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提升農業品牌影響力,我們的軟肋在哪裡?

實施農業品牌戰略、提升農產品影響力, 是轉變農業農村發展方式、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之必然。 經過多年努力, 我市農業農村發展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品牌戰略為農業提質農民增收帶來了諸多好處。 然而, 繼續提升農業品牌影響力, 使其發揮應有的作用, 需要我們解決認識不到位、宣傳觸角不深入等問題。

農業地標發揮作用不夠

至目前, 我市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2件, 分別是“酒泉洋蔥”和“瓜州枸杞”。 地標用好了, 就能帶動經濟發展, 增加農民收入。

“‘酒泉洋蔥’是2009年註冊的, 促進了我市洋蔥行業的發展。

我們在銷售洋蔥的塑膠網袋上標注‘酒泉洋蔥’字樣, 提升知名度, 拓展銷售市場。 但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是農戶對品牌的認識不夠, 存在摻雜使假情況。 此外, 因為缺乏資金, 產品宣傳嚴重滯後。 ”市洋蔥協會秘書長邢向東說。

據瞭解, 至目前, 市洋蔥協會共有會員800余人。 2015年開始, 市洋蔥協會通過土地流轉, 大面積種植洋蔥。 但由於資金跟不上, 已取得地標的洋蔥未能發揮好應有的作用。

“創建一個地標實屬不易, 註冊成功後還得宣傳好、經營好, 否則, 就會大材小用。 ”市工商局副局長趙平說。

有了地標的“瓜州枸杞”在市場上的銷售價格比其他地區每公斤多5元錢。 但要想真正把“瓜州枸杞”做大做強, 宣傳、包裝、銷售等工作就一定要跟得上,

僅憑企業和協會的力量遠遠不夠。

“綠色農產品認證3年一次, 每次2萬元;有機產品認證1年一次, 每次6萬餘元。 一般的協會和小的民營企業不願意出這筆錢, 嚴重制約了品牌農業的發展。 ”酒泉市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景方元說。

近年來, 枸杞種植已成為瓜州移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至2017年底, 全縣枸杞種植面積已達20余萬畝, 年產量4.8萬噸, 產值17.87億元。

“我們註冊了‘瓜州枸杞’地標, 但各企業又有各自的商標。 目前, 我們主要是利用大場大戶做地標品牌, 通過‘三變’改革加大土地流轉力度, 讓更多的能人大戶集中使用‘瓜州枸杞’地標, 從建大基地、樹大品牌、建龍頭企業和大市場幾個方面入手, 促進推廣和應用。

”瓜州縣林果中心主任任廷貴說。

品牌農業發展任重道遠

“企業、農戶商標意識不強, 只做產品抓效益而忽略品牌創建;當地人對本地農產品關注度不高, 未形成推動本地農產品品牌發展的氛圍……這些都是制約我市品牌農業發展的問題。 ”市工商局商廣科科長趙偉說。

近年來, 市工商局圍繞全市特色農業開展“一對一”幫扶, 指導企業注冊商標。 其中, 幫助指導敦煌李廣杏、陽關葡萄、金佛寺西梅等特色農產品申報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完善申請材料。 指導申報的戈壁雪潤、祁連戈壁雪等153件農產品商標, 全部取得受理通知書, 目前已進入實質審查階段。

品牌農業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實現農業提質農民增收的有效手段。

“發展品牌農業,

不僅是注冊商標, 而且要在宣傳、包裝、銷售等方面下功夫, 讓更多的消費者認可。 ”景方元說, 要重視支持公用品牌創建, 在宣傳設計包裝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才能實現大回報。 品牌在精不在多, 多會導致雜亂無章。 目前, 我市已形成的公用品牌戈壁雪潤, 應該通過統一的包裝銷售, 把蔬菜、瓜果、畜牧等八大類產品推銷出去。 同時借鑒一些成功經驗, 最終以母子公司的形式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