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天津:近百國家專利 擎起第一高樓

新華社天津4月26日電(袁趙文)中建八局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項目部近日收到國家專利局授權通知書, 他們的“一種鋼管混凝土澆築與外接鋼管橫樑的連結結構”的專利申請, 被正式授予實用新型專利權。 這是承建這座有中國北方在建第一高樓之稱的專案部獲准的第97項專利授權, 也是他們在第18個智慧財產權日來臨之際收到的最好禮物。

中建八局天津公司副總經理、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項目經理劉鵬介紹, 除已獲得專利授權的97項外, 另有33項專利申請已進入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受理程式。

如能全部獲得授權, 中心專案獲得的專利授權將達130項。 同時, 該項目部還獲得國家級科學技術獎2項。 創造出18項國內及世界之最。 項目部的BIM開發應用成果, 還跨出國門載譽美國, 在目前全球含金量最高、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性BIM大賽評選中摘得施工組桂冠, 填補該賽會中國區參賽作品一等獎的空白。

金融中心地上總高度530米, 總建築面積39萬平方米, 其中地上100層(不含夾層)、地下4層。 中建八局天津公司總工程師孫加齊介紹, 整個項目用鋼量超6萬噸, 高空組對焊縫約37.6萬米, 使用焊絲可繞地球40圈。 如何高品質地建好這一國內同類建築中結構最為複雜的工程?專案部將攻堅克難的突破點鎖定在技術創新上。

技術創新結合管理創新,

不僅推動了施工難題的解決, 還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創造了良好的效益。 據不完全統計, 中心通過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 累計創造經濟效益達9500萬元。

據悉, 專案部設有“超高層技術創新工作室”。 近年來, 工作室先後參加了國家十二五、十三五科技支撐課題“高性能組合結構體系研究與示範應用”等多項國家課題。 由該項目自主創新研發的以BIM為核心的智慧化資料管理平臺, 成為國內全面推行智慧建造最新成果。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