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綜合國力的較量:經濟結構(4)

綜述美國經濟實力

由於之前多次從宏觀的經濟數字分析過美國的經濟實力, 這次轉換為微觀角度, 讓我們從一個國家社會和經濟的品質角度來看待國家的經濟實力。 其實我想很多讀者都會有一個一直以來的疑問, 那就是很多發展中國家GDP的發展速度長期遙遙領先於發達國家, 可追了那麼多年, 卻為何好像永遠也追不上乃至追不近?原因就在於經濟發展的品質。 比如一個國家每年公佈的是產值比上一年增長的速度, 那麼產值增加了, 財富就一定增加麼?不一定, 比如很多國家因為要進行補償性增長,

往往大力發展房地產業,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日本等國都經歷過這個階段, 此時國家往往號召本國國民都來買房, 同時集中社會的鋼筋、水泥等資源大規模建設房子, 那麼這一年的產值自然就上去了, 而很多發達國家, 因為之前建的房子品質都還不錯, 很多老屋改造一下裝些新設備就可以繼續使用——比如牛津大學、哈佛大學那些上百年的老房子, 使用品質並不差, 歷史價值美學價值反而越來越高——這一年基本不建新房子, 繼續用老房子, 而把這一年創造財富的活動用在了其它領域, 如教育、文化、科研等, 那麼兩個國家經過這一年的財富大創造, 誰發展得更快呢?

因此, 評價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 只看每年的經濟產值是十分偏頗的方法, 除了看新增加的, 還要看減去的, 更要看經過優化而存留的, 只有看清了財富的存量問題, 才能真正理解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問題。

而美國在財富存量的幾個關鍵方面都佔據了巨大的優勢, 首先美國的工業化開始很早,

1860年美國已經是世界第四工業大國, 19世紀90年代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大國, 其鐵路在1870年就超過了10萬千米的里程, 可以說其成為工業化國家已經是一個世紀之前的事情, 那麼其各種積累, 比如很多大學、醫院、博物館、鐵路、機場、港口等都是不需要反應在新時期的產值裡, 現在創造的財富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

其次, 美國最後一次經歷的破壞性的戰爭是1860年爆發的南北戰爭, 從1865年戰爭結束後, 美國本土再沒遭受過值得一提的打擊——除了被本·拉登撞倒了兩座大樓。 相比之下, 日本、俄羅斯等國本土結束外敵的大規模破壞是1 9 4 5年。 這個因素在筆者看來不是特別重要, 但仍然有一定影響。 第三, 也是最重要的, 那就是美國的國內發展很少“折騰”,

美國建築的壽命平均是74年, 這對於財富的積累顯然有直接的影響, 極端點來說, 你連續3年每年在同樣一塊地基上把老房子拆了建成新房子, 3年下來, 你也就是積累下一棟房子而已, 和隔壁3年沒動窩的老房相比不見得有多大優勢。 而且房子只是顯性可見的, 整個社會在傳統文化的積累、教育傳統的塑造、知識家庭的反覆運算等諸多方面, 如果隔幾年一場動盪互相撕碎, 那麼怎麼能和那些安安穩穩發展上百年的社會相比?

因此當很多國人對中國GDP的快速增長而歡欣鼓舞時, 一定不要忘了, 創造財富確實不易, 但把財富積澱下來是更加關鍵的問題。 如果你做不到積累, 那麼即使你產值增長很快,

可是若干年過去, 你會發現本國貨幣背後的財富在對方貨幣面前還是弱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