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五嶽”本是五座山,為什麼叫“嶽”?五嶽是誰定的?

五一馬上就到了, 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五嶽”是大多數人遊覽的首選。

“五嶽”本是五座山, 為什麼叫“嶽”呢?五嶽是怎麼個由來、是誰把它們定為“嶽”的呢?

五嶽, 是中國漢文化中五大名山的總稱, 分別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

“五嶽”一詞來源於中國的五行思想與對山嶽、山神的崇拜, 傳說盤古死後, 頭和四肢化為五嶽。 五嶽中“嶽”的意思是高峻的山。 中國古代, 認為高山“峻極於天”, 把位於中原地區的東、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為“五嶽”。

五嶽的歷史淵源:

古代封建帝王把五嶽看成是神的象徵。

“嶽”在春秋前是掌管大山的官吏職稱, 堯時分掌四方外事的部落首領就叫“嶽”。

春秋產生了“五行”之說, 戰國時頗為流行。 由於陰陽學家的大力宣揚, “五德終始論”越來越盛。 “五嶽”之說才應運而生, 故《詩話》曾說:“唐虞四岳, 至周始有五嶽。 ”

五嶽各具特色:泰山雄、衡山秀、華山險、恒山奇、嵩山奧。

東嶽泰山巍峨陡峻, 氣勢磅礴, 被尊為五嶽之首, 號稱“天下第一山”, 被視為崇高、神聖的象徵, 故有“五嶽獨尊”之說。

“天高不可及, 于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 冀近神靈也。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千載流傳。 “重於泰山”、“有眼不識泰山”、“泰山北斗”。 泰山其實已經作為我們民族文化積澱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北嶽恒山則山勢陡峭, 溝穀深邃。 深山藏寶, 如著名的“懸空寺”便隱匿其中。 相傳四千年前舜帝巡狩至此, 因見其山勢雄偉, 氣勢磅礴, 遂封為北嶽。 秦時“奉天下名山十二”, 泰山之次便是恒山。

橫臥中原腹地的中嶽嵩山, 三皇五帝都曾在此生息繁衍, 炎黃祖源, 三代都地。 嵩陽書院乃儒家文化聖地;少林寺是禪宗祖庭, 少林武術馳名中外。

西嶽華山, 五帝時稱“太華”, 夏商時稱“西嶽”, 雅稱“華嶽”。 據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考證,

“華夏”、“中華”皆藉華山而得名。 “自古華山一條路”, 險居五嶽之首。

南嶽稱為衡山, 因它位處星度二十八宿的軫星之翼, “度應璣衡”, 像衡器一樣, 可以稱量天地的輕重, 能夠“銓德鈞物”, 所以定名叫“衡山”。 又因軫星旁有一小星, 曰“長沙星”, 這顆星主管人間壽命。 而衡山古屬長沙。 借名伸義,所以衡山有“壽嶽”之稱。後人祝壽,時常稱頌為“壽比南山”,其來源就是從這兒借喻的。南嶽衡山地臨湘水之濱,林木蒼鬱,景色幽秀,享有“五嶽獨秀”的美名。

唐宋以前,五嶽大抵是佛、道共尊,寺、觀並存。宋以後,佛教和道教各自依靠政治背景和社會勢力彼此展開爭奪。到明清時期,南嶽、北嶽和中嶽仍保持著佛、道共尊的局面,東嶽和西嶽則以道教勢力為主,成為中國道教的中心。

“五嶽”一詞,始見於《周禮》的“春秋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在《禮記》“王制”記載:“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

這裡的“五嶽”都沒有列舉出具體的山名。

“五嶽”具體的山名,見諸文字是在秦漢時期。之後的演變,大致是這樣的:

東嶽泰山: 古稱岱宗,岱山。春秋時始稱“泰山”。位於山東泰安。自古至今,無變化。

西嶽華山: 周建都豐、鎬,曾將位於陝西華陰的華山,視為中嶽,周平王東遷洛邑後,

將華山定為西嶽,至今未變。

南嶽衡山: 西元前106年,漢武帝劉徹,登臨霍山(亦名“衡山”,今安徽天柱山),封

號“南嶽”。隋文帝楊堅統一南北朝後,於開皇九年(589年)詔定,湖南湘江之濱的衡山為南嶽,廢霍山為名山。沿用至今。

北嶽恒山: 漢、唐、宋時,“北嶽”通指河北曲陽西北,恒山主峰之一的大茂山。而建在

曲陽縣的北嶽廟,是歷代帝王遙祭北嶽恒山(大茂山)的嶽廟。金、元、明、諸代建都北京後,覺得曲陽之山,在京城之南,與北嶽名稱不符。而綿延500 裡界跨 晉、冀兩省的恒山另一主峰天峰嶺位於山陰的山西渾源,恰在京城之北。明帝朱元璋頒發詔書,將北嶽詔定到渾源。但因路途遙遠,祭祀仍在曲陽。直到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才根據禮臣的建議,改詔北嶽於渾源,沿用至今。換言之,“曲陽北嶽”歷經1600餘年;“渾源北嶽”不足400年 。

