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打響上海文化|傳承紅色基因,上海歌劇院“魅力中國紅”啟動

五一小長假臨近, 上海歌劇院特別策劃的“魅力中國紅——原創及經典作品全國巡演”, 即將拉開序幕。

4月29日-6月10日, 43天的時間裡, 上海歌劇院將調動全院演出、舞美、行政部門300多人, 在山東、北京、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17個城市演出38場, 以音樂劇《國之當歌》、現代舞劇《早春二月》等原創作品, 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上海歌劇院一直是紅色基因的傳承者, 劇院前身新安旅行團是革命文藝的積極推行者, 歌劇院1956年正式成立後, 先後排演了《白毛女》《劉胡蘭》《小二黑結婚》等民族歌劇, 《長征組歌》《黃河大合唱》等經典作品,

《江姐》更在半個多世紀裡成為紅色基因傳承的重要紐帶。

近些年, 上海歌劇院也沒有停止紅色基因的傳承, 音樂劇《國之當歌》、現代舞劇《早春二月》等都是個中代表作。 本次巡演中, 《國之當歌》《早春二月》將是演出重頭戲。

《國之當歌》

問世於2014年的《國之當歌》講述了人民音樂家聶耳與左翼戲劇家田漢從相識、相知直至共同創作《義勇軍進行曲》的故事,

劇中既能看到摩登的海上風情, 也能看到慘烈的抗戰烽火, 既能聽到老上海的爵士樂, 也能聽到聶耳的激情戰歌。

《早春二月》

誕生於2017年的《早春二月》則以柔石小說《二月》為藍本,

反映了1920年代江浙一帶鄉土文化的傳統觀念下, 以蕭澗秋為代表的青年知識份子的苦悶與彷徨, 追尋理想與出路的強烈願望。

除了兩部原創劇碼, 上海歌劇院還為巡演排出了《“歡樂頌”——貝多芬交響作品音樂會》, 以及四套綜合曲目交響音樂會, 主打曲目是中國鋼琴協奏曲《黃河》、小提琴協奏曲《梁祝》。

5月, 上海歌劇院的足跡將貫穿山東、北京, 6月, 上海歌劇院將兵分兩路, 《國之當歌》北上東三省, 將在三十萬義勇軍浴血抗戰的白山黑水唱響《義勇軍進行曲》, 四套交響音樂會則南下江浙兩省八市, 奏響《黃河》與《梁祝》。

巡演途中恰逢“五一”勞動節、“五四”青年節, 為此, 上海歌劇院特別在山東臨沂大劇院、濟南省會大劇院各安排了兩場《國之當歌》的演出, 還將策劃國歌快閃、知識競答、“國歌嘹亮”導賞講座等普及活動。

作為本次巡演的重要一站, 上海歌劇院將赴京參加北京大學120周年建校慶典系列演出。 北京大學在慶典活動最高潮的5月安排了“上海歌劇院演出周”, 特邀《國之當歌》《早春二月》《“歡樂頌”貝多芬交響作品音樂會》三台大戲,

歌劇院合唱團、樂隊等近兩百人陣容獻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