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電視劇《軍人使命》:“多聲部”英雄交響曲

軍旅題材電視劇《軍人使命》正在愛奇藝熱播, 該劇自上線以來, 口碑、話題討論量、網路流量不斷攀升, 上線首日即突破500萬播放量,

如今播放量已突破5000萬。

《軍人使命》根據軍旅作家苗長水獲獎小說《夢焰》改編, 展現了激情澎湃的軍旅生活和陽剛正義的軍人血性。 與之前的軍旅題材影視劇相比, 該劇不是講孤膽英雄, 以一人之力拯救世界, 也不是講燃爆荷爾蒙的血腥激情和殘酷。 在同為軍人的編劇苗長水和導演張輝力的聯手打造下, “真實”是觀看該劇的網友給出的最多的評價。

人真

有些連名字都是真實的

《軍人使命》以全新的視角、恢巨集的場面、逼真的描寫, 從反恐、反腐、正風、強軍等方面, 塑造了唐闞、龍潭、許衛平等一批當代軍人, 一心想著國家和人民, 勇於進取不計得失, 為完成軍人的使命, 為現代化國防強軍, 與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做堅決鬥爭的感人形象。

“要拍攝好《軍人使命》, 首要的一點是要有真實感。 ”張輝力介紹, 這部劇中, 無論是主要人物唐闞、龍潭、許衛平, 還是配角莊雷、劉曉光、馬超、趙文如月、管小琳, 他們都有原型, “有些連名字都是真實的”。

鮮活的人物形象, 來源於苗長水多年來在部隊的積累。 “作為軍旅作家, 我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和條件, 可以直接接觸到軍隊生活, 接觸到眾多人物, 我覺得自己有責任寫這樣一群人, 把他們的光輝形象寫進小說和電視劇。 ”苗長水說, 幾十年來, 軍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出現了一大批人才, “像《軍人使命》裡出現的‘鬼子懵’, 看起來很土, 但是打仗很實用”。

令苗長水和張輝力都念念不忘的一個人物形象, 是劇中的唐闞, 這個人物的原型是河南焦作軍分區司令員闞輝。

“他是第一批考上國防大學的碩士研究生, 是公認的‘為當將軍而生的才子’, 有傲氣、傲骨, 不走歪門邪道, 光明磊落, 疾惡如仇, 即使這輩子當不了將軍, 仍然心系國防。 他把貧困家庭的孩子送到部隊、遇到下崗職工被人騙走幾萬塊錢時挺身而出、在南水北調工作中主動承擔責任, 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 ”苗長水說, “通過他的故事, 向觀眾展示的是一種希望, 我們的國家也好, 民族也好, 時代需要這樣的價值觀, 需要這樣的信仰。 ”

張輝力亦表示, 自己和闞輝有過幾次長談, “他說軍隊裡有一大批像他這樣有著使命感的軍人。 他還說, 既然當過兵, 一輩子都不能忘記自己的使命。 ”

正是有了闞輝這些真實人物作為基礎,

《軍人使命》的真實感躍然螢屏。 “觀眾可以在螢幕上看到活生生的當代軍人形象。 只有真實, 中國軍人的崇高、智勇、奉獻、豁達才會被觀眾認可和敬仰。 ”張輝力說。

事真

故事素材一個跟著一個

《軍人使命》的劇情時間跨度26年, 從某部偵察大隊聯合公安邊境緝毒開始, 涵蓋汶川抗震、支援南水北調、2010年徵兵、“未來穿越”對抗演習、參加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等重大歷史事件, 有機地將劇中唐闞、龍潭、徐衛平三個主人公的軍旅生涯、愛情抉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

正如苗長水所言, 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所作所為, 也都是來源於真實的軍營生活, 這也得益于苗長水一直以來與部隊的緊密聯繫。

“我長時間在部隊, 交了很多朋友, 包括師長、營長、基層指戰員、普通戰士, 都是我的朋友, 搜集的故事素材很多。 基層的故事非常感人, 包括演習、部隊管理等, 都是真實存在的。 ”

