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風投怎樣做價值投資?│華映季薇對話國中施安平

華映資本創始管理合夥人 季薇

4月23日, 在“第十二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上, 國中創投CEO施安平與華映資本創始管理合夥人季薇關於價值投資的堅守與創新深入交換了看法,

以下為現場內容分享精選。

價值投資究竟意味著什麼?

華映資本創始管理合夥人季薇:價值是投資過程中總被提到的一個詞。 微觀角度上, 企業的價值是這個企業本身的商業模式, 本身賺錢的邏輯是什麼。 價值是否與估值相匹配則是另外一個問題。

宏觀角度上, 企業必須要長期具有價值, 必須對他的使用者和客戶能持續創造價值。 比如同等價格條件下提供更好的產品、更便利的服務, 或者是有更低的成本, 抑或是在整個的產業鏈上它有創造、創新, 能夠為整個產業鏈提供更多的價值。 但是一個企業要具有長期的價值, 還是對它的用戶, 以及對整個行業產業鏈所產生的影響,

以及提供額外的價值所在。

國中創投首席合夥人兼CEO 施安平

國中創投首席合夥人兼CEO施安平:對於風險投資人來說, 創業投資根本的任務是什麼?這個問題本身就能體現出價值。

首先, 創業投資或風險投資最基本的商業模式是用股權方式投入到具體專案當中,

讓自身股權增值, 最終增值的股權依然要退出。 所以, 價值的第一個表現是必須遵循這個模式, 其中最關鍵的是最終的增值並且變現, 而不是估值的增加。

第二, 風險投資除了給LP掙錢以外, 更大的意義在於它還有社會效益, 為實體經濟服務。 所以風投真正的價值在於要真正地發展實體經濟, 要讓實體經濟自我生存, 而不是僅僅依賴于輸血生存。

第三, 我認為投資一定要讓所有參與遊戲的人和角色都贏, 才是有價值, 而不是擊鼓傳花, 只要我掙錢了我不管其他人掙錢。 如果社會的投資都是這樣去追求, 註定是不可能長久的。

以上三點如果做到了, 我認為就是有價值的投資。 ”

風口面前該如何抉擇?

施安平:風險投資有自身的規律, 風險投資永遠不是看風口和眼前, 所以價值投資永遠是投資人追求的最基本的切入點。 對投資人而言, 看的是這個專案未來對整個社會經濟的貢獻, 它自身能不能成長起來, 能夠承擔起這樣的責任, 讓所有參與遊戲的人都能夠共贏。

所以, 風口是什麼並不關鍵, 我更願意遵循自身的投資邏輯即四不原則:不追風、不搭車、不著急、不眼紅。

季薇: 我們以華映的投資為例, 我們在2009年時從文化切入, 彼時很多人覺得這好像沒有成為行業, 市場規模相對比較少, 為什麼要投文化這一領域。

在那樣的狀態下, 作為投資人, 作為對以往行業發展的規律, 能夠預見到內容作為價值的窪地這樣一個人,

以這樣做個佈局的重點, 然後去開始進行一些嘗試性的投放, 我覺得這才是一個創投機構應該做的事情, 去判斷未來。 2015年以後, 文化方向的投資變成風口, 也印證了華映的早期判斷。

新常態下如何尋找價值窪地

季薇: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變的。 從整個投資大的方向來看, 很多人說現在互聯網也是傳統產業, 後一代的技術還沒有到終端普及應用能夠廣泛推進的時間, 這不是一個技術更迭型的所謂投資大的年代。

但是任何行業的創業項目, 具備顛覆性的都不多。 有的時候真的是產品對應人群更好地滿足需求, 或者是便利性上更好地滿足, 或者即便不是痛點, 但是癢點上幫助他們解決了, 這都是細分領域有創業的機會。

目前所謂的線上流量消耗殆盡,但是細分領域還是有機會。以電商為例,有了阿裡巴巴,也有了京東,但是還會有拼多多。即便是有了BAT,還是會有快手的。更不要說其他的一些社交電商、紅人電商這些等模式。這些一方面是在整個領域裡面,大家因為獲取流量方式的變化,所以大家各自有各自的能力,有自己的機會。

施安平:中興事件表明我國技術創新仍有很高的增長點。近幾年國內的模式創新比重大,忽略了技術創新。

相比于模式創新,技術創新沒有邊際。如果從這一視角來看中國創新的萬里長征剛剛走了第一步,未來從技術驅動的投資來看,可能是風險投資一個很重要的歷史使命。

國中創投到目前為止國中投了將近一百家企業,投了26個億。其中70%以上是技術驅動,整個風險投資行業應該高度重視未來在技術驅動模式下的創新創業的發展。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創新的空間並沒有變小,投資人們要大膽地進入到這一方向。 在為LP獲取利益的同時,兼顧社會責任,協助社會進步、增加社會價值,完成投資人的共贏。

目前所謂的線上流量消耗殆盡,但是細分領域還是有機會。以電商為例,有了阿裡巴巴,也有了京東,但是還會有拼多多。即便是有了BAT,還是會有快手的。更不要說其他的一些社交電商、紅人電商這些等模式。這些一方面是在整個領域裡面,大家因為獲取流量方式的變化,所以大家各自有各自的能力,有自己的機會。

施安平:中興事件表明我國技術創新仍有很高的增長點。近幾年國內的模式創新比重大,忽略了技術創新。

相比于模式創新,技術創新沒有邊際。如果從這一視角來看中國創新的萬里長征剛剛走了第一步,未來從技術驅動的投資來看,可能是風險投資一個很重要的歷史使命。

國中創投到目前為止國中投了將近一百家企業,投了26個億。其中70%以上是技術驅動,整個風險投資行業應該高度重視未來在技術驅動模式下的創新創業的發展。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創新的空間並沒有變小,投資人們要大膽地進入到這一方向。 在為LP獲取利益的同時,兼顧社會責任,協助社會進步、增加社會價值,完成投資人的共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