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很多人都聽過“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這副天下聞名的對聯, 就懸掛在江蘇無錫的東林書院。


我國宋朝時期的書院非常著名:江西廬山白鹿洞書院、湖南長沙嶽麓書院、湖南衡陽石鼓書院、河南商丘應天書院。 其實, 與之相比, 無錫東林書院毫不遜色, 甚至在某些方面, 猶有過之而無不及。

東林書院創建於北宋政和元年即西元1111年, 是當時為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嫡傳高弟、知名學者楊時長期講學的地方。 後廢。 明朝萬曆三十二年, 也就是西元1604年, 由東林學者顧憲成等人重興修復並在此聚眾講學, 他們宣導“讀書、講學、愛國”的精神, 引起全國學者普遍回應, 一時聲名大著。 東林書院成為江南地區人文薈萃之區和議論國事的主要輿論中心。

楊時,號龜山,曾受學于理學家程頤,在無錫講學達18年之久。他當年講學的場所,稱為“東林書院”,又稱“龜山書院”。楊時離錫後,書院因年久失修而荒廢。直到明萬曆年間,無錫人顧憲成、顧允成、高攀龍等捐資,在舊址上重建東林書院。此後,東林書院名聲極大,一度成為左右全國輿論的中心。當時無錫的顧憲城、高攀龍、顧允成、安希范、劉元珍、葉茂才和武進的錢一本、薛敷教,人稱“東林八君子”。

抗日戰爭勝利後,無錫著名人士因東林書院歲入失修,集議恢復舊觀,發起重修。院內現存石碑坊、儀門、麗澤堂、碑亭、道南祠等建築。

楊時,號龜山,曾受學于理學家程頤,在無錫講學達18年之久。他當年講學的場所,稱為“東林書院”,又稱“龜山書院”。楊時離錫後,書院因年久失修而荒廢。直到明萬曆年間,無錫人顧憲成、顧允成、高攀龍等捐資,在舊址上重建東林書院。此後,東林書院名聲極大,一度成為左右全國輿論的中心。當時無錫的顧憲城、高攀龍、顧允成、安希范、劉元珍、葉茂才和武進的錢一本、薛敷教,人稱“東林八君子”。

抗日戰爭勝利後,無錫著名人士因東林書院歲入失修,集議恢復舊觀,發起重修。院內現存石碑坊、儀門、麗澤堂、碑亭、道南祠等建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