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一邊被質疑不正當競爭 一邊票房暴漲近4億 《後來》被刷屏大家懷念的究竟是什麼?

每經記者:白芸 每經編輯:杜蔚

“後來, 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 可是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18年前, “奶茶”劉若英的一首《後來》成為大部分80後、90後的回憶殺。 現在, 奶茶把這首歌做成了電影, 於是有了周冬雨、井柏然、田壯壯主演的青春文藝片《後來的我們》, 而這也是奶茶執導的首部長片。

“後來的我們, 什麼都有了, 卻沒了我們”, 男女主在影片最後的這句感慨戳中了不少觀眾的淚點。 事實證明, 這一情感攻勢十分有效, 《後來的我們》預售票房過億, 上映僅數小時票房破2億, 截至4月29日11時許, 票房已攀登至3.6億元。 奶茶處女作、回憶殺歌曲改編、人氣演員主演、名導客串,

擁有諸多光環、打情感共鳴牌的《後來的我們》不禁讓人充滿期待, 能否成為下一個《前任3》?

然而, “片”紅是非多。 就在上映首日

這或許是因為, 與《相愛相親》那種具有文人氣息較為詩意的表達相比, 《後來的我們》顯得更接地氣、更通俗商業。 而監製張一白和編劇張嘉佳的加持, 也使影片帶有與《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擺渡人》一脈相通的氣質。

早在7、8年前, 國產愛情片還是很不被市場看好的一種影片類型, 通常被認為難出爆款。 2011年, 《失戀33天》拿下了3.2億元票房, 被認為是票房黑馬, 讓人們不禁感慨:“失戀人群竟有這麼強的消費能力。 ”

而今年賀歲檔上映的《前任3:再見前任》則再次打破國產愛情片的票房紀錄,

票房一路飆升到19億元, 再次讓人看到失戀人群的消費潛力。 而這次《後來的我們》無論是片尾曲中眾人合唱《後來》, 還是眾多主打感情牌的物料投放, 都試圖精准地引爆情緒。 “這個片子給大家的預期就是讓你回想青春, 肆意流淚也不覺得丟人, 因為身邊人也都哭, 每個人都有遺憾, 所以肯定有共鳴。 ”武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道。

每日經濟新聞 原文連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