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在永州:讀柳宗元的《天說》

《天說》

彼上而玄者①, 世謂之天;;下而黃者, 世謂之地。 渾然而中處者②, 世謂之元氣。 寒而暑者, 世謂之陰陽。 是雖大, 無異果蓏、癰痔、草木也③。

假而有能去其攻穴者, 是物也, 其能有報乎④? 蕃而息之者,其能有怒乎? 天地, 大果也;元氣, 大癰痔也, 陰陽, 大草木也。 其烏能賞功而罰禍乎?⑤功者自功, 禍者自禍, 欲望其賞罰者大謬;呼而怨, 放望其哀且仁者, 愈大謬矣。

(《柳河東集》卷十六)

①玄:深青色。

②渾然:形容廣大彌漫, 到處充滿的狀態。 中處:處在中間。

③果蓏:植物所結果實的總稱。 木本植物結的果實叫果;草本植物結的果實叫蓏。 癰:毒瘡。 痔:痔瘡。 、

④假而:假如、假使。

⑤烏能:怎能。

譯文

那個在上面深青色的東西, 人們稱它為天;在下面黃色的東西, 人們稱它為地。 彌漫充滿在天地之間的東西, 人們稱它為元氣。 由寒冷變為暑熱的, 人們稱它為陰陽。 這些東西雖然很大, 但是與果蓏、癰痔、草木並沒有什麼不同。 假使有誰能夠消滅在物中打洞的蟲子, 這個物難道能夠有所報答嗎? 誰如果讓蟲子繁殖生長, 這個物難道會發怒嗎? 天地就是大果獻;元氣就是大癰痔;陰陽就是大草木。 它們怎麼能賞功罰禍呢? 有功是人們自己取得的功, 遭禍也是人們自己招致的禍,

希望天來賞善罰惡是十分荒謬的;呼喊和怨忿, 希望得到天的憐憫和恩賜, 那就更加荒謬了。

簡析

這段選文, 是柳宗元針對韓愈所宣揚的天人感應神學思想而講的。 韓愈認為天是有意志的, 能夠賞功罰禍。 人類改造自然、發展生產的活動,

他認為侵害了自然界, 得罪了上天, 因此就要遭到上天的懲罰:如能夠制止人對自然界的侵害, 就會得到上天的獎賞。 柳宗元繼承和發展了荀子、王充的唯物主義自然觀, 對韓愈的這種觀點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批判。 他指出, 天地、元氣陰陽, 都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現象。 它們是和“果蓏”、“癰痔”、“草木”一樣的自然物質, 並沒有什麼意志, 更不會對人賞功罰禍, 人們求天、怨天都是荒謬的。 人間的禍福都是由於自己的行為所招致的, “功 省者目自功, 禍者自禍”, 與“ 天” 沒有關係。 這是鮮明的唯物主義無神論思想。 但是柳宗元的認識還是停留在感性直觀的經驗層次, 他籠統地把功和禍說成是人們自己造成的, 這是有待進一步分析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