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這20首唐朝詩人寫的詞,一點都不比宋詞差,值得你背誦下來

清平樂·畫堂晨起

唐代:李白

畫堂晨起, 來報雪花墜。 高捲簾櫳看佳瑞, 皓色遠迷庭砌。

盛氣光引爐煙, 素草寒生玉佩。 應是天仙狂醉, 亂把白雲揉碎。

“應是天仙狂醉, 亂把白雲揉碎。 ”光是這一句, 就足以讓我們愛上李白了。

李白的詩詞, 常常把自然景物寫得瑰麗奇幻。 這首詞也是如此, 用煙氣蒸騰的迷離氣象來描述雪花紛墜的情景。

更新奇的是, 他把紛紛揚揚的雪花, 看成是白雲被仙人揉碎扔下的碎末。 如非狂放不羈之人, 決難有如此清新絕俗的妙想。

憶秦娥·簫聲咽

唐代:李白

簫聲咽, 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 年年柳色, 灞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 咸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 西風殘照, 漢家陵闕。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唐代: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 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 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 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三五七言 / 秋風詞

唐代:李白

秋風清, 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 寒鴉棲複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這既是一首三五七言詩, 又是一首創調小詞。 你可以說它是詩, 也可以當它是音樂性很強的詞。

不管是什麼文體, 它都是上乘佳作。

在某些版本中, 後面還有“入我相思門, 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 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 何如當初莫相識”這幾句。 但一般認為後面這幾句都是他人偽作, 且藝術水準遠不及前面部分。

憶江南三首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 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 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 吳娃雙舞醉芙蓉。 早晚複相逢!

長相思·汴水流

唐代:白居易

汴水流, 泗水流, 流到瓜州古渡頭。 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 恨悠悠, 恨到歸時方始休。 月明人倚樓。

花非花

唐代:白居易

花非花, 霧非霧。

夜半來, 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

去似朝雲無覓處。

這也是一首介於詩詞之間的作品。 既是雜言古詩, 又被《詞品》等當成詞體收入在內。

白居易的作品, 以語言淺近直白著稱, 詩意詞意也大多明顯。 但這首詞, 卻很有捉摸不定的朦朧意味。

憶江南·春去也

唐代:劉禹錫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獨坐亦含嚬。

春去也。共惜豔陽年。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醉尊前。惟待見青天。

瀟湘神·斑竹枝

唐代:劉禹錫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

斑竹,也稱湘妃竹。舜的寵妃娥皇、女英的眼淚灑在竹子上,留下斑斑淚痕。這個傳說,使得斑竹成了多情、相思的象徵。

劉禹錫開頭就用疊句,強調斑竹這種意象,營造深情哀怨的氣氛。後半部分又以屈原自比。因為劉禹錫創作這首詞,正值被貶謫在朗州之時,這樣的處境與屈原被放逐湘西類似。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唐代: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調笑令·團扇

唐代:王建

團扇,團扇,美人病來遮面。

玉顏憔悴三年,誰複商量管弦。

弦管,弦管,春草昭陽路斷。

調笑令·邊草

唐代:戴叔倫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萬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

這是一首千古傳誦的“邊塞詞”。基調淒涼,再無盛唐時期邊塞詩裡的渴望建功立業的樂觀豪邁,有的只是士兵們思鄉懷歸的哀怨。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唐代:溫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望江南·梳洗罷

唐代: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許多大文豪都喜歡以女子的口吻寫閨怨情緒,因此閨怨詩、閨怨詞數量極多。但寫得好的,比例很低。

溫庭筠的這首詞,是閨怨詞裡不可多得的精品。它的開頭並不急於渲染相思情調,而是描述一個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場景——“梳洗罷”。而後才逐漸將情緒升級,描繪一位思婦形單影隻、憑欄遠望的畫面。

她為什麼憑欄遠望?乃是因為有所期待,大概是約好的歸期已到,因此才登高樓,極目遠眺,盼著良人歸來。這又與開頭的“梳洗”有了呼應。原來不是普通的梳洗,而是為了迎接歸人,特地梳妝打扮。

