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洛陽河洛石文化博物館服務指南

【場館簡介】河洛石文化博物館是中國觀賞石協會副會長單位、中國收藏家協會賞石收藏委員會副會長單位。 館長張建升先生是中國觀賞石協會一級鑒評師、北京市和河南省觀賞石協會顧問、洛陽市民營博物館協會副會長、洛陽市師範學院、理工學院客座教授。

我館籌建於2010年, 原名為茗石軒, 經河南省文物局、洛陽市政府等相關部門審批, 2012年4月正式獲批為洛陽市首批第一家以收藏、展示各類古今奇石及歷代石獅、石刻為主題的民營博物館, 並正式更名為“河洛石文化博物館”。 多年來, 以河洛藏品為主, 始終堅持傳承、見證、宣傳科教、研究河洛文化相結合, 根植於千年古都大地, 為繼承和發揚華夏文明做著不懈地努力。 充分發揮博物館的社會科教功能, 館內收藏了數以百計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的文物珍品, 旨在保護和傳承, 讓歷史再現、讓文物說話。

2009年4月世界郵展在洛陽舉辦, 我館積極協助中國朝鮮聯合發行牡丹玉石小型張;2013年河洛石文化博物館這張“河洛文化”名片成功協助洛陽市政府申報並榮膺“中國觀賞石之城,

賞石文化之都”稱號;協助洛陽市政府觀賞石協會成功舉辦了2015“盛世中國夢, 絲路奇石情”河洛石、書畫大型拍賣會, 並有多家媒體跟蹤報導;2015年, 協助洛陽市政府為釣魚臺國賓館選送帶有洛陽銘牌的大型牡丹玉石一方, 將洛陽牡丹文化呈現在釣魚臺這個國際舞臺。

鬼斧神工的奇石、古玩及書畫藝術品, 為社會提供了一個觀賞、體驗、交流的活動平臺。 河洛石文化博物館正式開館至今, 已成功舉辦奇石、書畫交流互動會20多期, 得到了洛陽市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此外洛陽電視臺《華夏瑰寶》欄目多次專場進行觀賞石鑒評報導。 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新浪網、鳳凰網、鳳凰衛視、洛陽日報、大河報等多家媒體也曾先後報導。

張建升先生多篇論文在《寶藏》、《國家地理》、《鑒石》、《中國文化報文化財富週刊》等國家權威書刊上發表。

河洛石文化博物館由館長張建升先生根據中國傳統建築之精華, 融入多年收藏之精品, 結合徽派建築風格與現在藝術潮流自主設計而成。 展館面積630平方。 展示奇石707方, 字畫140幅, 古玩139件, 玉器掛飾、木雕玉石手釧200餘件, 木雕匾額30餘件, 從漢代至清代不同時期的石刻石獅600余方。 館內分上下兩層, 一樓為開放式的特色茶廳, 展廳裡有奇石、書畫、古石刻展示。 二樓是露天大展廳, 亭臺樓閣和古獅石雕相得益彰, 小展廳以洛陽地域的石文化為主題而命名。

【開放時間】週一到週五, 上午09:30 --11:30,下午14:30--16:30

【主要服務專案】石文化相關藏品的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和交流

【群眾參與方式】免費

【位址】洛陽市九都路與新街交叉口向北50米路東

【公交線路】22路公交至民俗博物館站牌下車即到

上午09:30 --11:30,下午14:30--16:30

【主要服務專案】石文化相關藏品的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和交流

【群眾參與方式】免費

【位址】洛陽市九都路與新街交叉口向北50米路東

【公交線路】22路公交至民俗博物館站牌下車即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