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配合央行監管支付市場,銀聯出臺違規行為管理實施細則!

近日, 支付百科獲悉, 中國銀聯業務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業管委”)審議發佈了《銀聯卡受理市場違規行為管理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

這是繼人民銀行發佈217號文、281號文、296號文等系列監管檔之後, 業管委根據最新監管要求及市場發展變化出臺的新細則。 該細則通過對違規行為進行分類、引入累積記分制度, 使市場規範工作管理更加精細、違規處置手段更加合理, 以達到遏制各類新型違規行為發展、增強成員機構規範意識的目的, 落實人民銀行監管政策。

支付進入強監管時代

近年來, 隨著包括協力廠商支付在內的互聯網金融亂象叢生, 風險集聚, 政府和監管部門不斷出臺監管措施。 中國人民銀行出臺了217號文、281號文、296號文等規範性檔, 明確了支付市場業務條線的合規管理要求, 近期支付結算司又發佈了《2018重點抽查工作指導意見》加大了各類違規的整治力度,

重申對支付創新規範管理, 重點對無證經營支付業務進行整治。

三核心:“分類”+“記分”+“聯動“

為了配合央行針對支付市場的依法整頓, 基於有效防範各類新的違規行為、維護受理市場有序發展的大前提, 銀聯配合出臺《細則》恰逢其時。 《細則》主要是在保持事後整改力度的基礎上, 加強事前預防引導和事中管控力度, 通過“分類管理”和“累積記分”等創新手段, 強化引導, 做好合規經營的支持和鼓勵工作, 逐步培養“良幣驅逐劣幣”的市場氛圍。 具體來看, 《細則》重點強調了以下三點。

一、分類管理明確規範“紅線”與重點。 《細則》按照違規行為嚴重程度, 將違規行為從高到低劃分三個類別, 同時依照違規類別不同, 採取差異化處置措施。

這樣既強化規範工作的“紅線”, 加強規範方向性引導, 又明確了規範的工作重點。

《細則》規定:

一類違規是“紅線”, 主要包括嚴重違反監管機構管理規定、收單核心業務外包、系統化變造等, 處置措施最為嚴厲, 最重處置是“終止其成員機構資格”;

二類違規是受理市場主要違規行為, 主要包括價格套用、虛假註冊、大商戶違規、商戶真實性違規、終端管理以及拒絕受理銀聯卡等行為, 處置措施相對嚴厲, 最重處置是“限制或暫停銀聯卡業務”;

三類違規相對輕微, 主要包括流程違規等行為, 著重推動相應機構完成整改, 處置措施包括“警示”和“通報”。

二、累積記分確保總體規範成效。 對違規行為設置分值, 違規行為的程度、發生的次數與累計分值呈現正相關。 《細則》規定, 按月統計收單機構規範工作情況, 除了採取即時規範措施外, 對違規行為均按照違規行為分類記分。 當收單機構分值累積到一定區間時, 疊加實施累積記分管理措施, 包括暫停非標價格商戶申請許可權、限制業務開展許可權、開展現場評估、下調機構分類等級等。

三、聯動機制保障監管要求有效落實。 與監管機構之間建立聯動工作機制, 對於被監管機構實施行政處罰的機構, 業管委秘書處及時開展後續的違規認定及處置工作, 也會按照監管機構要求, 報送成員機構違規情況, 協助瞭解市場規範形勢。

四個市場訴求:前移+管理+處置+激勵

市場規範要想達到“令行禁止”, 訴求當然不是“一廂情願”, 而是規範方面與市場方面“兩廂情願”。 《細則》更多地充分體現了市場的訴求, 它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工作重心不斷前移。 合規管理工作重心從以前偏向事後處置逐步更加注重向事前引導、事中監控轉移, 通過推動成員機構加強事前和事中管理, 儘早發現違規行為,做到早發現早處理,將風險降至最低。

