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封館藏書信 講一段100年前在美中醫的感人故事

(美國中文網微信公眾號)

中國僑網4月28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微信公眾號消息, 2016年秋天, 美國華人博物館(Museum of Chinese in America, MOCA)的策展人譚海俊和助理策展人Andrew Rebatta,

來到俄勒岡州東部的一個小城——約翰迪(John Day)。

如果你在網路上查一下這個地方, 搜出來的頭一個旅遊景點, 竟然有讀起來有些中國味兒的名字:Kam Wah Chung & Co. Museum。 這個中文叫作“金華昌公司”的遺址博物館, 就是譚海俊和Andrew Rebatta此行的目的。

“我們去那個地區時, 幾乎每個人都提到了喜醫生和金華昌。 他們都聽過喜醫生和梁安的事情, 可能在很小的時候讓他們看過病, 或是他們的祖父母曾找他們看過病。 ”

從MOCA館長那裡聽說了喜醫生的名字後, 譚海俊和Andrew Rebatta千里迢迢去了約翰迪, 這個已經逝去近70年的華人中醫, 在當地的名聲實在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故事的起源大約在1880年, 來自中國的中醫師伍于念在約翰迪的街上遇到了做生意的梁安, 決定一起做買賣。

兩人買下一棟本來做貿易站的小樓, 在裡面開起了金華昌雜貨店和藥鋪。

(美國中文網微信公眾號)

被人叫作“喜醫生(Doc Hay)”的伍於念1862年出生在中國廣東, 70年代初期先移民到華盛頓州後, 在1880年左右又搬到了俄勒岡。 伍於念家中貧寒, 但他自己卻接受過傳統的中醫培訓,

懂草藥, 還會號脈。

梁安(Lung On)也出生在廣東, 比喜醫生晚一年生, 在1880年代搬到了約翰迪。 和喜醫生的家庭環境不同, 梁安家裡很富裕, 他受過良好的教育, 英文很流利, 性格也外向, 還是一個精明的商人。

《排華法案》1882年出臺, 但那時候仍有很多中國來的廉價勞工被大型礦業公司和鐵路公司雇傭修建太平洋鐵路。 在排華期間, 由於加拿大相對寬鬆的移民環境(直到1923年加拿大通過禁止華人入境的法案), 很多華裔移民都是先到加拿大, 再入境美國, 和加拿大相鄰的美國西北部不少地方, 也就成了那時候很多華人在美國的第一個落腳點, 約翰迪正是如此。 那時候的約翰迪大部分居民都是淘金熱時期的華人礦工,

金礦資源殆盡後也有很多人轉去做理髮師、司機、鐵匠、牧羊等工作。 約翰迪有一個很大的中國城, 在1890年代甚至一度據稱是全美國第三大的中國城。

那個年代, 像約翰迪這樣的邊遠地區, 敗血症、壞疸闌尾炎、凍瘡、流感等等都是很流行的病症。 當時美國的西醫和生物醫學都還在起步階段, 手術治療更是令人生畏, 死亡率差不多是50%。 而喜醫生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不僅能治好這些病, 中草藥的治療方法還很溫和, 免去了手術的危險。

久而久之, 喜醫生和梁安自然而然成了華人社區的領袖, 金華昌不僅是買日用品的商業中心, 也成了一個重要的社交場合, 移民們可以自由進去談天說地、寄錢寄信、做點正事、或者只是喝酒賭錢。

金華昌裡甚至成立起一個華人單身漢俱樂部(Chinese Bachelor Society)。 難得的是, 來社交的不僅僅是華裔, 還有不少其他族裔的面孔。 《排華法案》讓華裔移民受盡苦難, 但也不是所有美國人都支持排擠華人, 尤其在當時邊遠地區工作的男性中, 族裔融合並不是很少見的事情。

