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後來的我們》:一部隔靴搔癢的青春片

本文由一萬幀電影公眾號(tens-frames)原創首發。

我們心中或許都有一個忘不掉的、但是又不能再在一起的人, 如果給你一個機會當面對他(她)說一句話, 你會說什麼?

不許罵人!

後來的我們

Us and Them

小編今天專門早起趕了早場去看奶茶劉若英的電影導演處女作《後來的我們》, 說實話, 並不是內容有多吸引我, 只是這個宣發做得實在是鋪天蓋地, 讓小編想不知道也難……看到看過點映的朋友說, 井柏然這次的演技夠可以的。 於是就著好奇心, 乾脆趕一波早場。

這麼說吧, 前一小半故事進展得還算自然順利, 後面就只剩一個字了:尬。

《後來的我們》是劉若英跨行導演的處女作, 請了5位編劇來創作這部電影, 其中就包括劉若英本人。 奶茶本人的才華眾所周知, 自己親手操刀編劇, 可見她對這部電影嫡長子的重視性。 那麼, 故事被講述得怎麼樣呢?

林見清(井柏然 飾)和方小曉(周冬雨 飾)是兩個漂泊在北京的年輕人, 多年前在一次歸鄉的火車上相識, 兩人同樣處於北漂一族、對每年像逃難似地回鄉過年都有著強烈的怨言和苦楚, 見清和小曉聊得非常投機, 很快成了彼此最好的哥們, 可以隨時隨處說真心話、無節操地互懟、隨時借住的那種。

影片採用雙線敘事的手法, 過去與現在並行。 延誤的飛機上, 見清和小曉再次相遇, 而面對許久未見的對方, 兩人心裡藏著太多的話、掖了太多的情緒。 這次相遇, 則給了他們倆未完結的過去一個圓滿的交代。

影片的主題其實還是錯過和如何更好地去愛。

曾經, 見清和小曉兩人非常相信, 想要在北京紮下根來, 只需要5年的時間, 而兩人初次見面時, 時間已經過去了四年, 但生活依舊沒有絲毫進展和起色。 小曉希望找一個北京人嫁了, 這是最快落腳北京的最好辦法, 而見清, 只能一步步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學會忍受一切酸楚, 慢慢實現自己的理想。

聚焦“北漂“一族的生活情感經歷依舊是這部《後來的我們》無法繞過去的”障礙“。 太多的電影電視劇作品都在圍繞著”北漂“一族大作文章了, 因此影片在這個立意點上, 一點兒都不新鮮, 甚至已經非常老舊了。

見清和小曉一邊品嘗著北漂時的苦, 一邊不斷給自己和雙方加油打氣, 一定要在北京這個大城市活下去。 可是, 按照影片呈現給我們的, 在北京打拼和落下腳來實在是太難了。 對他們來說, 自己始終都是異鄉人。 而無數這些難熬和自嘲的時刻, 使得見清和小曉兩人終於敞開胸懷擁抱對方——兩人成為了戀人, 很甜蜜很甜蜜的那種。

影片的基調由輕快活潑到抑鬱灰暗,可以想到的是,編劇組這麼做的目的無非是為了給異鄉奮鬥著的年輕人的愛情定義一個自認為普天適用的道理:愛情不是一定能長長久久的,而雙方在生活理想達不到同步時,也會在未來的某一時刻被迅速擊垮愛情的積累。這麼一來,基調是一定要變的。

小曉和愛情在現在時刻的機場相遇,對兩人的過去和那段沒有得到結果的戀愛,雙方都感慨萬千。小曉問,我們那時候分開是因為什麼呢?

緊接著,影片就開始重述過去,我們知道了:分手的原因在於,一方努力為另一方創造她眼裡的生活,而對方的內心則並非再如此設想。有一場戲很明顯:一年除夕,見清帶著小曉回老家過年請同學吃飯,同學們都已經看出見清這麼做是在為自己裝點門面,不巧背後議論見清的話被見清聽到,車上,小曉和見清兩人就大吵了一架。

在北京打拼不累嗎?肯定累啊。小曉希望見清為了自己曾經的夢想折騰自己,現在的她認為,大房子啊好車子啊什麼的都無所謂;而見清則想歪了,認為是小曉覺得自己做不到她想要的這些。其實不然,愛你就是能接受和你過清苦的日子啊。至於生活設施,其實都是省略物。

