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初聽不識曲中味,再聽已是曲中人

當年劉若英憑藉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曲《後來》, 紅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 很長時間這首歌都是KTV聚會的必點曲目。 如果你也曾經在年輕的時候, 錯失心愛之人, 那麼你一定能夠從這首歌中, 聽懂你自己的心聲。 如今, 歌手劉若英洗盡鉛華, 成為了導演劉若英, 帶來了最新電影《後來的我們》。 讓那些青春已去的成年人, 能夠以旁觀者的視角, 重新審視那些擦肩而過的初戀和那些懵懂不安的青春。 古人常說“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許”, 年輕時候的愛情之所以玲瓏剔透又刻骨銘心, 是因為那時的自己是那樣的朝氣蓬勃,

那樣的明眸皓齒。 面對未來, 還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可供揮霍。 青春期的時候, 不需要面臨工作和家庭的壓力, 因此才能那麼心無旁騖地去愛一個人。 納蘭容若是我國清代著名的才子和詩人, 高官名門之後。 不僅才華橫溢, 為後世留下了爭相傳頌的名篇佳句, 更是一個癡心絕對的文人君子。 “一生一世一雙人, 半醉半醒半浮生”, 在納蘭容若的心中, 愛情是神聖的, 是互相信任和守護的。 即使人生漫長, 他也只願意和心愛之人白頭偕老, 恩愛一生。 然而天不遂人願, 納蘭容若和他的初戀盧氏17歲時完婚, 婚後不久盧氏就因產後受寒而亡。 此後終其一生, 納蘭容若的感情生活始終不太順利, 活在對於盧氏的思念中,
真的是“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納蘭容若儀錶堂堂, 風度翩翩, 算得上“舉觴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樹臨風前”, 再加上納蘭家鐘靈毓秀, 財產豐厚, 一家人過著錦衣玉食的貴族生活, 想必愛慕納蘭容若的女子不在少數。 然而他卻對於愛情有著忠貞不渝的態度。 他的詩詞到處充滿著對於逝去愛人的思念:“淚咽卻無聲, 只向從前悔薄情, 憑仗丹青重省識。 盈盈, 一片傷心畫不成”。 愛情之中, 死亡是最殘酷的分別, 它意味著今生今世兩人再無相見之日。 “心灰盡, 有發未全僧。 風雨消磨生死別, 似曾相識只孤檠, 情在不能醒”, 這是納蘭容若痛失所愛的傷心。 但是很多時候, 即使不是死別, 生活中情侶之間的變心也會導致永不相見的“生離”。
就好像納蘭容若在《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中所寫的那樣:“人生若只如初見, 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 卻道故心人易變”。
​如果一切都能回到和心愛之人初相見的那天該有多好啊!可是覆水難收。 一個人只要是變了心, 那麼再甜蜜的過去,
也不過是過眼雲煙。 就好像同樣的一顆奶糖, 卻再也嘗不出熱戀時的味道。 “誰念西風獨自涼, 蕭蕭黃葉閉疏窗, 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 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 無論是“死別”, 還是“生離”, 年輕時候的我們由於缺少生活的歷練, 加上心智的不成熟, 往往不能和心中所愛修成正果。 很多當初彼此發誓要“一輩子在一起”的人, 都早已經散落天涯, 失去了聯繫。 那些年輕的時候許下的諾言, 那些轟轟烈烈的心情, 那些策馬奔騰的青春, 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淡了。 面對年輕時候那些錯過的愛情, 也許我們只能在很多年以後, 後知後覺地感歎一句“如果當初”。 就好像劉若英在《後來》中所唱的那樣:“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
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 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 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