不過, 金華昌之所以成為社交中心, 一是因為喜醫生和梁安的影響力, 二也是因為這棟樓的防禦性好。 那時候西部邊遠地區的治安很不好, 往往傍晚以後外出就很危險, 樓裡的人也常常成為槍手目標。 Andrew告訴我們, 他們去參觀時, 導覽耳機裡說的第一件事, 就是叫他們轉頭看看入口處的彈孔。

(美國中文網微信公眾號)

金華昌的貨品來源地很多,從近一點的波特蘭、加州,遠至芝加哥、紐約都有,1880年他們的生意剛起步時,從波特蘭到約翰迪連一條正式的路都沒有,但很快就興建起了鐵路。不過喜醫生在1870年代到美國的時候,淘金熱已經接近尾聲,美國經濟也處於危機邊緣,即便約翰迪的鐵路修了起來,附近還新發現了金礦,帶來的新工作卻沒有帶來更多收益。1900年左右,約翰迪的2000多華裔居民開始搬走,去了更繁榮、工作機會更多的地方,到1900年,這裡的中國社區只剩下不到100人。

正是因為中國城的“衰落”,金華昌反而發生了一個重要的變化——新建的鐵路吸引了不少白人遷居約翰迪,喜醫生也從此開始為更多非華裔的客人看病。

那時候醫療條件奇差,被鐵絲網刮一下也可能引起敗血症導致死亡。當地一位有名的農場主的兒子就遇到了這樣的事,看過西醫以後仍然持續惡化,接著就聯繫到了喜醫生。喜醫生開始為他做一個六個月的療程,六個月後,男孩真的痊癒了,喜醫生從此聲名鵲起。

除了敗血症,喜醫生還擅治腦膜炎,他用一種類似於針灸的方法來治療,增加迴圈恢復神經。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用的是傳統中醫的路子,喜醫生在醫療設備上的理念卻很先進,那時候殺菌劑、細菌學都還只是個新概念,喜醫生的藥鋪裡,卻有一個裝著殺菌劑的密封罐子。

另一方面,隨著約翰迪的華人居民搬到各地,喜醫生的名聲也傳得更遠。住得遠的病人越來越多,喜醫生開始更多地“遠端”看病——病人寫信描述自己的症狀,他就能寄去對症的藥或藥方,病人再寫信來回饋。細心的他除了配藥詳細,還會寫下諸如服藥頻率、飲食限制等注意事項。

喜醫生的大名越傳越開,還引起了同行來討教。1905年,一位住在300英里開外的波特蘭的中醫,就寫信來問喜醫生能不能去波特蘭教自己如何進行放血療法,開頭第一句就是“久仰大名”。

金華昌的藥非常多,現在金華昌博物館還保留著超過500種,都是從全美各地甚至中國購入的。有趣的是,病人們一般都不知道喜醫生到底給了什麼藥,藥房裡又常常有幾十種之多的藥物,喜醫生就用藥瓶來給他們區分,從啤酒瓶到試管一樣的小瓶子,都派上了用場。

喜醫生與患者之間的通信很頻繁。金華昌博物館裡保留了很多病人們寫來的信,喜醫生也會給他們回信。寫信的病人來自各個地方,有俄勒岡其他城市的,還有華盛頓州、加州的。信的內容也是多種多樣,除了報告病情的、要求加藥的,還有誇喜醫生醫術的,讓人最印象深刻的恐怕是一封1906年寫的信,裡面非常直白地“貶低”西醫、只相信喜醫生:“我再也不要看這裡的西醫了,我要見約翰迪的中醫。”現代人已明白中醫西醫各有優勢,但在美華博物館讀到這封寫于上世紀初的信,不免讓人忍俊不禁。

藥鋪之外,金華昌雜貨店裡的商品也都在遠近社區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潤喉片、止咳糖、萬精油、藥膏……很多住在東俄勒岡地區的人,都會定期來一次店裡買東西買藥。那時候全美國盛行“排華”,如此多的白人信任一個中國來的沒有執照的醫生,是很難想像的事情。而在約翰迪中國城衰落以後,喜醫生和梁安也完全可以搬去其他大城市,但他們選擇了留下來,而且完全融入了當地的社區和生活。

