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金融對外開放路線圖定了!率先在上海試行

外匯行業深度公開課:頂級IB快速進階私享會【火熱搶票中, 直擊文末, 開啟專屬通道】

據權威消息稱,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銀保監會)對外開放路線圖已經確定,

將率先在上海落地。

為推動外資投資便利化, 銀保監會放寬了對外資入股銀行業金融機構和保險公司的股比限制。 如對商業銀行新發起設立的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和理財公司, 外資持股比例不設置限制;對外資人身險公司外方股比被放寬至51%, 3年後不再設限。

此外, 銀保監會還擴大了外資機構經營的業務範圍。 如全面取消外資銀行申請人民幣業務需滿足開業1年的等待期要求, 允許符合條件的境外投資者來華經營保險代理業務和保險公估業務等。

據悉, 銀保監會擴大開放舉措已率先在上海落地, 外資機構韋萊保險經紀首獲擴大經營範圍。

有消息稱, 中國釋放金融業對外開放強信號,

而且力度前所未有。 4月11日,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宣佈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十餘條舉措之後, 中國證監會隨即宣佈滬港通、深港通每日交易額度擴大4倍。

5月1日起將滬股通及深股通每日額度分別調整為520億元人民幣(1元人民幣約合0.1592美元), 滬港通下的港股通及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每日額度分別調整為420億元人民幣。

業界認為, 證券領域開放措施如此迅速落地, 折射的是中國金融業開放的決心, 彰顯出中國金融對外開放的自信和底氣。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經濟學博士趙錫軍表示, 不可否認, 改革開放40年, 相較於對內改革及其他行業領域的開放程度, 中國金融對外開放的步伐相對滯後。 然而, 中國金融業從經歷了開創期的篳路藍縷,

一路走來已經到了進一步加快開放的新階段。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曾表示, “這些措施是經過慎重考慮後, 在評估各項條件已經成熟、監管已到位、資料已到位後, 才往前推進的, 不能把它形容為大爆炸式的改革。 ” (相關文章請點擊《易綱給出中國金融開放時間表——談人民幣、虛擬貨幣以及金融開放》)

本次金融業對外開放遵循三個原則:一是准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二是金融業對外開放要與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和資本專案可兌換改革進程相互配合, 共同推進;三是在開放的同時, 要重視防範金融風險, 要使金融監管能力與金融開放度相匹配。

趙錫軍指出, 從監管的角度來說, 中國也正在進行監管架構的改革。 在已形成的金穩委和“一行兩會”框架下, 以及後序一系列審慎監管政策, 資管新規的落實, 中國統一監管能力持續提升。 此次金融開放遵循金融監管能力與金融開放程度並重。 即是說, 中國的監管部門既可以為外資金融機構提供國民待遇和良好的營商環境,

又有信心防範可能帶來的系統性金融風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