苗長水說, 改革開放以來, 部隊一直在追趕軍事變革的腳步, 像一些邊境戰爭、自衛反擊戰、對外演習、裝備更換、部隊編制的調整, 都在向著一個偉大的目標前進, 在這個過程中, 發生了反恐、反腐、正風、強軍等許許多多值得記錄的故事。 加之自己長時間對部隊生活的體會和觀察, “這些故事寫起來基本是信手拈來, 非常成熟的故事素材一個跟著一個”。

情真

讓正義公平之氣吹遍螢屏

“這是一個‘多聲部’的英雄交響曲。 ”苗長水如此評價《軍人使命》, 在他看來, 英雄主義、愛國主義等主流價值觀是一個民族的靈魂, 雖然中國不缺乏歷史、不缺乏英雄主義,但仍缺乏對其的關注。“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擁有了強大的陸、海、空三軍,有骨氣的、有水準的指揮員越來越多,這讓人民群眾很欣慰,很有自豪感,因此需要用藝術形式去呈現這些激動人心的故事,堅持主流價值觀的導向。”

對於張輝力而言,拍攝中國軍人的故事,是他多年的心願。“我17歲就當兵,上世紀80年代百萬大裁軍時離開了部隊。我在前線的貓耳洞和戰士們睡過潮濕的地鋪,在訓練場和戰友們一起流過血、流過汗……10多年的軍營生活,使我對部隊產生了深厚的感情。部隊給了我堅定的信念和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讓我知道了如何做人,做一個正直的中國人。我始終認為,中國軍人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最優秀的群體,因為他們始終堅守著軍人的使命。”

對軍隊、軍人的熱愛,使得張輝力和苗長水這兩位老戰友一拍即合,成就了這部《軍人使命》。這部劇站在歷史的長河中凝練地聚焦全體中國軍人,以唐闞為代表的一代軍人牢記使命,百折不回,為國奉獻,不計得失。苗長水認為,能拍好《軍人使命》,張輝力功不可沒。“他本身就是很好的軍事指揮員,比一般導演更瞭解、熟悉軍人,很難得。”

張輝力表示,拍攝《軍人使命》要有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把中國軍人的奉獻、犧牲和一往無前的精神,以及超出常人的毅力,搬上螢幕,“讓英雄之氣、正義之氣、公平之氣吹遍螢屏內外,感染觀眾。”

雖然中國不缺乏歷史、不缺乏英雄主義,但仍缺乏對其的關注。“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擁有了強大的陸、海、空三軍,有骨氣的、有水準的指揮員越來越多,這讓人民群眾很欣慰,很有自豪感,因此需要用藝術形式去呈現這些激動人心的故事,堅持主流價值觀的導向。”

對於張輝力而言,拍攝中國軍人的故事,是他多年的心願。“我17歲就當兵,上世紀80年代百萬大裁軍時離開了部隊。我在前線的貓耳洞和戰士們睡過潮濕的地鋪,在訓練場和戰友們一起流過血、流過汗……10多年的軍營生活,使我對部隊產生了深厚的感情。部隊給了我堅定的信念和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讓我知道了如何做人,做一個正直的中國人。我始終認為,中國軍人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最優秀的群體,因為他們始終堅守著軍人的使命。”

對軍隊、軍人的熱愛,使得張輝力和苗長水這兩位老戰友一拍即合,成就了這部《軍人使命》。這部劇站在歷史的長河中凝練地聚焦全體中國軍人,以唐闞為代表的一代軍人牢記使命,百折不回,為國奉獻,不計得失。苗長水認為,能拍好《軍人使命》,張輝力功不可沒。“他本身就是很好的軍事指揮員,比一般導演更瞭解、熟悉軍人,很難得。”

張輝力表示,拍攝《軍人使命》要有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把中國軍人的奉獻、犧牲和一往無前的精神,以及超出常人的毅力,搬上螢幕,“讓英雄之氣、正義之氣、公平之氣吹遍螢屏內外,感染觀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