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陳東升:做企業要像農夫而不是獵人

日前, 《中國保險市場》最新一期刊發了陳東升董事長的署名文章, 《做企業要像農夫而不是獵人》, 不同于以往多談宏觀、大趨勢的演講, 這次是陳董去年11月在天商峰會上對中小企業主講的企業發展成功之道, 句句深入淺出, 字字鞭辟入裡, 言辭也非常生動有趣。

該文初發于《泰康風尚》, 《中國保險市場》編輯部看到後, 認為“做農夫, 不做獵人”深入淺出詮釋了企業家精神, 傳遞了正能量, 故選用。

《中國保險市場》系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主管、主辦的行業性內部刊物, 主要面向監管機關領導及各部門, 各地監管機構、各省(區市)行業協會領導班子及各部門。

《中國保險市場》第6期封面

《中國保險市場》內頁

原文如下

陳東升:做企業要像農夫而不是獵人

“尊重生命、關愛生命、禮贊生命, 這是泰康的核心價值觀。 我們還要堅持‘三化三不’, 專業化、市場化、規範化, 不偷、不搶、不爭。 做生意很有意思, 要不爭一時, 不爭一城一池;爭長久、爭戰略、爭思想、爭未來, 才能制勝。 ”

不管做什麼, 把它做出花

大老闆都是從小老闆開始的, 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是大老闆。 生意不分貴賤, 事業不分大小, 要賦予它崇高的理想和意義。

我是武漢大學經濟系畢業的,

分到北京對外經濟貿易部國際貿易研究所做研究, 五年後到國務院發展中心做管理世界雜誌的副總編。 我當年很清高, 只想做研究, 不想做雜誌。 這個心態有一個調整的過程, 不管做什麼就一定要做出名堂來。 比如學習美國《財富》雜誌, 做中國500家大企業評價, 今天中國企業500強評選, 就是我當年第一個做的。 1988年我們評中國企業100強, 第二年評500強。 《人民日報》頭版頭條、中央電視臺新聞報導裡說《我評出中國百家大企業》, 其實是個編輯折騰的。 當時我們牌子很大, 國務院發展中心評出來的, 所以當時重要的媒體都來報導;最重要的是這一百家企業裡面有61家, 是採礦、冶金和油田等行業, 我得出一個結論——中國仍處在工業化的初期階段。
國家統計局打電話來, 說要跟我們合作。

於是第二年國家統計局跟我們雜誌社合作, 搞五百家大企業評選, 接著又搞“工業四十年展覽”。 有回看電視, 說北京農展館搞鄉鎮企業農副產品展覽。 我突然靈機一動, 我說在五百家大企業評價的基礎上搞一個工業四十年展覽, 這麼好的展覽肯定會影響力很大。 1989年建國四十周年, 沒有大的慶祝活動, 我做的這個中國工業40年展覽一下子轟動了, 國家領導人都去了。 最後對五百家大企業, 我們還編本了本書, 除了五百家企業, 每個行業再排50家企業, 加起來3000家企業。 之後我們還出了本書, 收到了很多廣告。 這就是, 一個小的雜誌我也要把它做成花。

第二件事情, 我辦嘉德拍賣公司。

有個師兄看不起我, 說陳東升搞拍賣就是琉璃廠夾小包的。 拍賣的確是極小眾的生意, 別人可以說它是琉璃廠夾小包的, 是一個賣假畫的, 但是你自己不能這麼想, 要有理想, 得要高大上。 我當時的理想就是做中國的索斯比(後譯作蘇富比), 我要做中國最大的收藏品交易商。 大家知道藝術品拍賣是什麼行業嗎?它很有意思的, 賣的一定是過去發達現在潦倒了, 後代就把東西拿出來賣。 今天世界上最古老的拍賣行蘇富比是1744年成立的, 泰康現在是它的第一大股東, 昨天達芬奇的一張畫賣了30億人民幣, 轟動全世界, 就是這個蘇富比拍賣行在紐約拍的。 所以, 這是我跟大家分享的第一點, 小事情可以做出花, 不管做什麼,要把它做出花。

細分市場做到前三

不管我們在做什麼生意,任何行業細分、細分再細分,只要做到市場前三,一定會有價值。什麼叫細分,13億人口,360行,行行出狀元。你只要是做到一個小行當的狀元,做個鈕扣也可以做出世界富翁出來。

怎麼做細分市場?就是要從商人變成企業家,要從一個獵人變成一個農夫。什麼叫商人?就是做生意,就是做交易、做買賣,哪兒賺錢就做哪個,這不賺錢就跑掉換一個,這就像一個獵人,今天打了一個兔子,吃飽了,明天打一個麻雀只能喝口湯。所以你做貿易是有一頓沒一頓,有了很好,沒了又很苦,還有一個是饑一頓飽一頓。我做這個雜誌就體會很深,另外搞工業事業展覽很風光,完了之後沒了,我又要去找別的。所以我後來下決心不做貿易了,一定要做一個長久的生意。所以做了拍賣、保險,做了快遞。

