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邦開國後盡殺了那麼多的功臣,為何沒有殺掉張良以絕後患?

在劉邦眾多的開國功臣中, 韓信善戰, 蕭何善籌(籌措軍需), 張良善謀。

韓信南征北戰, 給劉邦打下了大片國土;蕭何在後方積極籌措,

給前線源源不斷接濟軍需;張良則運籌帷幄之中, 讓劉邦能最終決勝千里之外。 那麼, 劉邦在先後殺掉韓信、彭越、英布之後, 為什麼沒有殺掉張良以絕後患呢?

漢高祖殺了哪些功臣呢?主要是臧荼、張敖、韓王信、彭越、韓信、英布等幾個, 像蕭何、陳平、周勃、曹參等等,

劉邦是一概沒殺。 韓信等人有什麼特點?最顯著的:有地盤、有軍隊, 久經沙場, 他們對劉家江山形成了實質性的威脅。

因此, 劉邦必須利用各種手段將他們翦除。 如果劉邦哪天死了, 劉盈接班, 柔弱的、年輕的新君能夠鎮住這群驕兵悍將嗎?明顯是不能的,

若是韓信等人起兵造反, 漢家天下危矣!劉邦的想法是, 趁自己健在, 把他們除掉, 將異姓諸侯王換成同姓諸侯王, 這樣就安全了。

和韓信不一樣, 張良並非武將, 他只是一個出謀劃策的文臣, 所以劉邦完全沒有必要除去張良。 畢竟, 從出謀劃策到攻城掠地還有一定的距離,

其中間隔著人事組織、具體定位、確實方案到最後的血肉拼搏, 可惜張良並不具備這些條件。

當年張良刺殺秦始皇, 正因為他沒有號召力組織起義, 所以才雇傭了一個殺手, 組成了一個“二人團”, 一個單薄的組織。 可見, 張良對劉邦並沒有實際威脅,

自然也沒有殺身之禍。

張良, 沒有殺身之禍, 也因為他是個有內涵的人, 講文明、懂禮貌。 韓信雖然也很聰明, 但卻十分自大, 總是到處得罪人, 有時甚至是領導。 有一次, 樊噲、周勃(侯爵)拜見韓信, 此時韓信剛剛被劉邦降爵, 由王爵降到侯爵。

二人很客氣,仍然稱呼韓信“大將軍”(居於眾將之上),但韓信很不客氣地發了句牢騷:“我現在竟然和殺豬的殺狗的屠夫(樊噲、周勃)一同進出了。”

二人很客氣,仍然稱呼韓信“大將軍”(居於眾將之上),但韓信很不客氣地發了句牢騷:“我現在竟然和殺豬的殺狗的屠夫(樊噲、周勃)一同進出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