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國內 | 力帆股份營收下滑 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連降5個月

電車匯消息:4月9日晚間, 力帆股份發佈2016年度業績快報, 快報顯示, 公司2016年營收、淨利分別同比下滑10.99%和76.66%。 對於下降的原因, 公司解釋是新能源汽車銷量減少及燃油車外銷下降所致。

事實上, 自力帆股份2015年6月發佈了計畫於2020年之前實現累計銷售50萬輛新能源整車的新能源戰略後, 其在該領域先後佈局近50億元。 此外, 去年9月力帆股份子公司深陷“騙補門”後, 也令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有所受挫。 據其發佈的產銷快報顯示, 2016年10月~2017年2月, 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下滑已達5個月。

對力帆股份而言, 其當初所佈局的“五年計劃”正面臨新的挑戰。

營收、淨利雙降

傳統摩托車主業持續受困的力帆股份, 近年來已將精力轉向新能源汽車。

4月9日晚間, 力帆股份發佈了2016年度業績快報, 公司在2016年營收、淨利雙雙下滑。 在2016年, 力帆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10.46億元, 同比下滑10.99%。 報告期內淨利潤大幅下滑76.66%,

為8260.18萬元。

記者注意到, 這是力帆股份自2010年成功上市後首次出現營收下滑以及營收、淨利雙降的情況。

力帆股份表示, 營收、淨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車銷量減少及燃油車外銷下降所致;同時, 公司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進行了核對和清理, 調減了未取得的中央財政補助資金6719萬元, 形成利潤下降。

公開資料顯示, 2016年9月, 財政部向工信部抄送了《財政部關於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專項檢查的處理決定》(財監[2016]30號), 確認力帆股份控股子公司力帆乘用車申報2015年度中央財政部補助資金的新能源汽車中, 有1353輛車電池芯數量小於公告數量, 與《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不一致,

1328輛車電池單體生產企業與《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不一致, 經核實, 問題車型為力帆乘用車生產的LF7004DEV型純電動轎車和LF7002EEV型純電動轎車。

今年2月4日, 力帆乘用車收到了工業和資訊化部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工信部決定對力帆乘用車給予以下行政處罰:撤銷力帆乘用車LF7004DEV型 純 電 動 轎 車 和LF7002EEV型純電動轎車產品《公告》;暫停力帆乘用車申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資質;責成力帆乘用車進行為期2個月整改, 整改完成後, 工信部將對整改情況進行驗收。

“新能源汽車全面推廣尚未取得較大突破, 前期企業投資一定程度上確實需要政府財政補貼。 ”一位不願具名的汽車行業分析師對者表示。

財政補貼在力帆股份業績中的重要作用在年報裡也有體現。

2015年年報新能源汽車收入及補貼一欄中, 高速電動車的收入為8.29億元, 其中補貼金額為2.74億元, 占比達33.05%。

新能源汽車產銷連降5個月

按照力帆股份2015年發佈的新能源戰略, 其將在2020年前推出20款新能源汽車產品, 並在當年實現新能源汽車50萬輛的累計銷量, 同時在全國建換電能源站500座, 支撐30萬輛的新能源車租賃規模。

記者統計發現, 2014年、2015年, 力帆股份分別生產新能源汽車1.43萬輛和1.03萬輛;銷售新能源汽車1.58萬輛和1.17萬輛。 不過, 據力帆股份發佈的歷次產銷快報顯示, 受“騙補”影響, 其新能源汽車產銷形勢眼下也不大樂觀。

2016年10月, 新能源汽車產量和銷量分別為125輛、230輛, 同比下滑92.02%、76.17%;2016年11月的產量和銷量分別為489輛、472輛,

同比下滑86.00%、83.32%;2016年12月的產量和銷量分別為579輛、424輛, 同比下滑91.58%、94.74%。

與2015年全年資料相比, 去年其新能源汽車總產銷量為3775輛、5550輛, 分別同比下滑了76.75%、62.69%。 而據中汽協資料, 2016年新能源汽車生產51.7萬輛, 銷售50.7萬輛, 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1.7%和53%。

引人關注的是, 進入2017年, 上述下滑勢頭仍未得到扭轉。 2017年1月新能源汽車產量和銷量分別為812輛、487輛, 同比下滑34.36%、17.46%;2017年2月的產量和銷量分別為158輛、179輛, 同比下滑79.87%、12.25%。

“力帆的新能源戰略的關鍵點是換電模式, 這和目前國內主流新能源汽車充電模式不同, 完全需要依靠力帆自身推動, 需要技術以及大量資金來支撐。 ”上述不願具名的汽車行業分析師認為, 在2017年新能源車中央補貼標準退坡的大環境下, 力帆股份要實現此前定下的“五年計劃”, 或將面臨更多挑戰。

對此,昨日記者致電力帆股份董秘辦就業績下滑一事進行瞭解,對方表示,“一切以公告為准”。

文章摘自 電車匯 20170413 發自北京

文章主要內容引自 每日經濟新聞

或將面臨更多挑戰。

對此,昨日記者致電力帆股份董秘辦就業績下滑一事進行瞭解,對方表示,“一切以公告為准”。

文章摘自 電車匯 20170413 發自北京

文章主要內容引自 每日經濟新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