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917年出生于鄒平焦橋1938年入黨 | 孫予之的傳奇百年

101歲的革命老人孫予之, 1937年參加革命, 1938年入黨, 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 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中華人民共和國三級解放勳章”, 1958年轉業到安徽省交通廳工作, 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和復興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101歲的革命老人孫予之

為 信 仰 奮 鬥 終 生

2018年4月23、24日我們有幸拜訪了孫予之老人。 老人看上去完全不像101歲的樣子, 反應敏捷, 思維清晰, 邏輯嚴密, 記憶力驚人, 一談一個多鐘頭毫無倦意, 精神抖擻, 紅光滿面。 回望過去, 歲月崢嶸, 展望未來, 豪情滿懷!

1917年3月24日孫予之生於山東省鄒平縣焦橋鎮孫莊村一個中醫世家, 祖父、父親是十裡八村有名的中醫, 好善樂施, 頗有威望, 家庭也算殷實。 孫予之8歲開始讀私塾, 苦讀7年, 打下了很深的古文功底, 寫得作文曾被老師批註:“小資才思, 令人可誇!”15歲那年到長山中學讀書, 第二年結識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人物——同鄉和革命摯友李壽嶺,

他是從齊魯中學插班來的。 1935年8月他和李壽嶺初中畢業後, 一起考入了濟南省立第一師範, 並分配到一個班, 住在一個寢室。 這時, 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了對我國的侵略, 而國民政府卻繼續推行不抵抗政策, 對內加緊內戰, 對外屈膝投降, 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塘沽協定”、“何梅協定”, 並準備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 國民政府一系列賣國行為, 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憤怒, 北平學生首先舉行了聲勢浩大的“一二.九”和“一二.一六”遊行示威, 強烈要求國民政府“停止內戰, 一致抗日”。 國民政府出動大批軍警進行鎮壓, 許多學生被逮捕、被打傷。 北平學生為抗議國民政府的暴行, 宣佈了總罷課, 各地紛紛響應,
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新高潮。 就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 孫予之、李壽嶺和同學們投身到這一熱浪滾滾的抗日高潮中, 參加了援綏抗戰大罷課。 他和李壽嶺等同學們積極宣講, 募捐支援前線抗日。 學生們的愛國行動, 把國民黨山東省主席韓複榘嚇得手忙腳亂, 連忙下令各校提前放假, 並把學生“押送回籍”, 孫予之就被裝上悶罐車送回鄒平老家孫莊村了。 李壽嶺他父親是鐵路工人, 濟南有家, 留下繼續鬥爭。

經過鬥爭的磨煉孫予之也逐漸成熟起來, 不得不對中國的前途命運和未來進行了新的思考。 他和李壽嶺還先後參加了學校裡的“讀書會”、“時事研究會”、“世界語研究會”、“新聞學研究會”等進步組織。 期間, 他如饑似渴地閱讀《鐵流》、《被開墾的處女地》、《死靈魂》、《鋼鐵是怎樣練成的》等長篇小說和《世界知識》、《中流》等雜誌以及《青年自學叢書》,

通過學習、交流、討論, 初步懂得了辯證唯物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 這就使他從思想上認識、接近、接受共產主義, 同時也知道了革命的艱苦性。 為了團結更多的進步同學他和李壽嶺還在濟南一個日報上創辦了一個叫《晨鐘》的文藝副刊, 並發表了一篇《黃昏》的散文, 影射蔣家王朝如日暮黃昏!

濟南淪陷後, 孫予之回應黨的“脫下長衫, 到遊擊隊去”的號召, 受“民先”的派遣回到家鄉鄒長地區開展抗日活動, 並認識了派到長山中學策劃黑鐵山起義的重要領導人廖容標、姚仲明、趙明新, 對他堅定抗日的決心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

有一次, 他正在家鄉孫莊村的打穀場上宣傳誓死不當亡國奴和中國必勝、日本必敗的道理時, 突然來了2名國民黨“c c”分子, 打著縣政府的招牌, 強行攤派“抗日捐”, 實為中飽私囊。 孫予之非常氣憤, 和他們發生了爭執。 他們竟顛倒黑白跑到縣政府誣告孫予之“破壞抗日”, 下令追捕他。 他在李壽嶺等人的支持下, 毫不畏懼, 繼續到劉橋村、車官莊做許新安、許民安、劉文田等同學的工作。 黑鐵山起義後, 他還冒著生命危險救助了一名姓楊的負傷同志, 並在他家裡養傷, 由於他祖父、父親都是醫生, 這個姓楊的同志很快就痊癒了歸隊了。

