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我國將規範百億金融資管市場

【獵雲網(微信:ilieyun)】4月29日報導

中國官方27日正式發佈《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 中國逾百萬億元(人民幣, 下同)金融資管市場將迎來新秩序。

近年來, 中國金融機構資管業務快速發展, 規模不斷攀升, 截至2017年末, 不考慮交叉持有因素, 總規模已達百萬億元。 其中, 僅銀行表外理財產品資金餘額就達到22.2萬億元, 信託公司受託管理的資金信託餘額亦達21.9萬億元。

上述由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聯合發佈的《意見》明確, 將按照資管產品的類型制定統一監管標準, 對同類資管業務作出一致性規定, 實行公平的市場准入和監管, 最大程度地消除監管套利空間, 為資管業務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

據介紹, 此次《意見》主要適用于金融機構的資管業務, 即銀行、信託、證券、基金、期貨、保險資管機構、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接受投資者委託,

對受託的投資者財產進行投資和管理的金融服務。

針對非金融機構違法違規開展資管業務的亂象, 《意見》按照“未經批准不得從事金融業務, 金融業務必須接受金融監管”的理念, 明確提出除國家另有規定外, 非金融機構不得發行、銷售資管產品。

同時, 《意見》還強調資產管理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 打破剛性兌付;同時嚴格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投資要求。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 非標具有期限、流動性和信用轉換功能, 透明度較低, 流動性較弱, 規避了宏觀調控政策和資本約束等監管要求, 部分投向限制性領域, 影子銀行特徵明顯。 為此, 資管產品投資非標應當遵守金融監督管理部門有關限額管理、流動性管理等監管標準,

並且嚴格期限匹配。

值得注意的是, 相比此前的徵求意見稿, 《意見》將相關機構業務的整改過渡期延長至2020年底。 上述負責人稱, 此舉給予金融機構充足的調整和轉型時間。 對過渡期結束後仍未到期的非標等存量資產, 官方也將作出妥善安排, 引導金融機構轉回資產負債表內, 確保市場穩定。

本文來自獵雲網, 如若轉載, 請注明出處: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36004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