商人是做交易的,企業家是做市場的。做企業就像個農夫,要把這個地精耕細作,你一定要有規劃,長期在這兒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月複一月地通過這種專業化,通過你的技術來獲得收穫。企業家和商人是有很大區別的,這個區別就是農夫跟獵人的區別。

嘉德拍賣過去有一個非常大的一個收藏家,是個臺灣人,他在美國做汽車的窗戶膠的封條,只做這個,他做到全世界第一,一年大概上億美金的收入。浙江人這點也很好,打火機能做到全世界第一。這點很重要,只要你做到細分市場的前三,你就有核心競爭能力,做到這個你才能夠做成大企業家。

泰康的成功是價值觀和戰略的成功

什麼叫價值觀?上次我們北京湖北商會換屆的時候,我講了“三化三不”。我大學同班同學,中誠信的董事長毛振華說,專業化、市場化、規範化說起來簡單,能21年踐行堅持不改變太難了。

第一,堅持走專業化的道路,不走多元的道路,避免商業模式的風險。譬如說今天泰康要辦一家新的銀行,或要收購一家銀行,但我們沒有這麼做,我們也不去拿證券公司、信託公司的牌照。泰康就是深耕壽險產業鏈,圍繞人的生命週期、圍繞人的終極需求服務,把從搖籃到天堂這句話變成現實的商業模式。保險的文化跟銀行是完全不同的,保險是做長期生意的,銀行是做短期和中期生意。

第二,堅持市場化。市場化是我一直堅守的準則之一。眼睛盯著市場,滿足市場需求,尊重市場規律,遵守市場規則,做大眾的生意,不要來路不正的資源,不攀炎附勢,遵循清清白白的政商關係。

第三,還要堅持規範化,不搞監管尋租。我很強調企業內外部的倫理約束、企業內部的制度規範。泰康從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不允許拉幫結派,不允許送禮;不詆毀同業,不誤導客戶。保險業跑馬圈地的時代,我們講規範化,講誠信經營;在今天的價值轉型和互聯網時代,誠信經營和客戶體驗更被放在了首要位置。還有一個,就是堅持我們的“尊重生命、關愛生命、禮贊生命”,這是泰康的核心價值觀。

“三不”就是“不偷、不搶、不爭”。“不偷”就是不偷國家的錢,不偷股東的錢。國有企業20年前在我這投了1.8億,他們在產權交易所掛牌,拿走了124個億,還有分紅,算下來近70倍收益。所以你要你的股東賺到錢,人家就會跟你走。“不搶”就是不做惡意收購,前兩年很多保險公司舉牌,但是我們不這樣做,那樣做不對的。“不爭”也很重要,“不爭”就是不爭一時,不爭一城一池,爭長久、爭戰略、爭思想、爭未來。所以我們堅持專業化、市場化、規範化。

做生意也很有意思,專業化、市場化、規範化,不偷、不搶、不爭。你又不偷又不搶又不爭,你怎麼發財?就是我天天講的,走效率驅動、走創新驅動。今天中國已經跑馬圈地的時代結束了,就是一個整合的時代,收購兼併的時代,你們做到細分細分再細分的前三,你要賣就能賣出價,你要擴張也可以在上下游進行整合,你也可以成巨無霸,你進可攻,退可守。如果你要是在細分的市場沒有價值,賣都賣不出去,當人家整合的時候,當人家收購的時候,當一個巨無霸出來時候,你死都沒人救,一根稻草都比不上。

泰康今天已經不是一個人壽保險這個概念了,我們是個大健康產業生態體系,泰康已經是保險、資產管理、醫養實體。做企業一定要把你的商業模式說得很簡單,泰康做什麼的,保險集團;保險集團幹什麼,讓人健康、長壽、富足。你買我的健康保險,今後在我的醫院裡看病,你買我的養老保險,在我養老社區裡養老,你買我的投資產品,我幫你投資賺更多的錢,今後能夠享受更好的健康、更好的養老服務。

人類社會一切政治經濟社會活動的目的是什麼?我的答案是社會的和諧,家庭的幸福,人們的健康。追求社會的和諧,不要打仗,不要衝突,不要鬧矛盾,這應該是最高目標;家庭的幸福,家庭是整個社會最核心細胞,家和萬事興,這不用解釋。泰康保險集團就是實現人的終極目標,讓人們更健康、更長壽、更富足。

《泰康風尚》原文內頁

不管做什麼,要把它做出花。

細分市場做到前三

不管我們在做什麼生意,任何行業細分、細分再細分,只要做到市場前三,一定會有價值。什麼叫細分,13億人口,360行,行行出狀元。你只要是做到一個小行當的狀元,做個鈕扣也可以做出世界富翁出來。

