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全新朗逸加了Plus後,定位比速騰還要高?

朗逸自2008年問世, 至今剛好十個年頭, 一款家用車賣出了超跑的生命週期, 不得不令人慨歎。 北京車展期間, 上海大眾終於帶來了全新朗逸換代產品:朗逸Plus。 這個名字起得很贊, 現在的年輕人熟知Plus的含義, 對於Plus的加量又加料深有好感, 一下子就記住了這款車, 同時, 還不妨礙老款朗逸繼續銷售, 算盤打得不錯。

朗逸作為一個銷量神話, 說是上海大眾的金字招牌一點不過, 上海大眾也有意讓“朗逸”這個名號家族化, 不但現在推出了定位更高的朗逸Plus, 以後還將繼續推出朗逸旅行版、朗逸電動版等, 把朗逸做大做強。 朗逸Plus的定位是A+級, 相當於一汽大眾的速騰定位, 只是朗逸Plus的軟硬體跟速騰比如何呢?

全新朗逸對得起Plus這個稱呼, 三圍尺寸和軸距都明顯加大, 甚至超過了現款速騰, 而且, 設計上優雅精緻, 大眾汽車的簡約一如既往, 從現場實車效果看, 車身外部鈑金縫隙勻稱, 細節控制嚴謹, 視覺上的確有A級車高端范, 修長的身段和剛毅的線條, 商務氣質不俗。 上海大眾一直說朗逸Plus基於大眾最新平臺與德國大眾共同開發, 並沒有提及大眾MQB平臺, 這個最新平臺是不是MQB平臺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但朗逸Plus內飾可以肯定受到了大眾MQB平臺的惠澤, 儀錶台設計跟最近T-ROC以及斯柯達柯珞克都極相似, 寬體視覺, 平直簡約, 中控台區域的佈局也沒太大區別, 只是因為定位A+級, 儀錶台、門板以及座椅等處的做工非常講究, 只是材質方面塑膠件較多, 高級感不足, 這是有意和速騰錯開一定價位的表現嗎?

配置上又會如何呢?車展上, 上海大眾公佈了朗逸Plus1.5L自動舒適版的配置, 我們和現款速騰1.6自動舒適版做了下比較, 具體看下表:

看得出, 朗逸Plus在配置上已全面勝出現款速騰, 當然, 這也可能是占先機的優勢, 等速騰再次換代時可就不好說了, 只是從目前內廂空間和配置來說, 朗逸Plus儼然比速騰更有優勢。

1.5L發動機是大眾最新推出的動力,取代現款1.4L以及1.6L,在技術上也做了優化,提升了壓縮比,使用了進排氣雙VVT可變氣門正時,匹配5MT或6速手自一體自動變速箱,作為朗逸Plus的入門動力系統。從功率資料看,新1.5L發動機功率85kW,已然超越了現款1.6L發動機,綜合油耗是5.5L/100km,相比速騰大幅提升了15.3%。

對於高端車型,朗逸Plus搭配1.4T發動機,和現款1.4T相比改進並不明顯,最大功率110kW,250Nm扭矩,不過,在使用了自動啟停以及制動能量回收技術後,油耗會降低一點,搭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另外,全新一代速騰在北美已經露面,使用全新開發的8AT變速箱,會不會引入國內裝備全新速騰呢?估計比較懸。

底盤方面,朗逸Plus還使用前麥弗遜式/後扭力梁式懸掛,與上代朗逸保持一致。一款A+級的轎車,仍然使用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掛,是需要勇氣的,消費者到底會不會介意,最終得看調校效果吧。如果舒適性過得去,相信買家也不會太在意,如果舒適性被吐槽,那就不好說了,畢竟如今的朗逸買家更加年輕化,不會像以前那樣對技術含量漠不關心,一切還有待試車揭曉。

配置方面,既然中低配的1.5L自動舒適版都已經夠硬氣了,那1.4T動力的高配版一定更高端。中控6.5寸屏換成了8寸屏,還有即時網聯功能,交通路況即時更新,導航無需依賴手機了,同時支持CarPlay和CarLife等智慧手機互聯。主動安全方面,朗逸Plus配有ACC自我調整巡航、AEB自動刹車輔助、電子手刹以及Autohold功能,但並沒有看到盲區警示以及變道輔助,只有在6月份新車上市時揭曉了。

朗逸的成功之道,在於均衡的產品力和較低售價,其實朗逸Plus看上去依然走這條路,只是因為新買家更年輕更挑剔,所以朗逸Plus也與時俱進,做了一些更符合時代需求的進化,從內廂材質和懸掛看,價格並不會很高,從空間、配置、動力和設計看,又都極具誘惑力,這種能很好融合大眾技術和本土化策略的產品,預計仍有爆款潛能。

END

1.5L發動機是大眾最新推出的動力,取代現款1.4L以及1.6L,在技術上也做了優化,提升了壓縮比,使用了進排氣雙VVT可變氣門正時,匹配5MT或6速手自一體自動變速箱,作為朗逸Plus的入門動力系統。從功率資料看,新1.5L發動機功率85kW,已然超越了現款1.6L發動機,綜合油耗是5.5L/100km,相比速騰大幅提升了15.3%。

對於高端車型,朗逸Plus搭配1.4T發動機,和現款1.4T相比改進並不明顯,最大功率110kW,250Nm扭矩,不過,在使用了自動啟停以及制動能量回收技術後,油耗會降低一點,搭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另外,全新一代速騰在北美已經露面,使用全新開發的8AT變速箱,會不會引入國內裝備全新速騰呢?估計比較懸。

底盤方面,朗逸Plus還使用前麥弗遜式/後扭力梁式懸掛,與上代朗逸保持一致。一款A+級的轎車,仍然使用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掛,是需要勇氣的,消費者到底會不會介意,最終得看調校效果吧。如果舒適性過得去,相信買家也不會太在意,如果舒適性被吐槽,那就不好說了,畢竟如今的朗逸買家更加年輕化,不會像以前那樣對技術含量漠不關心,一切還有待試車揭曉。

配置方面,既然中低配的1.5L自動舒適版都已經夠硬氣了,那1.4T動力的高配版一定更高端。中控6.5寸屏換成了8寸屏,還有即時網聯功能,交通路況即時更新,導航無需依賴手機了,同時支持CarPlay和CarLife等智慧手機互聯。主動安全方面,朗逸Plus配有ACC自我調整巡航、AEB自動刹車輔助、電子手刹以及Autohold功能,但並沒有看到盲區警示以及變道輔助,只有在6月份新車上市時揭曉了。

朗逸的成功之道,在於均衡的產品力和較低售價,其實朗逸Plus看上去依然走這條路,只是因為新買家更年輕更挑剔,所以朗逸Plus也與時俱進,做了一些更符合時代需求的進化,從內廂材質和懸掛看,價格並不會很高,從空間、配置、動力和設計看,又都極具誘惑力,這種能很好融合大眾技術和本土化策略的產品,預計仍有爆款潛能。

EN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