1938年春, 長山縣六區的區長韓子恒拉起了一支50多人的隊伍, 人員和武器都比較整齊, 有一定的戰鬥力,但地方性很強,他們的口號是:六區的隊伍六區幹,別的區裡的一個也不要,但韓子恒為人正直厚道,思想也很進步。姚仲明安排孫予之和李壽嶺利用是六區人的有利條件去做工作。這支隊伍經過他們苦口婆心的教育,在韓子恒大力支持下,願意接受共產黨領導,一起抗日打鬼子,被正式命名為山東人民抗日救國第五軍第十九中隊,成為一支能征善戰的部隊。

談到這裡,孫予之老人喝了一口茶,停頓了一會兒,看著我們,滿懷深情地說:“革命是為了啥,圖吃飽穿暖嗎?那時我家庭條件很好;圖升官發財嗎?更不是!就是為了信仰,就是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和復興。也許下一次戰鬥會犧牲,但信仰至死不會變!”

鬥 爭 越 是 艱 苦 越 是 豪 情 滿 懷

1938年6月,孫予之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爾後跟隨廖容標、姚仲明到第四支隊工作,創建魯中根據地,開始了長達7年的艱苦卓絕的抗戰階段。1942年,日軍的連續大掃蕩,加上國民黨頑固派公開投敵,使泰山區根據地處在日偽據點和頑固軍隊的分割和包圍之中,根據地越來越小,泰山區人民進入最嚴酷階段。1942年10月17日淩晨,魯中抗戰史上,最殘酷、最激烈的吉山戰鬥打響了。孫予之所在部隊600多人被5000日軍團團圍住,為了掩護群眾撤離,部隊必須堅守陣地,子彈、炮火在眼前和耳邊亂飛,他們生死不懼,流盡最後一滴血:吉山戰鬥263人壯烈犧牲,300多人成功突圍,無一人變節投敵,表現了共產黨領導下抗日武裝的純潔性和堅強性。戰鬥結束後,從外地趕回的主力部隊去打掃戰場,河灘上橫七豎八躺著八路軍屍體,大部分是和敵人拼刺刀而死,鮮血染滿了全身,面目全非,慘不忍睹,令人淒然淚下。正是:壯懷激烈,雖敗猶榮,浩氣存千古!

孫老擦了擦眼角晶瑩的淚花,慷慨激昂地說:“戰爭年代條件艱苦,我們越是豪情滿懷,只要槍膛裡還有子彈,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和敵人戰鬥到底,勝利一定是屬於我們的!有一次孫予之和戰友被敵人圍困在山洞裡好幾天了,沒有飯吃,只好用觀音土充饑,但理想信念毫不動搖,革命熱情始終高漲,兩人還開著玩笑:“你結婚找個什麼樣的媳婦?”孫予之笑著問。“我一定是找個寡婦!寡婦經歷過喪夫之痛知道疼男人!”戰友幽默而風趣的回答,完全忘記了自己還處在生死之間。說到這裡,101歲高齡的老人也禁不住笑彎了腰:“後來我們在冰天雪地的抗美援朝戰場上相遇,他高興地說‘我結婚了!’‘是個寡婦?’他毫不猶豫地說‘大姑娘!’我們摟著肩膀呵呵大笑起來!”

革 命 者 的 心 永 遠 年 輕

近日,合肥市大瑤山社區流傳著一則佳話:孫予之老人去商場購物,一年輕人見他紅光滿面,精神矍鑠,行動自如,好奇地問道:“大爺,您高夀?”老人眨了一下眼睛,笑著說:“你猜!”“八十?”“過了!”“九十?”“過了!”“難道是一百歲?”年輕人眼睛瞪得老大,不信任的又猜,“也過了!”年輕人哼了一聲,扭頭就走。老人放聲大笑:革命者永遠年輕!

自離休後,老人到學校、工廠、機關等單位做紅色報告近6000場次,受教育者達300萬之眾。老人還有每天寫日記的習慣,幾十年堅持不懈。如今老人都101歲了,還天天拿出6個小時的時間讀書看報,寫詩畫畫,最近還親自聯繫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準備出版自己創作的60多詩和四篇回憶文章,年底前有望和讀者見面。1997年老人來到了曾經浴血奮戰的魯中地區,故地重遊,不禁熱血沸騰,欣然命筆:

憶 戰 友(七律)

未到燕然立寸功,長河紫塞任倥傯。

櫛風沐雨無時日,沂水蒙山雪映紅。

雪漫戀宮情更暖,花開方下小桃紅。

青山依舊桑榆晚,每憶韶年桑榆晚。

1982年孫予之歲逾花甲,行將之仕,回首往事,戎馬匆匆,展望未來,豪情滿懷,寬闊謙虛之胸懷躍然紙上:

念 奴 嬌. 述 懷

蹉跎歲月,歎塵勞、暗將韶光辜負,漫道書生多誤國,誓把山河重樹。漱玉春深,明湖夏晚,扺掌千山暮,神州陸危,祖生安敢獨濟!田野遍地腥風,參天堡壘,月夜雙晨路,寨裡、吉山、楊家橫,血染丹楓似碧,鷺島飛波,清川落日,安危幾曾顧?狼台日老,怎堪後人憑記!

