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互聯網造車的局中局

互聯網造車仍然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雖然競爭才剛剛開始, 資本所選擇的基本都是已經處於行業第一陣營的頭部公司。 可是任何新秀都有可能成為昨日黃花的時候, 競爭看起來更加撲朔迷離。

1885年, 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在曼海姆製造了第一輛汽車。 100多個年頭後, 中國的互聯網世界也掀起了新一輪的造車運動, 2014年就是一個極為關鍵的時間點。

正如李書福最早對汽車的認知那樣:

“汽車, 就是四個輪子, 兩個沙發, 再加一個鐵殼子。 ”

互聯網汽車的開場似乎沒那麼光彩, 甚至夾雜著一些草莽習氣, 可在質疑、試錯、淘汰之後, 時間也總能沉澱出幾家佼佼者。

也正是在這一年, UC優視聯合創始人何小鵬投資了小鵬汽車, 開始新的創業之旅;李斌、劉強東、李想、馬化騰等人高起點創辦了蔚來汽車, 引得淡馬錫、IDG、紅杉等爭相投資;同時期的還有車和家、奇點汽車、樂視超級汽車、地平線汽車……

近乎四年的時間裡, 千億資金流入互聯網汽車行業, 與之相關的品牌名單越來越長, 賽道越來越擁擠, 較量越來越激烈, 戰局也越來越混亂。

價值:互聯網汽車改變了什麼?

黑格爾說:“存在即合理”, 從哲學的角度理解這句話不無道理。 可放到商業市場中, 找不到核心的價值便失去了生存的資本。

參與互聯網造車的企業越來越多, 首先需要回答的問題或許就是:互聯網汽車改變了什麼?

車和家創始人李想在源碼資本的演講中提到了這樣的觀點:

“我們不是互聯網造車, 我們是汽車公司。 ”

小鵬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夏珩的看法似乎有些針鋒相對, 多次在採訪中表示:

“我們是互聯網造車公司,

我們會用互聯網思維去打造一款汽車。 ”

這個問題在今天還看不到答案, 互聯網造車的價值卻關乎時代背景。 比如:找到互聯網公司或互聯網背景創業者, 選擇進軍汽車行業的理由, 情懷和夢想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這裡先回顧一下汽車得以普及的故事:

卡爾•本茨賣掉妻子的首飾和嫁妝, 在1886年排除萬難造出了第一輛汽車, 彼時流行的交通工具還是馬車, 精美的裝飾也符合歐洲紳士的浪漫生活, 散發著臭味的汽車免不了被貴族階層排斥。

但卡爾•本茨玩了個花招, 邀請一位縣政府的官員乘坐汽車, 故意放慢速度任由馬車從旁邊超過, 在官員的不斷督促下, 卡爾•本茨一腳油門便絕塵而去。 直到今天, 汽車仍然是速度的代名詞之一。

如果說速度成就了百年汽車史, 那麼互聯網造車運動的合理解釋是什麼呢?

或許會有人回答是新能源, 在霧霾的侵襲下, 不少人願意以環保之名為新能源汽車站台, 可到消費者做決策時, 倘若不是為了牌照和補貼, 恐怕沒有人為新能源的概念多付一分錢。

即便新能源是汽車工業的轉捩點, 最早涉身其中的並不是互聯網公司, 而是徹徹底底的汽車廠商, 後者對汽車的瞭解有著幾十上百年的歷史。 這就好比讓小學生和研究生做同一道高等數學題, 任憑小學生如何努力, 答案都是意料之中的。

智慧化或是互聯網汽車為數不多的價值體現, 比起保守的主機廠商, 互聯網公司更擅長接觸新事物, 二者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甚至說互聯網梯隊有著更大的贏面。

從大的趨勢來看:汽車正在逐漸完成從交通工具到娛樂工具的過渡, 未來的角色很可能是計算中心。

要知道, 傳統汽車的晶片採購成本約為350美金,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晶片成本為600美金, 純電動汽車的單車晶片成本要達到1000美金, 而特斯拉的車載AI處理器Drive PX 2的價格就達到了2500美金。 汽車正在擁有強大的運算能力, 也開始連接起互聯網, 這是不可逆的趨勢。

