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范仲淹後人尋根千年前范仲淹在寧陵的家!

4月26日上午, 寧陵縣老城區。 一戶朱姓人家院裡, 一口磚石壘砌、青苔斑駁、碧水倒影、保存完好的千年老井, 引來一位從北京趕來的特殊客人——中國范仲淹研究會會長、范仲淹30世孫、北京大學教授范國強先生。

圓圓的千年老井被當地人稱為“范公井”, 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教育家范仲淹在甯陵安家的歷史見證。 據大量史料記載, 1000年前, 兩歲喪父、隨母改嫁山東鄒平、改名朱說的范仲淹, 從小歷盡漂泊孤苦, 因後來到商丘應天書院五年求學, 功成自立, 並在商丘娶妻生子, 在甯陵置辦莊田, 接母親和同母異父朱氏兄弟來甯陵, 商丘甯陵成為范仲淹的真正意義上的家。 至今留存的那口井, 據考證就是當年范仲淹同母異父朱氏兄弟管理范仲淹所置辦莊田留下的井。

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千古名句的范仲淹, 與商丘有著深厚的淵源。

范仲淹是商丘當年的應天書院培育出的傑出人才, 而且商丘甯陵成為他一生漂泊最牽掛的家。 母親病故初葬寧陵, 范仲淹回商丘的家丁憂三年, 應邀在應天書院執教, 形成了澤被後世的教育思想和“先憂後樂”的擔當情懷。

作為范仲淹後人和中國范仲淹研究會會長的范國強教授, 慕名尋根到寧陵, 與范仲淹當年同母異父朱氏兄弟的後人, 相見在那口千年老井“范公井”, 握手寒暄, 對著老井反復端詳、久久凝望。 此時此刻, 薪火相傳的力量讓人唏噓不已。

在商丘市、寧陵縣有關方面領導、專家的陪同下, 范國強教授饒有興致地參觀了甯陵萬畝梨園和范仲淹故居遺址、應天書院等, 無限感慨。 他說, 先祖范仲淹曾經將家安在寧陵,

這裡也是他魂牽夢繞的地方, 能到這裡看一看是他多年的心願。 范仲淹作為寧陵的鄉賢, 與母親和商丘的妻子李氏及子女在這方熱土上生活很多年, 且與同母異父朱氏兄弟情緣頗深書信來往不斷, 是商丘寧陵這個溫暖的家為他在應天書院讀書成才和執教提供了物質生活支援。 范公作為商丘及寧陵出來的歷史名人, 在這裡留下了諸多遺跡, 是一筆珍貴的文化財富。

策劃:何為

編輯:劉家祿 王衛傑 劉政威 劉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