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文物修復師:巧手還原文物“本色”

□晚報首席記者 高琳琳 文/圖

劉群在修復殘缺的文物。

當大家徜徉在博物館內, 欣賞一件件精美的文物時, 可曾想過, 它們出土時很可能是一堆堆殘陶破瓷。

讓這些文物重現光彩的, 就是文物修復師。 近日, 記者採訪了我市文物考古管理所的文物修復師劉群, 聽他講如何化腐朽為神奇, 將一件件殘破的文物恢復原貌。

文物修復“醫生”

今年50歲的劉群1984年參加工作, 現任駐馬店市文物考古管理所所長助理。

文物修復師是一個對專業技能要求極高的職業, 需要具有多門學科的專業知識, 同時還需要有極大的耐心和毅力。 認識劉群的人都知道, 他是一個非常細緻的人, 甚至有些“慢”。 但劉群認為, 文化的發掘和修復是一項重要的工作, 只有做到細中再細, 才能獲得更多更珍貴的考古資料。

劉群告訴記者, 像醫生看病一樣, 修復文物也要“望聞問切, 對症下藥”。

修復一件文物, 常常要用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 修復開始後, 他們用小刷子、棉簽、牙籤―點點清除文物表面的浮土, 有時候, ―名工作人員忙活―天, 才清理完巴掌大的―塊。

劉群向記者介紹, 陶器修復技術程式十分複雜。 第―步是“選片”, 將堆在―起的碎片依據其形狀、厚薄、顏色等進行區分, 屬於―件器物的挑選出來。 第二步是像孩子搭積木、拼圖―樣, 把陶片拼在一起, 恢復破碎之前的模樣。 對於那些已經缺失的陶片, 還需用硬度較高、質地細膩的專用石膏進行修補, 直到器型完整。 如果陶器原來的表面有彩繪, 修復師還需使用―種特製的液體材料, 對彩繪進行滲透加固。

為更好地開展我市文物保護工作, 提升文物保護科技水準, 2012年,

劉群著手進行修復實驗室建設, 添置先進的專業修復設備, 承擔館藏各類文物的修復、科學保養及保護研究工作。

野外作業“特種兵”

劉群工作細緻, 工作記錄全面詳細, 曾受到國家文物局專家檢查組的好評。 劉群多次被省文物考古管理所抽調參加大型專案的考古發掘工作。 他參與的新鄭窖藏坑的發掘及新密古城寨龍山文化城址的發掘, 被評為當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劉群和同事齊雪義先後協助主持了正陽李塚漢墓、確山朗陵故城、泌陽戰國墓地、驛城區道國故城址、確山將軍城址、正陽下孫樓遺址、泌陽象河關楚長城、確山白莊遺址、新蔡黑塚等發掘工作, 獲得大批珍貴的考古資料, 有效地保護了我市地下文物的安全。

考古發掘工作是野外作業, 要經常住土坯房、睡帳篷、打地鋪, 工地偏遠, 生活十分艱苦。 作為考古人員, 長年和業務人員奮戰在考古發掘第一線, 經常是幾個月不能回家, 更無法照顧家庭。 面對這些, 劉群從來沒有報怨, 他常說, 考古人員在野外就是“特種兵”, 什麼苦都能吃, 還得什麼都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