24日上午聆聽孫予之老人講革命史已快兩個小時,我們要依依惜別,但老人毫無倦意,拉著我們的手非留吃頓便飯不可。盛情難卻。席間老人更是談笑風生:“我自參加革命就是個唯物主義者,從不懼生死,也不考慮自己你能活多大歲數,一切順其自然,不管條件好壞都保持年輕向上的心態,現在也不缺錢,但從不吃什麼補藥,瓜果梨桃家常小菜就很合口味。”服務員端上一盆燉笨雞,老人夾起一塊雞肉啃了起來,連聲說“這雞燉的有味道。”這時正好上了一盤辣炒肥腸,老人熱情地讓我們品嘗,同行的小王女士笑著說:“這個東西我平常很少吃,總覺得有點異味。”筆者禁不住打趣道:“肥腸這東西弄得過於乾淨了就不好吃了,‘水之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嗎?’”老人馬上糾正說:“是徒嗎!”老人竟背誦起75年前在濟南省立第一師範讀過的臧克家的詩:《烙印》和《罪惡的雙手》。筆者臉紅了,內心實在佩服老人驚人的記憶力和知識淵博。

天陰沉沉,還在下著瀝瀝細雨,但我們的心情格外豪邁、激動,兩天的拜訪眨眼就要結束了,就要告別老人踏上回家的路途了,老人執意把我們送到樓下,拉著我們的手不放鬆:“‘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人年紀大了思鄉之情越來越迫切,聽說這幾年家鄉變化很大,很想回家看看,那是生我養我的熱土啊,恐怕會去的可能性太小了,但我是不忘初心,永記鄉愁!”思念故土之情溢於言表,令人動容!

有一定的戰鬥力,但地方性很強,他們的口號是:六區的隊伍六區幹,別的區裡的一個也不要,但韓子恒為人正直厚道,思想也很進步。姚仲明安排孫予之和李壽嶺利用是六區人的有利條件去做工作。這支隊伍經過他們苦口婆心的教育,在韓子恒大力支持下,願意接受共產黨領導,一起抗日打鬼子,被正式命名為山東人民抗日救國第五軍第十九中隊,成為一支能征善戰的部隊。

談到這裡,孫予之老人喝了一口茶,停頓了一會兒,看著我們,滿懷深情地說:“革命是為了啥,圖吃飽穿暖嗎?那時我家庭條件很好;圖升官發財嗎?更不是!就是為了信仰,就是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和復興。也許下一次戰鬥會犧牲,但信仰至死不會變!”

鬥 爭 越 是 艱 苦 越 是 豪 情 滿 懷

1938年6月,孫予之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爾後跟隨廖容標、姚仲明到第四支隊工作,創建魯中根據地,開始了長達7年的艱苦卓絕的抗戰階段。1942年,日軍的連續大掃蕩,加上國民黨頑固派公開投敵,使泰山區根據地處在日偽據點和頑固軍隊的分割和包圍之中,根據地越來越小,泰山區人民進入最嚴酷階段。1942年10月17日淩晨,魯中抗戰史上,最殘酷、最激烈的吉山戰鬥打響了。孫予之所在部隊600多人被5000日軍團團圍住,為了掩護群眾撤離,部隊必須堅守陣地,子彈、炮火在眼前和耳邊亂飛,他們生死不懼,流盡最後一滴血:吉山戰鬥263人壯烈犧牲,300多人成功突圍,無一人變節投敵,表現了共產黨領導下抗日武裝的純潔性和堅強性。戰鬥結束後,從外地趕回的主力部隊去打掃戰場,河灘上橫七豎八躺著八路軍屍體,大部分是和敵人拼刺刀而死,鮮血染滿了全身,面目全非,慘不忍睹,令人淒然淚下。正是:壯懷激烈,雖敗猶榮,浩氣存千古!

