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中一日本青年上戰場前,母親贈予匕首,讓他被俘時用來切腹

近代日本長期處於軍國主義教育下, 他們將“武士道精神”扭曲成“為天皇盡忠”, 二戰時的日本人因此形成了一種病態思維:無論什麼性質的戰爭, 只要是為了國家戰死就是光榮、就是英雄, 若是在戰場上苟活下來了反倒成了恥辱。 在這種思維引導下, 侵華日軍在中國戰場上犯下了無數不可饒恕的罪行。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 自古就窺覬國土廣袤的中國。 在甲午戰爭後, 日本加大對孩子們的軍國主義教育, 從小將其培養成一個忠實的士兵。 到了抗戰時期, 日軍在戰場上多殺中國人被美化成“為國”、“孝親”的光榮行跡。

在著名的《東史郎日記》中, 東史郎如實記錄自己在入侵中國時的經歷, 其中就有段描述自己出征前的內容:母親前來與我告別, 還贈予東史郎一把刻有文字的匕首, 冷靜說道:此次出征機會是非常珍貴的, 你就開心地去吧, 萬一被支那兵捉住的話, 就用這把匕首切腹吧。 我有三個兒子, 死你一個沒關係, 但是你一定要多殺敵, 為天皇盡忠!

東史郎從母親的話語中感受到母親的偉大, 此時的他更加堅定了為天皇戰死的信念。

這不過是當時日本的一個微小縮影, 類似的事時刻發生著, 比如新婚嬌妻為鼓勵丈夫回到戰場殺敵, 乾脆自殺。 即便有些日本士兵上戰場前還有些人性良知, 然而他們背後的女人卻用自己的行為將這些人性抹殺乾淨, 將一個個至親逼為“嗜血惡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