在具體的應用上:剛剛宣佈量產的小鵬汽車G3實現了鑰匙和語音操控的全場景車位元識別、無需人工介入的全自動泊車, 下一步可能正是自動駕駛。 上汽和阿裡聯合打造的榮威RX5, 在沒有改變能源系統的前提上, 利用互聯網服務和科技感十足的中控,照舊取得了10萬+的銷量,這在上汽自主汽車的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挑戰:從野蠻生長到正規軍

今年3月21日,小鵬汽車1.0量產車型已經順利通過廣州市交警支隊車輛管理所審查,正式取得第一張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這一標誌性事件,折射了有關部門對互聯網汽車價值的肯定,同時也預示著新的賽點。

互聯網創業者從來都是天生虎膽,在汽車這個新戰場也不例外。小鵬、蔚來等相繼宣佈量產的消息,並在不久後正式交付。但對大多數互聯網車企而言,頻頻佔據媒體頭條的車型仍存在於發佈會和PPT上,沒有量產的準確時間點,或者壓根就沒打算量產。

不可否認,互聯網汽車有意複刻智慧手機的神話,招募一流人才或者外包研發和設計,以求迅速搭建輕資產平臺,然後找到貼牌的整車廠商,配合互聯網行銷和直銷管道,商業模式幾近成型。至少在智慧手機行業,小米的崛起有著類似的情形,後來的錘子、360等手機品牌也大抵如此。

其中的悖論在於:互聯網造車希望在現有汽車工業裝備水準的基礎上,打造顛覆性的新物種,就好像當年顛覆了手機行業的iPhone。然而互聯網造車卻是沒有手機廠商那般幸運,特斯拉在2017年銷量達到了103000台,第四季度幾乎達到3萬台。即便如此,Model 3的“難產”依舊成了特斯拉的扼喉之痛,屢屢被傳處於破產邊緣。

而國內的這場互聯網造車運動,似乎從來都不缺少失敗:

2015年8月份,博泰欣慰資金不到位等問題,推出概念車後就陷入停滯;曾經高喊生態化反的樂視汽車,成了樂視生態破產的表像;一度被聲討的遊俠汽車,被西拓工業集團接盤,連法人都換了;富士康和騰訊聯合的和諧富騰,在2016年出現一系列變故後不了了之……

小鵬汽車的首張牌照或是造車運動的分水嶺,可以預見的是:造車能力將成為互聯網汽車的“船票”,這在新造車勢力的動作中顯露無疑。一時間,自建工廠早已成為互聯網造車新的主旋律。

去年5月份,小鵬汽車的自建工程落戶廣東肇慶,預計總投資額超過100億元;奇點汽車的新能源生產基地已經在安徽銅陵破土動工,計畫未來5年將投資150億元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和蘇州生產基地;在多次與江淮傳出“不合”消息之後,蔚來汽車自建工廠落戶上海嘉定的消息也流傳開來。

目前加入造車新勢力的企業已經有300多家,按照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秦力洪的說法,預計新勢力造車企業最終存活率為20%左右。

小鵬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夏珩直言:

“新造車企業最終能夠活下來的,不過三四家”。

對於外界所關注的生產資質,可以通過國家開放資質或者受收購的方式獲得。

決定互聯網造車走向的還是資本的態度,利好的是:IDG、百度、騰訊等採取了廣撒網的模式,好比說小鵬汽車的領投方之一IDG,也是蔚來汽車的股東。

但不利的是:造車是一場持久戰,乃至關乎中國的汽車產業格局,力出一孔是最樂觀的結局,國家勢必會在牌照、資質等層面做一些引導,成為投資者的風向標,結束互聯網造車的野蠻生長。

使命:汽車產業的未來掌握在誰手中?

