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曾年收5億,如今卻半年零收入,一代玩具大王能否力挽狂瀾?

一家企業半年都沒有營收, 實在不敢想像它到底是怎麼存活下來的?可現在就有這麼一家奇葩企業, 半年零收入。 它就是廣東群興玩具股份有限公司。

它是國內最大的自主品牌電子電動玩具企業之一, 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刻, 當別家公司都受到波及, 業績不理想時, 群興玩具還能實現淨資產收益率高達67%, 這簡直就是個奇跡。 沒想到的是今天, 它竟然會淪落到半年零收入的地步。

01

四次重組均失敗

曾經的群興玩具依靠技術創新,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 譜寫了輝煌的篇章, 產品還暢銷歐美、中東、東南亞以及國內各大中城市。

2012年群興玩具營業收入達到頂峰, 為5.05億元。 但巔峰過後, 群興玩具就開始了下坡路。

玩具生產製造業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盈利空間有限。 群興玩具的產品銷量受到了影響, 一落千丈。 為了擺脫玩具業務虧損局面, 保持住公司的盈利能力, 群興玩具不得不放棄玩具生產製造, 開始從事玩具管道經營業務。

然而這塊業務在短時期內並沒有給群興玩具帶來足夠的業務, 群興玩具的職工在逐年減少, 從2015年到2017年, 職工人數分別為779人、455人、26人, 一個蒼白無力的數字。

為了擺脫這種困境, 群興玩具也曾做了多次產業轉型, 將目光放到了起他領域, 進行資產重組。 先後涉入手遊、核電、新能源動力電池、以及“賣殼”, 但這四次重組最後都宣告失敗。

02

苦苦掙扎求生存

面對群興玩具的困境, 作為群興玩具的董事長紀曉文對群興玩具還是抱有希望的。 他在2017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 會儘快開展管道經營業務, 力爭2018年能將群興玩具扭虧為盈, 產生相應的營業收入。

而對第二主業, 群興玩具也從沒想過放棄, 他還積極在能源、環保、軍工、資料、互聯網、醫療、教育、高端裝備製造等各行業、各領域尋求投資機會, 希望能夠通過第二主業來確保群興玩具的持續發展。 然而到目前來看, 似乎群興玩具還沒有通過玩具管道經營業務實現營收。

經歷了四次重組失敗的群興玩具, 未來能否像群興玩具的領導人期望的那樣, 通過群興玩具人的努力將營業額扭虧為盈, 實現逆襲呢?

本文由BOSS商業智慧作者撰寫, 轉載請聯繫後臺, 侵權必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