這就是見清和小曉之間最大的分歧,而這也最終導致了兩人分道揚鑣。沒有以對方最需要的方式相愛,是他們沒有走到一起的根本原因。

正如我開頭所說,影片在前一小段給人的感覺還是蠻順暢和諧的,周冬雨和井柏然的表演也都比較自然,符合人物當時的氣息,劇本進展得也很流暢。但到了中間往後,劇情一落千丈,銜接得越來越有問題,至於臺詞,也是矯情和做作的明顯,明顯是為了向觀眾表達自己創作電影的意圖而表達。

而周冬雨這張永遠看起來像20歲出頭的樣子,擔綱演這樣一個經歷如此豐富的女人,分分鐘使我出戲。近幾年她的戲路都是如此,每次看都會讓我滿臉尷尬。不是一種混不吝的笑和委屈的哭戲,就能很好地詮釋一個角色的。

至於其餘人尤其是林見清父親(田壯壯導演 飾)的表演,則是最最醇熟的,另外一個就是井柏然了。可見,導而優、演則優啊。

但是影片比較能體現創作靈性的,其實是黑色和彩色的設定。電影中,一切屬於過去的鏡頭都是彩色的,而幾年後再次相見的見清和小曉之間的互動則一概被處理黑白色調(除去最後的鏡頭)。

這樣別有心機的處理正是為了說明:沒有心愛的人作伴,世界都是灰色的;而有了他(她),世界才是斑斕多彩的。

影片的基調由輕快活潑到抑鬱灰暗,可以想到的是,編劇組這麼做的目的無非是為了給異鄉奮鬥著的年輕人的愛情定義一個自認為普天適用的道理:愛情不是一定能長長久久的,而雙方在生活理想達不到同步時,也會在未來的某一時刻被迅速擊垮愛情的積累。這麼一來,基調是一定要變的。

小曉和愛情在現在時刻的機場相遇,對兩人的過去和那段沒有得到結果的戀愛,雙方都感慨萬千。小曉問,我們那時候分開是因為什麼呢?

緊接著,影片就開始重述過去,我們知道了:分手的原因在於,一方努力為另一方創造她眼裡的生活,而對方的內心則並非再如此設想。有一場戲很明顯:一年除夕,見清帶著小曉回老家過年請同學吃飯,同學們都已經看出見清這麼做是在為自己裝點門面,不巧背後議論見清的話被見清聽到,車上,小曉和見清兩人就大吵了一架。

在北京打拼不累嗎?肯定累啊。小曉希望見清為了自己曾經的夢想折騰自己,現在的她認為,大房子啊好車子啊什麼的都無所謂;而見清則想歪了,認為是小曉覺得自己做不到她想要的這些。其實不然,愛你就是能接受和你過清苦的日子啊。至於生活設施,其實都是省略物。

這就是見清和小曉之間最大的分歧,而這也最終導致了兩人分道揚鑣。沒有以對方最需要的方式相愛,是他們沒有走到一起的根本原因。

正如我開頭所說,影片在前一小段給人的感覺還是蠻順暢和諧的,周冬雨和井柏然的表演也都比較自然,符合人物當時的氣息,劇本進展得也很流暢。但到了中間往後,劇情一落千丈,銜接得越來越有問題,至於臺詞,也是矯情和做作的明顯,明顯是為了向觀眾表達自己創作電影的意圖而表達。

而周冬雨這張永遠看起來像20歲出頭的樣子,擔綱演這樣一個經歷如此豐富的女人,分分鐘使我出戲。近幾年她的戲路都是如此,每次看都會讓我滿臉尷尬。不是一種混不吝的笑和委屈的哭戲,就能很好地詮釋一個角色的。

至於其餘人尤其是林見清父親(田壯壯導演 飾)的表演,則是最最醇熟的,另外一個就是井柏然了。可見,導而優、演則優啊。

但是影片比較能體現創作靈性的,其實是黑色和彩色的設定。電影中,一切屬於過去的鏡頭都是彩色的,而幾年後再次相見的見清和小曉之間的互動則一概被處理黑白色調(除去最後的鏡頭)。

這樣別有心機的處理正是為了說明:沒有心愛的人作伴,世界都是灰色的;而有了他(她),世界才是斑斕多彩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