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馬彧思生活】 《流星花園》的重播與三觀進化論

16日起, 臺灣偶像劇《流星花園》在騰訊視頻上線。 10天拿下2.4億點擊量, 引發一輪追劇高潮, 首集湧進了6萬彈幕。

其實, 《流星花園》算不上精品,

表演生硬、人設誇張、劇情單薄, 但細節唯美, 畫面清新, 音樂動聽。 最重要的是四位男主的顏值, 其中尤以周渝民與言承旭為甚。 花澤類那不世出的“盛世美顏”, 估計只有“平平無奇”時代的古天樂堪與之比美。 而其眉目如畫的富貴公子形象, 也為偶像劇演員確立了一個標杆。 F4初出道時的青澀與稚嫩, 又恰恰與懵懂的校園愛情合拍。 《流星花園》引領了男色時代, 帶來了臺灣偶像劇的黃金十年, 相當一段時間內還為抵抗日流、韓流做出了貢獻。

但有趣的是, 此次《流星花園》的重播引發的並非全然是懷舊情懷, 而是“三觀反省和自我質疑”。

《情深深雨濛濛》重播的時候, 70、80後觀眾就反省:怎麼自己當時沒發現, 何書恒就是個花心大蘿蔔渣男呢?這次也一樣, 《流星花園》中, 杉菜在兩個男孩之間搖擺不定;花澤類明明喜歡滕堂靜卻去親杉菜的額頭;道明寺更不用提了, 動不動就揮拳頭, 還動手打過杉菜, 分明是家暴男的人設……

可問題是, 如果我們否定這部劇的“三觀”, 意味著否定年輕時候的我們。

看看彈幕中90後觀眾的評價:靜好綠茶……杉菜綠茶……這女的好過分……。 90後愛恨分明, 比我們那時候拎得清多了, 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

我們是如何實現“三觀進化”的?說起來, 這是傳播改變了三觀, 而且這變化快到你以為本來如此。 社交媒體放大了輿論場, 但被放大的輿論場卻並不絕對帶來寬容與多元。 相反, 卻常常產生馬太效應和極化效應, 聲音大的越來越大, 聲音弱的越弱, 直至消失。 在社交媒體議題中, 跟道德、倫理有關的表達尤其如此。 漸漸地, 社交媒體上的情感、情緒越來越清晰、簡單、純粹、黑白分明, 明確到可以用表情包來代替。 社交媒體的傳播是一種符號傳播, 那些曖昧不明的情感因為沒有符號支撐, 是無法得到有效傳播的。

移動互聯網把我們變成了網路中的情感清教徒、苛刻的道德聖人或者獵人, 不斷地排異著曖昧不明的情感和倫理觀。 這樣的受眾心理變化, 也為影視劇創作者所捕捉。

1998年, 《牽手》這樣涉及“小三”的題材還能獲金鷹獎、飛天獎, 媒體還可以討論俞飛鴻飾演的小三存在的“內因和外因”。 而2010年類似題材《蝸居》白玉蘭獎已經一無所獲。 2003年《玉觀音》中, 孫儷演的安心已有丈夫, 還可以愛上毒販;而2015年《羋月傳》中, 孫儷飾演的羋月與追求者柏拉圖式曖昧的終極目的, 只是為了兒子能登位。 曖昧是一種手段, 而非愛欲的目的。 儘管歷史上的羋月完全不是這樣。

這種“三觀進化”看起來很正當, 然而對於愛情劇來說卻是災難。 清晰也即是單一,

少了灰色地帶, 人物變成了人設, 圓形人物也全變為扁平, 複雜修剪成簡單, 以便觀眾立刻辨認, 並迅速獲得認同。 也因此, 如今在愛情劇裡找不到愛情的“過程”, 只呈現“結果”, 更別說出現女孩在兩個男孩中猶豫、曖昧、選擇的劇情了。 當年《將愛情進行到底》中朦朧複雜矛盾的男女情感早已消失不見。 雖然瑪麗蘇情結嚴重了, 女主可以被多個男生喜歡, 但她本人必須是弱水三千隻取一瓢飲, 若真要跟不同男主戀愛, 則必須分不同時空, 典型的如《那年花開月正圓》。 馬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