美國對中興的晶片禁運已然在科技領域泛起波瀾,如果競爭的矛頭指向汽車,作為全世界最大的汽車銷售國,結局恐怕同樣不容樂觀。中國的汽車廠商錯過了燃油車的黃金時代,如今汽車產業站在了變革的十字路口,並且在前面出現了彎道,新能源和互聯網可以說是不可錯失的機遇。

造車夢固然美好,可傳統車企們同樣正在以出乎意料的速度轉型。也就不難猜想互聯網造車的使命,在動力引擎上失去了先天優勢,需要在資料引擎上奪回一城。無論是傳統汽車巨頭,還是互聯網造車新勢力,天平壓向何處,關鍵還在於汽車產業的話語權在誰手中。

至於互聯網造車企業能否上岸,先要滿足三個必要條件:

1. 找准目標人群

一輛汽車的生命週期在8年左右,這比換機週期22個月的智慧手機要長的多,也意味著汽車產業相對緩慢的反覆運算速度,活下去並且厚積薄發的前提是增強投資者的信心,在戰略層面需要找准目標人群。

就幾款即將上市交付的產品來看:

蔚來汽車的EP9屬於炫技的作品,定位豪華SUV的ES8,意在對標特斯拉ModelX;小鵬汽車發佈了預售價20-28萬的G3,加上高顏值的設計,有意向年輕人靠攏,成為國民特斯拉;奇點汽車、車和家等首款車型也在30萬上下……

有趣的是,不同於眾泰、奇瑞等傳統車企的中低端路線,互聯網車企看起來有著自己的考量。在價格上奠定豪華車的基礎,佔領年輕人群也不失為一招妙棋,不僅是購車的核心人群,也是新事物的嘗鮮者,有利於互聯網汽車的品牌塑造。

2. 讓車子跑起來

法拉第未來在賈躍亭的“窒息”中面世,又在一片質疑聲中險些流產,讓車子跑起來是互聯網造車最基礎也是最必要的事情。

在行銷層面上:“流動的風景線”遠比聒噪的演講有價值,百度、穀歌、Uber等上路的自動駕駛汽車已經引發了轟動效應。

互聯網車企也在學習這一點,比如:小鵬汽車G3完成了從廣州到北京的長途自駕,既是自身硬實力的展示,也是有利於品牌軟實力的構建。當前已經有不少互聯網車企開始在車展上靜態展示,讓車子跑起來將是下一階段的趨勢。

最重要的還是資料積累,一個是道路資料,有利於自動駕駛及充電基礎設施的佈局;另一個是使用者資料,駕駛習慣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大量的資料是深度學習的前提,也是智慧車載系統在功能上取捨的重要參照,這終究是互聯網汽車的“看家本領”之一。

3. 開啟AI進化

互聯網汽車的普及需要特定場景的催化,就好像卡爾•本茨放大了汽車之於馬車的絕對優勢,人工智慧興許是互聯網汽車較于傳統汽車最大的不同。

這個領域儼然有著更多的競爭對手,谷歌、百度等在AI領域動作頻頻的互聯網巨頭,Drive.ai、小馬智行等創業者,大眾、豐田等傳統車企,以及博世等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不難想像汽車產業在自動駕駛方面的融合,互聯網造車企業卻亟待在AI方面形成獨一無二的優勢,以在合作中換取更大的話語權。

就目前來看,小鵬汽車宣佈接下來的目標是——大規模量產具備六維感知能力的高智慧互聯網汽車,包括自我感知、物體感知、高精定位、預測未來、交互和事件及決策推理能力;威馬也宣稱通過“AI+硬體+軟體+服務”結合的方式,提供全場景智慧交互服務。其實也再次印證了互聯網造車的價值,先成為一家互聯網企業,然後才是汽車品牌。

結語

作為投資方名單最長的蔚來汽車,李斌半開玩笑的說過這樣一句話:

“歡迎大家加磅,但是不要把整個身家性命投到我這兒來,這個我也比較害怕。”

誠然,互聯網造車仍然存在很多不確定性,雖然競爭才剛剛開始,資本所選擇的基本都是已經處於行業第一陣營的頭部公司。這看起來是一件好事,可當所有玩家都在趕進度、拼速度,任何時候都可能傳出造假新聞,任何新秀都可能成為昨日黃花的時候,競爭看起來更加撲朔迷離。

