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劉基文化:劉基成才與青田大鶴洞天“入世道教”的關係(二)

鄭重申明:本文著作權屬浙江省青田縣鶴城鎮台聯會、青田劉基研究會朱秋海先生, 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作者本人同意, 不得轉載, 不得以紙質形式出版。


二.《身騎青田鶴, 去采青田芝》一一劉基自況學道青田山
劉基在青田石門洞求學, 通常解讀是一一1328年劉基隨師鄭複初到青田石門書院讀書, 攻讀巜春秋》, 並在這裡得"天書", 1333年劉基二十三歲中舉進士。

不知何故, 在劉基的詩詞中沒有直接寫到"石門洞"三個字, 間接寫石門洞讀書的能找到《戈溪》、《秋感》二首。

《冬至日泊舟戈溪》一一"日薄雲陰雪在山, 乾坤簸蕩逾三載, 風俗乖張似百蠻。 廢井衰蕪霜後白, 空村喬木燒余殷。 獨憐節序逢冬至, 不得安棲學閉關。 (戈溪, 石門洞旁, 劉基曾經在這裡"閉關"學習多年)。
《秋感》一一"日白天青木葉凋, 雲山漫漫故鄉遙。 石床墜露珠光動, 碧砌幽花玉色銷。 十載故人俱土壤, 五更歸夢負漁樵。

懷來憶往成惆悵, 蔓草羈蟲對寂寥。

劉基回想在石門洞求學, 躺在石床上, 想到石床上露珠, 瀑布幽花現已褪色的情境, 但是都沒用"石門洞"三個字。 而在巜二鬼》詩中將在青田讀書直接寫為"身騎青田鶴, 去采青田芝"。

《二鬼》 詩 , 劉基自況學道:"一鬼乘白豕(劉基生肖屬豬), 從以青羊青兔赤鼠兒, 便從閣道出西清, 入少微(到處州郡庠讀書), 浴咸池(沐浴整衣), 身騎青田鶴, 去采青田芝。 仙都赤城三十六洞主, 騎鸞翳鳳來陪隨。 ?罔象出舞奔馮夷。


分析一下, 劉基直接寫"身騎青田鶴, 去釆青田芝"的理由:

1.劉基學道與劉基家族的歷史背景、道教信仰有著密切的關係。

劉基家族, 自宋靖難之後, 劉光世輔佐趙構, 南渡建立南宋王朝。 曆封榮國公、楊國公。 贈太師, 諡武僖, 追封安城郡王、鄜王。 1142年光世己世, 皇帝恩賜光世子劉堯仁, 掌直秘閣事, 主管台州崇道觀。 1145年升直敷文閣。 1158年升資深學者劉堯仁, 任秘閣修撰。 於是劉氏家族從尚武轉為修文。 主管崇道觀與洞天福地道教, 結下了不解之緣。 天臺是道教赤城大洞天所在地,

葉法善也曾棲此修道。 劉基《感興》詩贊"赤城霞氣接天臺, 上界仙宮此地開"。 劉基的曾祖父劉濠, 官至宋翰林掌書。 翰林院總領天文、:…並掌制誥之事。 曾祖劉濠, 為人樂善好施。 《神道碑銘》記"祖孫同心, 破家以救萬命"。 "行善積德"的道教信仰, 早就融入劉基的血液之中。

2.劉基存志高遠, 赤鯉要跳龍門。 聖人傳道, 易詩書禮, 諸子百家, 無書不讀, 《兵法》、《周易》最為興趣。

四書註、五經文, 大學中庸對孟子, 巜春秋明經》的準備都已經完成。 學《兵法》, 研《周易》, 窮理盡性, 通天地人是他的追求。

3.青田是葉法善得道成仙的地方。 在郡庠讀書時, 他就跟道士吳梅澗結為好友, 去拜訪葛洪煉丹處, 拜訪妙成觀, 問道葉法善, 留下"純陽道士重來日,

為問蓬來是那邊"之問?到青田是學習葉仙翁的好地方。 於是"身騎青田鶴, 去釆青田芝", 儒道雙修, 順理成章。

這個過程有二個亮點:

亮點一.巜劉基學兵法》

劉基視《兵法》是制敵之術(先祖尚武)。 在元朝, 士弗尚, 而他早就讀《孫子十三篇》, 深知"好戰必亡, 忘戰必傾"之道理。

(1329年)天曆中,劉基在石門洞求學期,他到廬山尋師學巜兵法》,獲《漢武侯兵法心要》。劉基自述"余嘗學武,閱五十餘家兵書,負笈尋師,皆不得其妙耳。是天歷年中,至廬山中,得遇一子受此文,秘密其訣,鉗口結舌,不敢輒言,從悅作亂傷占得失,經十二陣皆應其圖,不曾差誤"。其後劉基在《漢武候兵法心要序》中雲:"是書得而珍寶韞匱以久,再摘諸家兵法之要與夫天文之書類纂成集,以便後學之覽" ,後有《百戰奇略》。這是劉基"故里無書問遠遊",尋師問書,很重要的收穫之一。