(美國中文網微信公眾號)

喜醫生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作為醫生的他十分愛惜雙手,絕不幹重活粗活,這在當時生活粗糙的西部邊遠地區幾乎是絕無僅有的。因此,遇到能幹外向又喜歡幫人的梁安,也可說是喜醫生的幸運,打理生意,載他出門,處理其他事務,在金華昌的“傳說”裡,事業風生水起的梁安不像喜醫生那樣必被提起,但兩個人的緣分,才成就了這一段佳話。

喜醫生因為被其他非華裔同行和部分居民舉報無執照行醫,被罰款了三次。每次上庭都有很多人來對他表示支持,他的律師則對法官說:“知道他能治病還要給他定罪,這不是違背良知嗎?如果哪天您自己需要他救命呢?”法官似乎的確也被說服了,三次指控最後都被駁回。

1940年梁安去世。喜醫生繼續維持著生意,但1948年起他變得多病,在波特蘭的一個養老院住了近兩年後,於1952年去世。兩人都被葬在了約翰迪的墓地。

喜醫生去世後,他的侄子繼承了金華昌,但很快就關了店門,搬回華盛頓州去。1955年,侄子把這家店賣給了約翰迪市政府,條件是把它改建成博物館。但由於市政府疏忽,1967年金華昌的原址才再次引起人們注意,在修繕復原後,於1975年過戶給俄勒岡州公園與娛樂廳,1977年對外開放。

喜醫生和梁安都是聰明的生意人,很會抓住賺錢的機會,比如在單身漢俱樂部裡有一個神龕,很多人會去祈禱保平安,捐的“香火錢”也就成了喜醫生和梁安的收入。但與此同時,這兩人又十分慷慨,喜醫生死後,人們在他的床底下發現了超過300張從來沒有兌現過的支票,總額超過23,000美元,都是在1910-1930經濟大蕭條時期,病人們付的醫藥費。

(美國中文網微信公眾號)

從金華昌博物館借來了部分展品後,這個名為《金華昌公司的貨架上(On the Shelves of Kam Wah Chung & Co.: General Store and Apothecary in John Day, Oregon)》的展覽,也開始在美國華人博物館對公眾開放。和它一起開展的還有另一個展覽:《中醫在美國 理念、人與實踐的融合(Chinese Medicine in America: Converging Ideas, People, and Practices)》。

特邀策展人、針灸師彭美玉回憶說,小時候祖母常會不許自己多吃霜淇淋、不吃太多荔枝等“上火”的食物以免口腔潰瘍,以前不懂的她直到長大學了醫,才發現祖母原來真的掌握著那麼多她自己都不知道原理的知識,中醫裡有關人體、平衡的理念,原來蘊含著那麼多智慧。因此她也希望通過展覽,讓更多人理解中醫。

即使你對中醫本身不感興趣,但作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中醫在美國的發展,也一路折射著華人移民在美國的發展。展覽中不僅用文字和藝術形式解釋中醫裡“陰陽”“五行”等概念,也介紹了很多對推動中醫起到關鍵作用的華裔和非華裔人物,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店鋪,許許多多與中醫有著直接或間接聯繫的移民的故事。

譚海俊說,去約翰迪的時候,他們也去附近的其他東俄勒岡城鎮轉了轉。他們知道這些地方都曾有過華人,有過中餐館,但哪怕他們查到了某個華人店鋪當年的具體地址,去找的時候卻已經完全看不出中國城的蹤影。

驚訝於金華昌博物館保存完好的同時,他們看到的是在約翰迪之外的更多地方,華裔生活過的身影消失殆盡,他們對當地的貢獻和影響、與社區與其他族裔的融合,都如同從歷史上被徹底抹去了一般。