#專欄作家#

Alter(微信公眾號:spnews),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互聯網觀察者,文字通俗易懂,卻有一顆文藝的心。專注于移動互聯網、智慧硬體、電子商務等科技領域。獨立的自媒體人,走在創業的路上。

本文原創發佈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由作者提供

利用互聯網服務和科技感十足的中控,照舊取得了10萬+的銷量,這在上汽自主汽車的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挑戰:從野蠻生長到正規軍

今年3月21日,小鵬汽車1.0量產車型已經順利通過廣州市交警支隊車輛管理所審查,正式取得第一張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這一標誌性事件,折射了有關部門對互聯網汽車價值的肯定,同時也預示著新的賽點。

互聯網創業者從來都是天生虎膽,在汽車這個新戰場也不例外。小鵬、蔚來等相繼宣佈量產的消息,並在不久後正式交付。但對大多數互聯網車企而言,頻頻佔據媒體頭條的車型仍存在於發佈會和PPT上,沒有量產的準確時間點,或者壓根就沒打算量產。

不可否認,互聯網汽車有意複刻智慧手機的神話,招募一流人才或者外包研發和設計,以求迅速搭建輕資產平臺,然後找到貼牌的整車廠商,配合互聯網行銷和直銷管道,商業模式幾近成型。至少在智慧手機行業,小米的崛起有著類似的情形,後來的錘子、360等手機品牌也大抵如此。

其中的悖論在於:互聯網造車希望在現有汽車工業裝備水準的基礎上,打造顛覆性的新物種,就好像當年顛覆了手機行業的iPhone。然而互聯網造車卻是沒有手機廠商那般幸運,特斯拉在2017年銷量達到了103000台,第四季度幾乎達到3萬台。即便如此,Model 3的“難產”依舊成了特斯拉的扼喉之痛,屢屢被傳處於破產邊緣。

而國內的這場互聯網造車運動,似乎從來都不缺少失敗:

2015年8月份,博泰欣慰資金不到位等問題,推出概念車後就陷入停滯;曾經高喊生態化反的樂視汽車,成了樂視生態破產的表像;一度被聲討的遊俠汽車,被西拓工業集團接盤,連法人都換了;富士康和騰訊聯合的和諧富騰,在2016年出現一系列變故後不了了之……

小鵬汽車的首張牌照或是造車運動的分水嶺,可以預見的是:造車能力將成為互聯網汽車的“船票”,這在新造車勢力的動作中顯露無疑。一時間,自建工廠早已成為互聯網造車新的主旋律。

去年5月份,小鵬汽車的自建工程落戶廣東肇慶,預計總投資額超過100億元;奇點汽車的新能源生產基地已經在安徽銅陵破土動工,計畫未來5年將投資150億元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和蘇州生產基地;在多次與江淮傳出“不合”消息之後,蔚來汽車自建工廠落戶上海嘉定的消息也流傳開來。

目前加入造車新勢力的企業已經有300多家,按照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秦力洪的說法,預計新勢力造車企業最終存活率為20%左右。

小鵬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夏珩直言:

“新造車企業最終能夠活下來的,不過三四家”。

對於外界所關注的生產資質,可以通過國家開放資質或者受收購的方式獲得。

決定互聯網造車走向的還是資本的態度,利好的是:IDG、百度、騰訊等採取了廣撒網的模式,好比說小鵬汽車的領投方之一IDG,也是蔚來汽車的股東。

但不利的是:造車是一場持久戰,乃至關乎中國的汽車產業格局,力出一孔是最樂觀的結局,國家勢必會在牌照、資質等層面做一些引導,成為投資者的風向標,結束互聯網造車的野蠻生長。

使命:汽車產業的未來掌握在誰手中?

