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移動支付衝擊下POS機廠商分化

移動支付浪潮將傳統POS機廠商推向一場全新的智慧科技革命, 商戶多元化的需求又進一步把POS機廠商的業績沖向正負增長的兩極。 近期多家POS機廠商公佈的2017年財報就呈現明顯分化態勢, 快速轉型的公司保持了收入和淨利潤正增長, 未趕上步調的公司有的淨利潤下降近五成。 業內人士認為, POS機具的生產本身就有著落後於支付產業發展的歷史包袱, 在新“賽場”中, 誰在成本、智慧化、增值服務等方面更佔優勢, 誰就可能實現更大發展。

業績現分化

受到移動支付快速發展的衝擊, 多數ATM製造公司2017年交出慘澹成績單,

POS機廠商同樣“壓力山大”, 在轉型中“出牌”較慢者已經嘗到業績下滑的苦味。

作為全球第三大POS終端廠商的深圳市證通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意味著在“裸奔”了兩年後央行終於承認二維碼支付的地位。 而後二維碼支付如雨後春筍般迅速滲入到各類生活場景, 還反超了早一步進入市場的NFC支付。

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佈的資料顯示, 2017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處理電子支付業務1525.8億筆, 金額2419.2萬億元。 其中移動支付業務375.52億筆, 金額202.93萬億元, 這一數位在2015年還是108.22萬億元。

昔日為POS廠商提供沃土的千萬量級中小企業, 也正在這場聲勢浩大的移動支付變革浪潮中, 以日趨多元化的需求倒逼POS廠商加速轉型。 有的商家需要有NFC的近場非接觸支付,

有的需要以二維碼為核心的遠端支付或一些線上大額支付, 還有的想保留傳統的刷卡模式, 或是再加上資料核算、帳單核對等增值服務。 “這些都對POS機的多元化提出更高要求, POS機在向智慧化、集約化的類電腦終端轉移。 ”江瀚表示。

江瀚進一步分析稱, 其實各個廠商面臨的問題還是比較嚴重, 基於二維碼的移動支付產業是一個輕資產的產業, 而POS機正在成為非銀行支付機構最重的資產板塊, 這種輕重資產的不平衡正成為POS機具廠商的最核心問題。 與此同時, POS機如何更新換代、如何進行機具改造、如何能夠適應整個市場未來發展都面臨較大挑戰。

市場競爭加劇

曾有業內人士指出, 傳統POS機的核心功能是刷卡支付,

然而在移動支付時代最顯著的一個變化就是卡片虛化, 這對於傳統POS機市場需求可謂是釜底抽薪。 不過一位出版類商戶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在進行一些大額交易時仍然會選擇刷卡或線上轉帳, 日常小額支付才會使用掃碼支付。 從2017年多家銀行發佈的財報來看, 信用卡實體卡的發放量也還呈穩健甚至大幅增長。

而根據不同的場景需求, POS機的產品種類越來越多, 隨之而來的便是市場競爭的加劇。 以POS機價格的比拼為例, 記者獲悉, 有的商家可能覺得一些價格上千元的智慧POS機相對較貴, 自身需求主要是二維碼掃碼, 因此可能只需要較為輕便的“小白盒”式的掃碼機具, 價格僅在200元左右。

江瀚也認為, 現在哪些POS機廠商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整個POS機具的智慧化,

實現整體業務的多元化發展, 適應市場需求, 哪個廠商就能夠實現突破。 另外誰的成本更低, 降到大部分商戶接受的水準, 誰才能形成大的發展。 他還指出, 之前由於人工成本較為便宜, 大部分POS機具廠商每次更新換代基本上都採用人工進行, 但隨著人工成本日漸高昂, 如何通過軟體或使用公共互聯網等進行升級成為一個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 當前競爭已衍生出新“玩法”。 2017年11月, 新國都以7.1億元收購嘉聯支付100%股權, 有望享受協力廠商支付行業的發展紅利。 “POS製造商收購收單牌照, 就是想既有上游也有下游, 能控制全產業鏈的東西, 對銷售掌控力更強。 ”王蓬博說道, 未來的應用場景領域也有望進一步擴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