因為看到這樣的情況,譚海俊他們也更深地感受到紀念這些華人社區的必要性。“我們要探索的不僅是中醫,更是華裔移民的歷史。”(李越)

(美國中文網微信公眾號)

金華昌的貨品來源地很多,從近一點的波特蘭、加州,遠至芝加哥、紐約都有,1880年他們的生意剛起步時,從波特蘭到約翰迪連一條正式的路都沒有,但很快就興建起了鐵路。不過喜醫生在1870年代到美國的時候,淘金熱已經接近尾聲,美國經濟也處於危機邊緣,即便約翰迪的鐵路修了起來,附近還新發現了金礦,帶來的新工作卻沒有帶來更多收益。1900年左右,約翰迪的2000多華裔居民開始搬走,去了更繁榮、工作機會更多的地方,到1900年,這裡的中國社區只剩下不到100人。

正是因為中國城的“衰落”,金華昌反而發生了一個重要的變化——新建的鐵路吸引了不少白人遷居約翰迪,喜醫生也從此開始為更多非華裔的客人看病。

那時候醫療條件奇差,被鐵絲網刮一下也可能引起敗血症導致死亡。當地一位有名的農場主的兒子就遇到了這樣的事,看過西醫以後仍然持續惡化,接著就聯繫到了喜醫生。喜醫生開始為他做一個六個月的療程,六個月後,男孩真的痊癒了,喜醫生從此聲名鵲起。

除了敗血症,喜醫生還擅治腦膜炎,他用一種類似於針灸的方法來治療,增加迴圈恢復神經。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用的是傳統中醫的路子,喜醫生在醫療設備上的理念卻很先進,那時候殺菌劑、細菌學都還只是個新概念,喜醫生的藥鋪裡,卻有一個裝著殺菌劑的密封罐子。

另一方面,隨著約翰迪的華人居民搬到各地,喜醫生的名聲也傳得更遠。住得遠的病人越來越多,喜醫生開始更多地“遠端”看病——病人寫信描述自己的症狀,他就能寄去對症的藥或藥方,病人再寫信來回饋。細心的他除了配藥詳細,還會寫下諸如服藥頻率、飲食限制等注意事項。

喜醫生的大名越傳越開,還引起了同行來討教。1905年,一位住在300英里開外的波特蘭的中醫,就寫信來問喜醫生能不能去波特蘭教自己如何進行放血療法,開頭第一句就是“久仰大名”。

金華昌的藥非常多,現在金華昌博物館還保留著超過500種,都是從全美各地甚至中國購入的。有趣的是,病人們一般都不知道喜醫生到底給了什麼藥,藥房裡又常常有幾十種之多的藥物,喜醫生就用藥瓶來給他們區分,從啤酒瓶到試管一樣的小瓶子,都派上了用場。

喜醫生與患者之間的通信很頻繁。金華昌博物館裡保留了很多病人們寫來的信,喜醫生也會給他們回信。寫信的病人來自各個地方,有俄勒岡其他城市的,還有華盛頓州、加州的。信的內容也是多種多樣,除了報告病情的、要求加藥的,還有誇喜醫生醫術的,讓人最印象深刻的恐怕是一封1906年寫的信,裡面非常直白地“貶低”西醫、只相信喜醫生:“我再也不要看這裡的西醫了,我要見約翰迪的中醫。”現代人已明白中醫西醫各有優勢,但在美華博物館讀到這封寫于上世紀初的信,不免讓人忍俊不禁。

藥鋪之外,金華昌雜貨店裡的商品也都在遠近社區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潤喉片、止咳糖、萬精油、藥膏……很多住在東俄勒岡地區的人,都會定期來一次店裡買東西買藥。那時候全美國盛行“排華”,如此多的白人信任一個中國來的沒有執照的醫生,是很難想像的事情。而在約翰迪中國城衰落以後,喜醫生和梁安也完全可以搬去其他大城市,但他們選擇了留下來,而且完全融入了當地的社區和生活。