行為管理更加精細。根據各項違規行為的嚴重程度不同,設置不同的違規分值,按月將成員機構的違規分值進行累積,記分越高,表示違規情況越嚴重,可以更加精確、直觀的展現各成員機構的違規情況,實現精細化管理。

違規處置手段更加完善。打出違規處置的“組合拳”,有效推動成員機構開展合規經營。一是新增違規處置措施。在原有譴責、通報、設置交易許可權等處置措施的基礎上,增加口頭和書面警示、刪除非標準價格商戶名單、暫停非標準價格商戶申請許可權、下調非銀行支付機構分類評價類別等措施。二是加大部分違規行為處置措施。如根據監管機構相關檔精神,中國銀聯將加大對跨境移機行為的打擊力度,特別對頻繁移機等嚴重違規行為實施重點強化約束處罰。根據違規商戶數量採取實施不同程度的處置措施

鼓勵合規機構。《細則》的一個亮點在於“合規鼓勵”。在規範的同時,通過激勵手段推動受理市場形成良好生態。成員機構對銀聯卡受理市場規範工作做出突出貢獻或合規分值排名居前的,將得到鼓勵,而鼓勵相當“實惠”,包括通報表揚、調升非銀行支付機構分類評價類別、累積記分減免等。

市場多家協力廠商支付機構也表示,《細則》的發佈將對銀聯卡受理市場建設產生積極的影響。

監管防範與時俱進緊跟行業發展

隨著支付產業鏈條的延伸和市場參與者的不斷增加,合規意識及風險防控能力參差不齊,違規情況仍然存在。同時,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應用,違規手段和行為也呈現了新的變化,呈現出更加隱蔽的特徵。

近年來,銀聯持續加大受理市場建設,於2017年4月啟動“銀聯卡受理市場規範轉型”工作,規範工作由重事後整改,逐步調整為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後整改並重的全流程管理機制。規範是為了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更是為了促進市場的良性發展,規範服務發展,也將促進發展!

儘早發現違規行為,做到早發現早處理,將風險降至最低。

行為管理更加精細。根據各項違規行為的嚴重程度不同,設置不同的違規分值,按月將成員機構的違規分值進行累積,記分越高,表示違規情況越嚴重,可以更加精確、直觀的展現各成員機構的違規情況,實現精細化管理。

違規處置手段更加完善。打出違規處置的“組合拳”,有效推動成員機構開展合規經營。一是新增違規處置措施。在原有譴責、通報、設置交易許可權等處置措施的基礎上,增加口頭和書面警示、刪除非標準價格商戶名單、暫停非標準價格商戶申請許可權、下調非銀行支付機構分類評價類別等措施。二是加大部分違規行為處置措施。如根據監管機構相關檔精神,中國銀聯將加大對跨境移機行為的打擊力度,特別對頻繁移機等嚴重違規行為實施重點強化約束處罰。根據違規商戶數量採取實施不同程度的處置措施

鼓勵合規機構。《細則》的一個亮點在於“合規鼓勵”。在規範的同時,通過激勵手段推動受理市場形成良好生態。成員機構對銀聯卡受理市場規範工作做出突出貢獻或合規分值排名居前的,將得到鼓勵,而鼓勵相當“實惠”,包括通報表揚、調升非銀行支付機構分類評價類別、累積記分減免等。

市場多家協力廠商支付機構也表示,《細則》的發佈將對銀聯卡受理市場建設產生積極的影響。

監管防範與時俱進緊跟行業發展

隨著支付產業鏈條的延伸和市場參與者的不斷增加,合規意識及風險防控能力參差不齊,違規情況仍然存在。同時,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應用,違規手段和行為也呈現了新的變化,呈現出更加隱蔽的特徵。

近年來,銀聯持續加大受理市場建設,於2017年4月啟動“銀聯卡受理市場規範轉型”工作,規範工作由重事後整改,逐步調整為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後整改並重的全流程管理機制。規範是為了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更是為了促進市場的良性發展,規範服務發展,也將促進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