美國對中興的晶片禁運已然在科技領域泛起波瀾,如果競爭的矛頭指向汽車,作為全世界最大的汽車銷售國,結局恐怕同樣不容樂觀。中國的汽車廠商錯過了燃油車的黃金時代,如今汽車產業站在了變革的十字路口,並且在前面出現了彎道,新能源和互聯網可以說是不可錯失的機遇。

造車夢固然美好,可傳統車企們同樣正在以出乎意料的速度轉型。也就不難猜想互聯網造車的使命,在動力引擎上失去了先天優勢,需要在資料引擎上奪回一城。無論是傳統汽車巨頭,還是互聯網造車新勢力,天平壓向何處,關鍵還在於汽車產業的話語權在誰手中。

至於互聯網造車企業能否上岸,先要滿足三個必要條件:

1. 找准目標人群

一輛汽車的生命週期在8年左右,這比換機週期22個月的智慧手機要長的多,也意味著汽車產業相對緩慢的反覆運算速度,活下去並且厚積薄發的前提是增強投資者的信心,在戰略層面需要找准目標人群。

就幾款即將上市交付的產品來看:

蔚來汽車的EP9屬於炫技的作品,定位豪華SUV的ES8,意在對標特斯拉ModelX;小鵬汽車發佈了預售價20-28萬的G3,加上高顏值的設計,有意向年輕人靠攏,成為國民特斯拉;奇點汽車、車和家等首款車型也在30萬上下……

有趣的是,不同於眾泰、奇瑞等傳統車企的中低端路線,互聯網車企看起來有著自己的考量。在價格上奠定豪華車的基礎,佔領年輕人群也不失為一招妙棋,不僅是購車的核心人群,也是新事物的嘗鮮者,有利於互聯網汽車的品牌塑造。

2. 讓車子跑起來

法拉第未來在賈躍亭的“窒息”中面世,又在一片質疑聲中險些流產,讓車子跑起來是互聯網造車最基礎也是最必要的事情。

在行銷層面上:“流動的風景線”遠比聒噪的演講有價值,百度、穀歌、Uber等上路的自動駕駛汽車已經引發了轟動效應。

互聯網車企也在學習這一點,比如:小鵬汽車G3完成了從廣州到北京的長途自駕,既是自身硬實力的展示,也是有利於品牌軟實力的構建。當前已經有不少互聯網車企開始在車展上靜態展示,讓車子跑起來將是下一階段的趨勢。

最重要的還是資料積累,一個是道路資料,有利於自動駕駛及充電基礎設施的佈局;另一個是使用者資料,駕駛習慣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大量的資料是深度學習的前提,也是智慧車載系統在功能上取捨的重要參照,這終究是互聯網汽車的“看家本領”之一。

3. 開啟AI進化

互聯網汽車的普及需要特定場景的催化,就好像卡爾•本茨放大了汽車之於馬車的絕對優勢,人工智慧興許是互聯網汽車較于傳統汽車最大的不同。

這個領域儼然有著更多的競爭對手,谷歌、百度等在AI領域動作頻頻的互聯網巨頭,Drive.ai、小馬智行等創業者,大眾、豐田等傳統車企,以及博世等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不難想像汽車產業在自動駕駛方面的融合,互聯網造車企業卻亟待在AI方面形成獨一無二的優勢,以在合作中換取更大的話語權。

就目前來看,小鵬汽車宣佈接下來的目標是——大規模量產具備六維感知能力的高智慧互聯網汽車,包括自我感知、物體感知、高精定位、預測未來、交互和事件及決策推理能力;威馬也宣稱通過“AI+硬體+軟體+服務”結合的方式,提供全場景智慧交互服務。其實也再次印證了互聯網造車的價值,先成為一家互聯網企業,然後才是汽車品牌。

結語

作為投資方名單最長的蔚來汽車,李斌半開玩笑的說過這樣一句話:

“歡迎大家加磅,但是不要把整個身家性命投到我這兒來,這個我也比較害怕。”

誠然,互聯網造車仍然存在很多不確定性,雖然競爭才剛剛開始,資本所選擇的基本都是已經處於行業第一陣營的頭部公司。這看起來是一件好事,可當所有玩家都在趕進度、拼速度,任何時候都可能傳出造假新聞,任何新秀都可能成為昨日黃花的時候,競爭看起來更加撲朔迷離。

#專欄作家#

Alter(微信公眾號:spnews),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互聯網觀察者,文字通俗易懂,卻有一顆文藝的心。專注于移動互聯網、智慧硬體、電子商務等科技領域。獨立的自媒體人,走在創業的路上。

本文原創發佈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由作者提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