亮點二.劉基"釆芝青田山",循仙翁葉法善,鑽研《周易》,儒道雙修。

劉基學易悟性很高,源自《周易》的理學"太初"、"太極"宇宙觀,就反映在學習上。石門求學之初就講理性于老師。《行狀》曰"(劉基)講理性于複初鄭先生,聞濓洛心法,即得旨歸。先生大器之乃謂公(劉父)曰:吾將以天道無報于善人,此子必高公之門矣!"(鄭先生贊少年劉基天才,對他父親說:"你的兒子必高公之門矣"!(而劉基在"手持斑竹"墨蹟中,??強調自己十分勤奮,劉基是天才十勤奮。)

1331年元至順辛未年,劉基為青田陳氏作《陳氏譜序》,運用太極理論,論天地人,序三才之理。論五常,仁義禮智伩,傳人倫之道 。
歷史上到青田大鶴洞天慕仙的人很多。宋處州郡守劉涇在太鶴山石壁刻有巜慕仙銘》, 劉基兒子劉璟《崇道觀寄王松澗道士詩》表明:"披雲我欲尋真訣,願借當年蓮葉舟"之志。


劉基到青田求學,葛洪的儒道雙修入世道教,葉法善的"滴露研朱點《周易》",石門洞的"儒道一源同徑入,仙凡二致過橋分"…都是劉基必采之芝。易道奧而難,劉基對《周易》的研究, 後來又經歷辭職會賢才,"隱居力學,道益明"。

《二鬼》詩"仙都赤城三十六洞主,騎鸞翳鳳來陪隨?罔象出舞奔馮夷"。這段寫的就是劉基第一次辭職:"隱居力學,至是而道益明"的階段。在仙都赤城劉基有好多道友,其中第一次辭職和仙人冷謙,相約遊廬山有代表性。(冷謙 ,字啟敬,湖南武陵人。生於宋理宗(瑞平),與劉基共遊廬山已百余歲,時劉基三十三歲。明永樂成祖捕之,全家遁去。廣傳劉基數術之學,多得之異人,冷謙是其一也。其後倆人來往密切,同住杭城,又同為明朝官員。兩人遊廬山,仙人冷謙作山水畫,在淘寶上出現。畫上有冷謙題記,青田劉基題詩。它填補了劉基《行狀》的空缺,是劉基繼續學道的珍貴歷史資料。仙都赤城的道友,騎鸞翳來陪隨,接待的規格很高。仙都雅宅陳氏族譜,有劉基是XX的二女婿記載,也可能真的,縉雲還有好多劉基活動資訊。(附畫)

劉基五十歲作《靈棋經注》,在易學研究史上,做出了新貢獻。

巜靈棋徑》能知未然事,以占時用兵出行,萬不失一。它是易經的精髓。對《靈棋經注》,劉自況:"非精於易者,又焉能為靈棋之辭也。靈棋象易而作也,非精於易者不能也。變易之義非通天下之至賾者不識也" 。"餘每喜其占驗而病解毒者,不能盡作者之旨,故為申其意而為之言,若夫以為黃石公之授,張子房之傳,則史氏無其文,不敢從而博會之也"。劉基窮理盡性,學易經下的功夫,幾十年的追求,為民為國留下文獻,收入巜四庫全書》。楊守陳巜誠意伯文集序》曰:"子房之策,不見辭章;玄齡之文,僅辦符檄。未見樹開國之勳業而兼傳世之文章如公者,可謂千古之人豪矣!

《結束語》
天生一代偉人,必有過人之才、過人之智。始而畫策定計,人或以為誕;既而制勝成功,人鹹以為神。徐而究之,則非誕非神,而悉本乎道,顧人弗之察耳。(引自晉江張汝湖《劉文成先生集序》)劉基"身騎青田鶴,去釆青田芝"學入世之道,研巜周易》,儒道雙修,是我國道教史的一亮點。青田入世道教,歷史上培養出兩位重量級的國師葉法善、劉基,提供了培養精英人才的先例,這跟 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同出一源,這是我們青田古文化的特色,伹由於歷史的原因,知道的人不多,現在重提,獻給國家與劉基故里青田。
作者:青田鶴城台聯會青田劉基研究會朱秋海。2017年12月。

