身,

還有的顧客花了一萬多元, 在後背文了一隻巨大的小豬佩奇。 此外, 網上售賣的小豬佩奇文身貼, 也受到各個年齡段買家的喜愛, 銷量火爆。

其實, 2015年英國動畫片《小豬佩奇》引進中國市場之後, 早上七點在央視少兒頻道播出, 收視率很快就在早間檔播出的少兒動畫節目裡排到第一, 迅速擠佔中國動畫片地位和份額。 在今年快手平臺經主播概括為“小豬佩奇身上文, 掌聲送給社會人”之後, 更一躍成為現象級網紅。 但需要打個問號的是:文上小豬佩奇, 我憑啥就成了“社會人”?顯然, 這與網路亞文化加持, 與社會語詞結構重塑密不可分。

“社會人”, 在獨特的青年語境下, 是深諳社會門道、縱橫交際網路的代稱,

更是奔走浮沉的自嘲表述。 與之相伴相生的網路語詞“社會社會”, 亦有相同的功效。 小豬佩奇之所以能和社會人勾連, 既是它豬家族的富人地位使然, 更多的, 是劇中直觀貼切將現代人生活百態、心理變遷透過簡單審美和兒童認知, 進行了十分精確的傳達。 無論是塑膠姐妹情還是家庭倫理戲, 無論是生活大爆炸還是工作小癡迷, 都能夠在小豬佩奇的簡單、萌化勾勒下, 得到完整呈現。 當粗線條審美和複雜社會現狀、貼合多樣生活的劇情形成強烈反差, 小豬佩奇的社會意義, 就不局限于兒童情趣, 而內在地生髮為社會人的共性認識。

與其說這是回歸童心, 不如說, 這是借純粹的稚嫩視角去宣洩生活壓力和展露人生態度。

看似意義蒼白的吹風機小豬, 或許就是一個情感載體。 比如, “做精緻的豬豬女孩”, 恰恰反映出高強度社會運作機制下, 來一個精緻優雅、張弛有度的調適, 是足以引起青年情感共鳴的樸素聲音。 相比于兒童有情感依戀和肆意宣發的自由, 成年人受制不少, 偶爾放鬆於小豬表情、青蛙養育乃至豬豬女孩, 是有利於化解焦慮和彌合精神空虛的。 網路亞文化和青年新文化 , 從來就不是與主流文化割裂、對立的虛無思潮, 而是相輔相成、代際傳遞的一線文脈。 社會人, 也需要一個舒適而溫暖的精神家園。

更重要的是, 動畫片不是兒童專屬和幼稚象徵, 是一種與現代成年文化互相調和、各有千秋的文化表達方式。

影視作品, 無非是為了滿足精神需求, 只要劇為民所系, 多樣化、高品質影視作品不應拘束, 社會文化觀念也不應固步自封于“成年”和“兒童”的自定鴻溝。 相比于抗日神劇雷到日本的粗製濫造, 或糾結於肥皂劇沒有欣賞價值、生活品味, 小豬佩奇自帶圓融各年齡段、各階層人士的親和力, 社會人的文化標籤, 想必也更願意貼在它身上。

值得深思的是, 中國自產的動畫片《熊出沒》《喜羊羊與灰太狼》等同樣具有紅遍大江南北的號召力, 為何他們沒有成為社會人的標誌和符號呢?恐怕, 個中癥結還在於, 從文化產品到文化產業, 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鏈條。 如果國產動畫, 包括所有的國產影視作品, 能夠緊扣社會脈搏、改良網路亞文化進行周邊輸出,

保質保量寫出社會人的真摯故事, 相信我們都會自信從容地紋飾上這些優秀的文化作品

回復以下關鍵字看往期精彩內容

評論大賽︱評論之星︱大賽︱大學生群︱我要投稿︱評論女神︱評論男神︱月度之星︱王昱︱伍瑞冰︱紅辣椒︱紅辣椒評論︱紅網評論︱時評之道︱時評︱研討會︱時評研討會︱佳作評選︱雜文︱評論員︱評論媛︱女作者︱女評論員︱時評家︱評論家︱楊國煒︱鄢烈山︱曹林︱評委︱佳作︱投稿︱信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