孫老擦了擦眼角晶瑩的淚花,慷慨激昂地說:“戰爭年代條件艱苦,我們越是豪情滿懷,只要槍膛裡還有子彈,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和敵人戰鬥到底,勝利一定是屬於我們的!有一次孫予之和戰友被敵人圍困在山洞裡好幾天了,沒有飯吃,只好用觀音土充饑,但理想信念毫不動搖,革命熱情始終高漲,兩人還開著玩笑:“你結婚找個什麼樣的媳婦?”孫予之笑著問。“我一定是找個寡婦!寡婦經歷過喪夫之痛知道疼男人!”戰友幽默而風趣的回答,完全忘記了自己還處在生死之間。說到這裡,101歲高齡的老人也禁不住笑彎了腰:“後來我們在冰天雪地的抗美援朝戰場上相遇,他高興地說‘我結婚了!’‘是個寡婦?’他毫不猶豫地說‘大姑娘!’我們摟著肩膀呵呵大笑起來!”

革 命 者 的 心 永 遠 年 輕

近日,合肥市大瑤山社區流傳著一則佳話:孫予之老人去商場購物,一年輕人見他紅光滿面,精神矍鑠,行動自如,好奇地問道:“大爺,您高夀?”老人眨了一下眼睛,笑著說:“你猜!”“八十?”“過了!”“九十?”“過了!”“難道是一百歲?”年輕人眼睛瞪得老大,不信任的又猜,“也過了!”年輕人哼了一聲,扭頭就走。老人放聲大笑:革命者永遠年輕!

自離休後,老人到學校、工廠、機關等單位做紅色報告近6000場次,受教育者達300萬之眾。老人還有每天寫日記的習慣,幾十年堅持不懈。如今老人都101歲了,還天天拿出6個小時的時間讀書看報,寫詩畫畫,最近還親自聯繫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準備出版自己創作的60多詩和四篇回憶文章,年底前有望和讀者見面。1997年老人來到了曾經浴血奮戰的魯中地區,故地重遊,不禁熱血沸騰,欣然命筆:

憶 戰 友(七律)

未到燕然立寸功,長河紫塞任倥傯。

櫛風沐雨無時日,沂水蒙山雪映紅。

雪漫戀宮情更暖,花開方下小桃紅。

青山依舊桑榆晚,每憶韶年桑榆晚。

1982年孫予之歲逾花甲,行將之仕,回首往事,戎馬匆匆,展望未來,豪情滿懷,寬闊謙虛之胸懷躍然紙上:

念 奴 嬌. 述 懷

蹉跎歲月,歎塵勞、暗將韶光辜負,漫道書生多誤國,誓把山河重樹。漱玉春深,明湖夏晚,扺掌千山暮,神州陸危,祖生安敢獨濟!田野遍地腥風,參天堡壘,月夜雙晨路,寨裡、吉山、楊家橫,血染丹楓似碧,鷺島飛波,清川落日,安危幾曾顧?狼台日老,怎堪後人憑記!

24日上午聆聽孫予之老人講革命史已快兩個小時,我們要依依惜別,但老人毫無倦意,拉著我們的手非留吃頓便飯不可。盛情難卻。席間老人更是談笑風生:“我自參加革命就是個唯物主義者,從不懼生死,也不考慮自己你能活多大歲數,一切順其自然,不管條件好壞都保持年輕向上的心態,現在也不缺錢,但從不吃什麼補藥,瓜果梨桃家常小菜就很合口味。”服務員端上一盆燉笨雞,老人夾起一塊雞肉啃了起來,連聲說“這雞燉的有味道。”這時正好上了一盤辣炒肥腸,老人熱情地讓我們品嘗,同行的小王女士笑著說:“這個東西我平常很少吃,總覺得有點異味。”筆者禁不住打趣道:“肥腸這東西弄得過於乾淨了就不好吃了,‘水之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嗎?’”老人馬上糾正說:“是徒嗎!”老人竟背誦起75年前在濟南省立第一師範讀過的臧克家的詩:《烙印》和《罪惡的雙手》。筆者臉紅了,內心實在佩服老人驚人的記憶力和知識淵博。

天陰沉沉,還在下著瀝瀝細雨,但我們的心情格外豪邁、激動,兩天的拜訪眨眼就要結束了,就要告別老人踏上回家的路途了,老人執意把我們送到樓下,拉著我們的手不放鬆:“‘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人年紀大了思鄉之情越來越迫切,聽說這幾年家鄉變化很大,很想回家看看,那是生我養我的熱土啊,恐怕會去的可能性太小了,但我是不忘初心,永記鄉愁!”思念故土之情溢於言表,令人動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