(美國中文網微信公眾號)

喜醫生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作為醫生的他十分愛惜雙手,絕不幹重活粗活,這在當時生活粗糙的西部邊遠地區幾乎是絕無僅有的。因此,遇到能幹外向又喜歡幫人的梁安,也可說是喜醫生的幸運,打理生意,載他出門,處理其他事務,在金華昌的“傳說”裡,事業風生水起的梁安不像喜醫生那樣必被提起,但兩個人的緣分,才成就了這一段佳話。

喜醫生因為被其他非華裔同行和部分居民舉報無執照行醫,被罰款了三次。每次上庭都有很多人來對他表示支持,他的律師則對法官說:“知道他能治病還要給他定罪,這不是違背良知嗎?如果哪天您自己需要他救命呢?”法官似乎的確也被說服了,三次指控最後都被駁回。

1940年梁安去世。喜醫生繼續維持著生意,但1948年起他變得多病,在波特蘭的一個養老院住了近兩年後,於1952年去世。兩人都被葬在了約翰迪的墓地。

喜醫生去世後,他的侄子繼承了金華昌,但很快就關了店門,搬回華盛頓州去。1955年,侄子把這家店賣給了約翰迪市政府,條件是把它改建成博物館。但由於市政府疏忽,1967年金華昌的原址才再次引起人們注意,在修繕復原後,於1975年過戶給俄勒岡州公園與娛樂廳,1977年對外開放。

喜醫生和梁安都是聰明的生意人,很會抓住賺錢的機會,比如在單身漢俱樂部裡有一個神龕,很多人會去祈禱保平安,捐的“香火錢”也就成了喜醫生和梁安的收入。但與此同時,這兩人又十分慷慨,喜醫生死後,人們在他的床底下發現了超過300張從來沒有兌現過的支票,總額超過23,000美元,都是在1910-1930經濟大蕭條時期,病人們付的醫藥費。

(美國中文網微信公眾號)

從金華昌博物館借來了部分展品後,這個名為《金華昌公司的貨架上(On the Shelves of Kam Wah Chung & Co.: General Store and Apothecary in John Day, Oregon)》的展覽,也開始在美國華人博物館對公眾開放。和它一起開展的還有另一個展覽:《中醫在美國 理念、人與實踐的融合(Chinese Medicine in America: Converging Ideas, People, and Practices)》。

特邀策展人、針灸師彭美玉回憶說,小時候祖母常會不許自己多吃霜淇淋、不吃太多荔枝等“上火”的食物以免口腔潰瘍,以前不懂的她直到長大學了醫,才發現祖母原來真的掌握著那麼多她自己都不知道原理的知識,中醫裡有關人體、平衡的理念,原來蘊含著那麼多智慧。因此她也希望通過展覽,讓更多人理解中醫。

即使你對中醫本身不感興趣,但作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中醫在美國的發展,也一路折射著華人移民在美國的發展。展覽中不僅用文字和藝術形式解釋中醫裡“陰陽”“五行”等概念,也介紹了很多對推動中醫起到關鍵作用的華裔和非華裔人物,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店鋪,許許多多與中醫有著直接或間接聯繫的移民的故事。

譚海俊說,去約翰迪的時候,他們也去附近的其他東俄勒岡城鎮轉了轉。他們知道這些地方都曾有過華人,有過中餐館,但哪怕他們查到了某個華人店鋪當年的具體地址,去找的時候卻已經完全看不出中國城的蹤影。

驚訝於金華昌博物館保存完好的同時,他們看到的是在約翰迪之外的更多地方,華裔生活過的身影消失殆盡,他們對當地的貢獻和影響、與社區與其他族裔的融合,都如同從歷史上被徹底抹去了一般。

因為看到這樣的情況,譚海俊他們也更深地感受到紀念這些華人社區的必要性。“我們要探索的不僅是中醫,更是華裔移民的歷史。”(李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