中嶽嵩山: 周平王東遷洛邑後,將位於河南登封的嵩山,定為中嶽,直至今日。

“五嶽”最早官方正式明定,是在西元前61年。據《漢書》的“郊祀志”載:漢宣帝在神爵元年頌詔,定東嶽為泰山,西嶽為華山,南嶽為霍山(即今天柱山),北嶽為常山(即今曲陽大茂山),中嶽為嵩山。

再早,就是前面提到的《周禮》、《禮記》等古文獻中,可以見到有關“五嶽”的表述。

至於“五嶽”的起源,多數人認為是古代華夏民族,對山川的崇拜,是和國君封山神的祭祀連在一起的。“五嶽”制度始于漢朝,是當時一些經學家,根據殷商時的“五方”(東、西、南、北、中),和“五色”(青、赤、白、黑、黃)等概念,加以附會而成。

雖然“五嶽”不是華夏大地最高的山,但由於高聳于平原或盆地之上,在古人眼裡,顯得格外突兀險峻。加上不少名人雅士的祭祀、修行和參拜,留下眾多遺跡,使得“五嶽”的名聲大噪,成為“三山五嶽”中的重要內容。

借名伸義,所以衡山有“壽嶽”之稱。後人祝壽,時常稱頌為“壽比南山”,其來源就是從這兒借喻的。南嶽衡山地臨湘水之濱,林木蒼鬱,景色幽秀,享有“五嶽獨秀”的美名。

唐宋以前,五嶽大抵是佛、道共尊,寺、觀並存。宋以後,佛教和道教各自依靠政治背景和社會勢力彼此展開爭奪。到明清時期,南嶽、北嶽和中嶽仍保持著佛、道共尊的局面,東嶽和西嶽則以道教勢力為主,成為中國道教的中心。

“五嶽”一詞,始見於《周禮》的“春秋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在《禮記》“王制”記載:“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

這裡的“五嶽”都沒有列舉出具體的山名。

“五嶽”具體的山名,見諸文字是在秦漢時期。之後的演變,大致是這樣的:

東嶽泰山: 古稱岱宗,岱山。春秋時始稱“泰山”。位於山東泰安。自古至今,無變化。

西嶽華山: 周建都豐、鎬,曾將位於陝西華陰的華山,視為中嶽,周平王東遷洛邑後,

將華山定為西嶽,至今未變。

南嶽衡山: 西元前106年,漢武帝劉徹,登臨霍山(亦名“衡山”,今安徽天柱山),封

號“南嶽”。隋文帝楊堅統一南北朝後,於開皇九年(589年)詔定,湖南湘江之濱的衡山為南嶽,廢霍山為名山。沿用至今。

北嶽恒山: 漢、唐、宋時,“北嶽”通指河北曲陽西北,恒山主峰之一的大茂山。而建在

曲陽縣的北嶽廟,是歷代帝王遙祭北嶽恒山(大茂山)的嶽廟。金、元、明、諸代建都北京後,覺得曲陽之山,在京城之南,與北嶽名稱不符。而綿延500 裡界跨 晉、冀兩省的恒山另一主峰天峰嶺位於山陰的山西渾源,恰在京城之北。明帝朱元璋頒發詔書,將北嶽詔定到渾源。但因路途遙遠,祭祀仍在曲陽。直到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才根據禮臣的建議,改詔北嶽於渾源,沿用至今。換言之,“曲陽北嶽”歷經1600餘年;“渾源北嶽”不足400年 。

中嶽嵩山: 周平王東遷洛邑後,將位於河南登封的嵩山,定為中嶽,直至今日。

“五嶽”最早官方正式明定,是在西元前61年。據《漢書》的“郊祀志”載:漢宣帝在神爵元年頌詔,定東嶽為泰山,西嶽為華山,南嶽為霍山(即今天柱山),北嶽為常山(即今曲陽大茂山),中嶽為嵩山。

再早,就是前面提到的《周禮》、《禮記》等古文獻中,可以見到有關“五嶽”的表述。

至於“五嶽”的起源,多數人認為是古代華夏民族,對山川的崇拜,是和國君封山神的祭祀連在一起的。“五嶽”制度始于漢朝,是當時一些經學家,根據殷商時的“五方”(東、西、南、北、中),和“五色”(青、赤、白、黑、黃)等概念,加以附會而成。

雖然“五嶽”不是華夏大地最高的山,但由於高聳于平原或盆地之上,在古人眼裡,顯得格外突兀險峻。加上不少名人雅士的祭祀、修行和參拜,留下眾多遺跡,使得“五嶽”的名聲大噪,成為“三山五嶽”中的重要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