怎麼做細分市場?就是要從商人變成企業家,要從一個獵人變成一個農夫。什麼叫商人?就是做生意,就是做交易、做買賣,哪兒賺錢就做哪個,這不賺錢就跑掉換一個,這就像一個獵人,今天打了一個兔子,吃飽了,明天打一個麻雀只能喝口湯。所以你做貿易是有一頓沒一頓,有了很好,沒了又很苦,還有一個是饑一頓飽一頓。我做這個雜誌就體會很深,另外搞工業事業展覽很風光,完了之後沒了,我又要去找別的。所以我後來下決心不做貿易了,一定要做一個長久的生意。所以做了拍賣、保險,做了快遞。

商人是做交易的,企業家是做市場的。做企業就像個農夫,要把這個地精耕細作,你一定要有規劃,長期在這兒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月複一月地通過這種專業化,通過你的技術來獲得收穫。企業家和商人是有很大區別的,這個區別就是農夫跟獵人的區別。

嘉德拍賣過去有一個非常大的一個收藏家,是個臺灣人,他在美國做汽車的窗戶膠的封條,只做這個,他做到全世界第一,一年大概上億美金的收入。浙江人這點也很好,打火機能做到全世界第一。這點很重要,只要你做到細分市場的前三,你就有核心競爭能力,做到這個你才能夠做成大企業家。

泰康的成功是價值觀和戰略的成功

什麼叫價值觀?上次我們北京湖北商會換屆的時候,我講了“三化三不”。我大學同班同學,中誠信的董事長毛振華說,專業化、市場化、規範化說起來簡單,能21年踐行堅持不改變太難了。

第一,堅持走專業化的道路,不走多元的道路,避免商業模式的風險。譬如說今天泰康要辦一家新的銀行,或要收購一家銀行,但我們沒有這麼做,我們也不去拿證券公司、信託公司的牌照。泰康就是深耕壽險產業鏈,圍繞人的生命週期、圍繞人的終極需求服務,把從搖籃到天堂這句話變成現實的商業模式。保險的文化跟銀行是完全不同的,保險是做長期生意的,銀行是做短期和中期生意。

第二,堅持市場化。市場化是我一直堅守的準則之一。眼睛盯著市場,滿足市場需求,尊重市場規律,遵守市場規則,做大眾的生意,不要來路不正的資源,不攀炎附勢,遵循清清白白的政商關係。

第三,還要堅持規範化,不搞監管尋租。我很強調企業內外部的倫理約束、企業內部的制度規範。泰康從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不允許拉幫結派,不允許送禮;不詆毀同業,不誤導客戶。保險業跑馬圈地的時代,我們講規範化,講誠信經營;在今天的價值轉型和互聯網時代,誠信經營和客戶體驗更被放在了首要位置。還有一個,就是堅持我們的“尊重生命、關愛生命、禮贊生命”,這是泰康的核心價值觀。

“三不”就是“不偷、不搶、不爭”。“不偷”就是不偷國家的錢,不偷股東的錢。國有企業20年前在我這投了1.8億,他們在產權交易所掛牌,拿走了124個億,還有分紅,算下來近70倍收益。所以你要你的股東賺到錢,人家就會跟你走。“不搶”就是不做惡意收購,前兩年很多保險公司舉牌,但是我們不這樣做,那樣做不對的。“不爭”也很重要,“不爭”就是不爭一時,不爭一城一池,爭長久、爭戰略、爭思想、爭未來。所以我們堅持專業化、市場化、規範化。

做生意也很有意思,專業化、市場化、規範化,不偷、不搶、不爭。你又不偷又不搶又不爭,你怎麼發財?就是我天天講的,走效率驅動、走創新驅動。今天中國已經跑馬圈地的時代結束了,就是一個整合的時代,收購兼併的時代,你們做到細分細分再細分的前三,你要賣就能賣出價,你要擴張也可以在上下游進行整合,你也可以成巨無霸,你進可攻,退可守。如果你要是在細分的市場沒有價值,賣都賣不出去,當人家整合的時候,當人家收購的時候,當一個巨無霸出來時候,你死都沒人救,一根稻草都比不上。

泰康今天已經不是一個人壽保險這個概念了,我們是個大健康產業生態體系,泰康已經是保險、資產管理、醫養實體。做企業一定要把你的商業模式說得很簡單,泰康做什麼的,保險集團;保險集團幹什麼,讓人健康、長壽、富足。你買我的健康保險,今後在我的醫院裡看病,你買我的養老保險,在我養老社區裡養老,你買我的投資產品,我幫你投資賺更多的錢,今後能夠享受更好的健康、更好的養老服務。

人類社會一切政治經濟社會活動的目的是什麼?我的答案是社會的和諧,家庭的幸福,人們的健康。追求社會的和諧,不要打仗,不要衝突,不要鬧矛盾,這應該是最高目標;家庭的幸福,家庭是整個社會最核心細胞,家和萬事興,這不用解釋。泰康保險集團就是實現人的終極目標,讓人們更健康、更長壽、更富足。

《泰康風尚》原文內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