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8年一季度全國省級GDP出爐:貴州成增速王,兩省區增量為負

表一:

表二:

一季度, 國內生產總值198783億元, 按可比價格計算, 同比增長6.8%。 總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發展穩中有進、進中育新, 國民經濟延續了穩中向好的態勢, 轉型升級深入推進、品質效益持續提升, 經濟發展開局良好, 順利實現“開門紅”。

表一增速度為名義增速, 表二增速為實際增速。 從表單上看, 上海GDP增速與全國持平, 其中, 山東、北京、新疆、山西、黑龍江、海南、遼寧、天津8個省市增速低於一季度全國水準,

剩餘17省GDP增速均高於全國。 而吉林、內蒙古則在絕對增量上出現負值。

我們再細化到各省市區情況:

貴州:長期是老少邊窮的代名詞, 經濟倒數全國第三, 這幾年卻成為全國耀眼的明星, 增速領跑全國, 是全國唯一保持兩位數增長的省份,

超出全國3.3個百分點。 一路走來, 經濟總量已經上升到了全國第24位, 今年短短三個月, 又超越吉林200多億, 到了年底拿下黑龍江也不是沒有可能!雖然貴州的總量仍然很小, 全省不敵成都一市, 但能收穫這樣的成績, 已經非常不易!貴州的高速發展, 說明了發展在人, 事在人為, 貴州的成績是幹出來的!貴州, 我為你打Call!

貴州的發展, 也是中國西南經濟高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雲南以9.3%的增速排名第二, 四川以8.2%的增速排名第五, 經濟大省四川能取得這樣的增速也非常難得, 總量繼續保持全國第六, 遙遙領先西部第一。

(西部增速王貴州)

(西部經濟最大省四川)

重慶的GDP擠出水分後, 增速回落, 以7.0%略高於全國平均值, 在總量上, 2017年, 重慶超越天津905億, 今年一季度, 天津又反超重慶近300億!中國各省區市的經濟百舸爭流, 不進則退, 誰也不敢鬆懈半拍啊!

不過, 到了年底, 天津是不是還能領先重慶則難說, 天津的形勢照樣不容樂觀, 一季度增速僅為1.9%.

江西和陝西, 分別以9.0%、8.5%的增速處在全國前列。 誰說革命老區跑不快?江西和陝西的發展打破了部分人的傳統觀念。 這兩個省的競爭也非常激烈, 在總量上, 江西領先陝西不足50億, 江西稍微打個盹, 它們在全國的位次就會對換。

(中部增速王江西,圖為南昌市)

(中部經濟最大省河南)

說完了增速王,我們再看廣東、江蘇、廣東和浙江四個超級富裕省份。江蘇能不能超越廣東成為霸主?這是長期以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從總量上看,從增速上看,兩省一直都如影隨行,誰也沒有絕對優勢。廣東地盤大人口多,擁有兩個一線城市,在全國的經濟大盤中舉足輕重,江蘇則均衡發展,明星城市爛若星河,兩省各有優勢。當然,在人均水準上,江蘇則比廣東強。

山東和浙江,山東是大塊頭,浙江在總量上無法匹敵,但江浙滬——江蘇、浙江和上海,由於有世界級一線城市上海的輻射和帶動,這三省市在整體上都是中國最富裕的地區。

京滬兩地,北京和上海的距離已經拉開,上海牢傢俱鎖定中國金融的龍頭地位,同時也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河南、湖北和湖南,發展水準比較一致。河南有人口優勢,湖北有大江大湖,湖南有不屈的發展鬥志,三省經濟各有千秋。另一個中部省份山西雖然增速度仍低於全國水準,但已經走出了前幾年倒跌的陰影。中部六省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和湖南,以江西和安徽跑得最快。

(中國經濟大省廣東)

(中國金融中心上海)

在中國經濟新一輪競爭中,經濟處在低位徘徊甚至出現下滑的的除了山西,還有東北的遼寧、黑龍江和吉林,以及內蒙古、甘肅和河北。它們在經濟大潮中逐步失去化語權有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在創新中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節拍。

最後說海南省,這個全國最大也是最早成為經濟特區之一的海南, 交出的成績單不盡如人意,長期以來,海南省過度依賴房地產,不能可持續發展。一季度,海南省經濟總量僅為1185.25億元,增量僅為129億元,實際增速僅為5.1%。從這點我們就明白海口和三亞為什麼僅僅是個三線城市了。

總之,從全國各省市區的經濟發展狀況我們應該明白:為什麼有的省份條件本來很差,卻一路向前,斬獲累累碩果;為什麼有的本來家底雄厚,區位優勢也很突出,如今卻日漸沒落?經濟的發展,同樣屬於有準備的人,國家給你再優厚的政策,再怎麼扶持你,你自己不努力,不與時俱進,不搶佔市場先機,不創新思變,照樣會被時代滾滾的大潮所拋棄。

(中國經濟,用創新求發展)


(配圖選自網路,嚴禁百家號等一切網路平臺搬運。)

(中部增速王江西,圖為南昌市)

(中部經濟最大省河南)

說完了增速王,我們再看廣東、江蘇、廣東和浙江四個超級富裕省份。江蘇能不能超越廣東成為霸主?這是長期以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從總量上看,從增速上看,兩省一直都如影隨行,誰也沒有絕對優勢。廣東地盤大人口多,擁有兩個一線城市,在全國的經濟大盤中舉足輕重,江蘇則均衡發展,明星城市爛若星河,兩省各有優勢。當然,在人均水準上,江蘇則比廣東強。

山東和浙江,山東是大塊頭,浙江在總量上無法匹敵,但江浙滬——江蘇、浙江和上海,由於有世界級一線城市上海的輻射和帶動,這三省市在整體上都是中國最富裕的地區。

京滬兩地,北京和上海的距離已經拉開,上海牢傢俱鎖定中國金融的龍頭地位,同時也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河南、湖北和湖南,發展水準比較一致。河南有人口優勢,湖北有大江大湖,湖南有不屈的發展鬥志,三省經濟各有千秋。另一個中部省份山西雖然增速度仍低於全國水準,但已經走出了前幾年倒跌的陰影。中部六省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和湖南,以江西和安徽跑得最快。

(中國經濟大省廣東)

(中國金融中心上海)

在中國經濟新一輪競爭中,經濟處在低位徘徊甚至出現下滑的的除了山西,還有東北的遼寧、黑龍江和吉林,以及內蒙古、甘肅和河北。它們在經濟大潮中逐步失去化語權有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在創新中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節拍。

最後說海南省,這個全國最大也是最早成為經濟特區之一的海南, 交出的成績單不盡如人意,長期以來,海南省過度依賴房地產,不能可持續發展。一季度,海南省經濟總量僅為1185.25億元,增量僅為129億元,實際增速僅為5.1%。從這點我們就明白海口和三亞為什麼僅僅是個三線城市了。

總之,從全國各省市區的經濟發展狀況我們應該明白:為什麼有的省份條件本來很差,卻一路向前,斬獲累累碩果;為什麼有的本來家底雄厚,區位優勢也很突出,如今卻日漸沒落?經濟的發展,同樣屬於有準備的人,國家給你再優厚的政策,再怎麼扶持你,你自己不努力,不與時俱進,不搶佔市場先機,不創新思變,照樣會被時代滾滾的大潮所拋棄。

(中國經濟,用創新求發展)


(配圖選自網路,嚴禁百家號等一切網路平臺搬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