然而“過盡千帆皆不是”,希望終究變成了失望。

整首詞的情緒渲染,非常克制含蓄。情感的抒寫,不是直接點明,而是通過對動作、場景的描寫來傳達。

夢江南·千萬恨

唐代:溫庭筠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

更漏子·玉爐香

唐代:溫庭筠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更漏子·星斗稀

唐代:溫庭筠

星斗稀,鐘鼓歇,簾外曉鶯殘月。蘭露重,柳風斜,滿庭堆落花。

虛閣上,倚闌望,還似去年惆悵。春欲暮,思無窮,舊歡如夢中。

夢江南·蘭燼落

唐代:皇甫松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人語驛邊橋。

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唐代:韋莊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江城子

唐代:牛嶠

飛起郡城東,碧江空,半灘風。越王宮殿,

蘋葉藕花中。簾卷水樓魚浪起,千片雪,雨濛濛。

極浦煙消水鳥飛,離筵分手時,送金卮。渡口楊花,

狂雪任風吹。日暮空江波浪急,芳草岸,柳如絲。

憶江南·春去也

唐代:劉禹錫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獨坐亦含嚬。

春去也。共惜豔陽年。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醉尊前。惟待見青天。

瀟湘神·斑竹枝

唐代:劉禹錫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

斑竹,也稱湘妃竹。舜的寵妃娥皇、女英的眼淚灑在竹子上,留下斑斑淚痕。這個傳說,使得斑竹成了多情、相思的象徵。

劉禹錫開頭就用疊句,強調斑竹這種意象,營造深情哀怨的氣氛。後半部分又以屈原自比。因為劉禹錫創作這首詞,正值被貶謫在朗州之時,這樣的處境與屈原被放逐湘西類似。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唐代: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調笑令·團扇

唐代:王建

團扇,團扇,美人病來遮面。

玉顏憔悴三年,誰複商量管弦。

弦管,弦管,春草昭陽路斷。

調笑令·邊草

唐代:戴叔倫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萬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

這是一首千古傳誦的“邊塞詞”。基調淒涼,再無盛唐時期邊塞詩裡的渴望建功立業的樂觀豪邁,有的只是士兵們思鄉懷歸的哀怨。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唐代:溫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望江南·梳洗罷

唐代: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許多大文豪都喜歡以女子的口吻寫閨怨情緒,因此閨怨詩、閨怨詞數量極多。但寫得好的,比例很低。

溫庭筠的這首詞,是閨怨詞裡不可多得的精品。它的開頭並不急於渲染相思情調,而是描述一個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場景——“梳洗罷”。而後才逐漸將情緒升級,描繪一位思婦形單影隻、憑欄遠望的畫面。

她為什麼憑欄遠望?乃是因為有所期待,大概是約好的歸期已到,因此才登高樓,極目遠眺,盼著良人歸來。這又與開頭的“梳洗”有了呼應。原來不是普通的梳洗,而是為了迎接歸人,特地梳妝打扮。

然而“過盡千帆皆不是”,希望終究變成了失望。

整首詞的情緒渲染,非常克制含蓄。情感的抒寫,不是直接點明,而是通過對動作、場景的描寫來傳達。

夢江南·千萬恨

唐代:溫庭筠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

更漏子·玉爐香

唐代:溫庭筠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更漏子·星斗稀

唐代:溫庭筠

星斗稀,鐘鼓歇,簾外曉鶯殘月。蘭露重,柳風斜,滿庭堆落花。

虛閣上,倚闌望,還似去年惆悵。春欲暮,思無窮,舊歡如夢中。

夢江南·蘭燼落

唐代:皇甫松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人語驛邊橋。

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唐代:韋莊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江城子

唐代:牛嶠

飛起郡城東,碧江空,半灘風。越王宮殿,

蘋葉藕花中。簾卷水樓魚浪起,千片雪,雨濛濛。

極浦煙消水鳥飛,離筵分手時,送金卮。渡口楊花,

狂雪任風吹。日暮空江波浪急,芳草岸,柳如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