(1329年)天曆中,劉基在石門洞求學期,他到廬山尋師學巜兵法》,獲《漢武侯兵法心要》。劉基自述"余嘗學武,閱五十餘家兵書,負笈尋師,皆不得其妙耳。是天歷年中,至廬山中,得遇一子受此文,秘密其訣,鉗口結舌,不敢輒言,從悅作亂傷占得失,經十二陣皆應其圖,不曾差誤"。其後劉基在《漢武候兵法心要序》中雲:"是書得而珍寶韞匱以久,再摘諸家兵法之要與夫天文之書類纂成集,以便後學之覽" ,後有《百戰奇略》。這是劉基"故里無書問遠遊",尋師問書,很重要的收穫之一。

亮點二.劉基"釆芝青田山",循仙翁葉法善,鑽研《周易》,儒道雙修。

劉基學易悟性很高,源自《周易》的理學"太初"、"太極"宇宙觀,就反映在學習上。石門求學之初就講理性于老師。《行狀》曰"(劉基)講理性于複初鄭先生,聞濓洛心法,即得旨歸。先生大器之乃謂公(劉父)曰:吾將以天道無報于善人,此子必高公之門矣!"(鄭先生贊少年劉基天才,對他父親說:"你的兒子必高公之門矣"!(而劉基在"手持斑竹"墨蹟中,??強調自己十分勤奮,劉基是天才十勤奮。)

1331年元至順辛未年,劉基為青田陳氏作《陳氏譜序》,運用太極理論,論天地人,序三才之理。論五常,仁義禮智伩,傳人倫之道 。
歷史上到青田大鶴洞天慕仙的人很多。宋處州郡守劉涇在太鶴山石壁刻有巜慕仙銘》, 劉基兒子劉璟《崇道觀寄王松澗道士詩》表明:"披雲我欲尋真訣,願借當年蓮葉舟"之志。


劉基到青田求學,葛洪的儒道雙修入世道教,葉法善的"滴露研朱點《周易》",石門洞的"儒道一源同徑入,仙凡二致過橋分"…都是劉基必采之芝。易道奧而難,劉基對《周易》的研究, 後來又經歷辭職會賢才,"隱居力學,道益明"。

《二鬼》詩"仙都赤城三十六洞主,騎鸞翳鳳來陪隨?罔象出舞奔馮夷"。這段寫的就是劉基第一次辭職:"隱居力學,至是而道益明"的階段。在仙都赤城劉基有好多道友,其中第一次辭職和仙人冷謙,相約遊廬山有代表性。(冷謙 ,字啟敬,湖南武陵人。生於宋理宗(瑞平),與劉基共遊廬山已百余歲,時劉基三十三歲。明永樂成祖捕之,全家遁去。廣傳劉基數術之學,多得之異人,冷謙是其一也。其後倆人來往密切,同住杭城,又同為明朝官員。兩人遊廬山,仙人冷謙作山水畫,在淘寶上出現。畫上有冷謙題記,青田劉基題詩。它填補了劉基《行狀》的空缺,是劉基繼續學道的珍貴歷史資料。仙都赤城的道友,騎鸞翳來陪隨,接待的規格很高。仙都雅宅陳氏族譜,有劉基是XX的二女婿記載,也可能真的,縉雲還有好多劉基活動資訊。(附畫)

劉基五十歲作《靈棋經注》,在易學研究史上,做出了新貢獻。

巜靈棋徑》能知未然事,以占時用兵出行,萬不失一。它是易經的精髓。對《靈棋經注》,劉自況:"非精於易者,又焉能為靈棋之辭也。靈棋象易而作也,非精於易者不能也。變易之義非通天下之至賾者不識也" 。"餘每喜其占驗而病解毒者,不能盡作者之旨,故為申其意而為之言,若夫以為黃石公之授,張子房之傳,則史氏無其文,不敢從而博會之也"。劉基窮理盡性,學易經下的功夫,幾十年的追求,為民為國留下文獻,收入巜四庫全書》。楊守陳巜誠意伯文集序》曰:"子房之策,不見辭章;玄齡之文,僅辦符檄。未見樹開國之勳業而兼傳世之文章如公者,可謂千古之人豪矣!

《結束語》
天生一代偉人,必有過人之才、過人之智。始而畫策定計,人或以為誕;既而制勝成功,人鹹以為神。徐而究之,則非誕非神,而悉本乎道,顧人弗之察耳。(引自晉江張汝湖《劉文成先生集序》)劉基"身騎青田鶴,去釆青田芝"學入世之道,研巜周易》,儒道雙修,是我國道教史的一亮點。青田入世道教,歷史上培養出兩位重量級的國師葉法善、劉基,提供了培養精英人才的先例,這跟 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同出一源,這是我們青田古文化的特色,伹由於歷史的原因,知道的人不多,現在重提,獻給國家與劉基故里青田。
作者:青田鶴城台聯會青田劉基研究會朱秋海。2017年12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