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與岳飛、於謙並稱西湖三傑,名氣不如二人,忠義卻不輸

很多人都知道嶽飛墓在西湖邊, 也有一些知道於謙的墓也在西湖邊, 其實西湖邊還有另一位名臣的墓, 他與岳飛、於謙並稱“西湖三傑”, 他就是南明兵部尚書、著名的抗清英雄張煌言。

張煌言

張煌言, 號蒼水, 1620年出生在浙江寧波, 崇禎年間中舉。 到1645年, 江南被破時, 寧波城中一片慌亂, 有人逃跑, 還有人商量如何獻城給清軍。 年僅25歲的張煌言決定投筆從戎, 參加了刑部員外郎錢肅樂率領的義軍, 興兵勤王, 最終他們奉在浙江的魯王朱以海為監國, 領導軍民在浙江的抗清運動。 從此以後, 張煌言一直忠於魯監國。

而在魯王監國之後, 唐王朱聿鍵卻在福州登基稱帝了, 史稱隆武帝, 隆武帝是南明史上最有雄心的皇帝, 但是他卻沒有自己的班底, 只能受制于鄭芝龍等權臣, 後來魯監國政權與隆武政權有過多次的內訌, 雙方互有爭鬥。

隆武帝

後來, 魯監國兵敗, 退守舟山島, 張煌言也隨之撤退到舟山島。 後來連舟山也失守, 魯監國被迫南下, 被鄭成功安排在金門島居住, 但是此時魯監國尚有一定的軍事實力, 由張名振和張煌言領導。

1654年, 為了響應長江沿岸的義軍活動和鼓舞人心, 魯監國派遣張名振和張煌言率水軍三次進入長江,

與清軍進行戰鬥, 並且收復了舟山等地。 三入長江戰役雖然最終都沒有成功, 但是也起到了牽制清軍、鼓舞義軍的效果。

三入長江戰役

張煌言抗清事業的巔峰出現在1659年, 為了牽制在雲南進攻永曆政權的清軍, 張煌言和鄭成功聯合發動了長江戰役,

鄭成功率17萬大軍與率領6000人的張煌言在舟山會合, 從崇明入長江口發動長江戰役。

張煌言作為先頭部隊率先進入長江, 鄭成功率領水軍大部隊押後, 張煌言不一路西進, 收復了瓜洲等地, 並建議鄭成功攻打鎮江, 張煌言還親率水軍攻打南京觀音門, 以牽制南京清軍, 掩護鄭成功部進攻鎮江。 之後, 張煌言在南京等待鄭成功前來會合一起攻打南京, 但是鄭成功卻從水路慢慢的逆流而上, 等待兩天之後的張煌言決定繼續西進, 到南京的上游去, 以防止上游清軍順江而下支援南京守軍。

1659年七月七日, 張煌言攻克了蕪湖, 並駐紮在此地招降周邊地區, 一時間攻取了溧陽至廣德、池州、和州、甯國等地區,

共計四府、三州、二十四縣, 很多民眾自願加入張煌言的部隊, 張煌言的軍隊一度擴充到數萬人, 牢牢的將南京上游地區掌握在明軍的手中, 為鄭成功攻打南京解除了後顧之憂。

張煌言在南京上游的影響地區

但是, 鄭成功在南京的戰役並沒有取得成功, 鄭成功在南京周圍的軍事行動極為緩慢,導致清軍得以及時回援和佈防,鄭成功在南京城下被清軍擊敗,之後率大軍撤出長江,甚至都沒有通知南京上游的張煌言撤退。張煌言部被上下游的清軍包圍在蕪湖地區,進退不得,最終只得化零為整,從陸路撤退,一路沿著小路撤退到了大海之上。

這次長江戰役幾乎是抗清的最後一次高潮,之後形勢一路之下,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1662年,南明永曆帝被俘殺,李定國和鄭成功也相繼去世,連魯監國都去世了,但是張煌言依然在戰鬥。到了1664年六月,張煌言看複明無望,決定解散軍隊,隱居海島不出。後來,清軍通過叛徒找到了張煌言,將其抓獲,九月初七日,被清軍殺害於杭州弼教坊。

張煌言墓

張煌言,在明朝滅亡之際,毅然投筆從戎,追隨明朝宗室從事抗清運動,並數次進入長江擾亂清軍在江南的統治,甚至一度打到南京上游,攻克二十餘縣,讓清廷震動,但是大勢所趨,複明大業未能成功,但是他堅持到了最後一刻,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沒有選擇投降,而是慷慨就義,其人忠心日月可鑒,可以說他的忠義不輸長眠在西湖邊的其他兩位英雄。

鄭成功在南京周圍的軍事行動極為緩慢,導致清軍得以及時回援和佈防,鄭成功在南京城下被清軍擊敗,之後率大軍撤出長江,甚至都沒有通知南京上游的張煌言撤退。張煌言部被上下游的清軍包圍在蕪湖地區,進退不得,最終只得化零為整,從陸路撤退,一路沿著小路撤退到了大海之上。

這次長江戰役幾乎是抗清的最後一次高潮,之後形勢一路之下,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1662年,南明永曆帝被俘殺,李定國和鄭成功也相繼去世,連魯監國都去世了,但是張煌言依然在戰鬥。到了1664年六月,張煌言看複明無望,決定解散軍隊,隱居海島不出。後來,清軍通過叛徒找到了張煌言,將其抓獲,九月初七日,被清軍殺害於杭州弼教坊。

張煌言墓

張煌言,在明朝滅亡之際,毅然投筆從戎,追隨明朝宗室從事抗清運動,並數次進入長江擾亂清軍在江南的統治,甚至一度打到南京上游,攻克二十餘縣,讓清廷震動,但是大勢所趨,複明大業未能成功,但是他堅持到了最後一刻,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沒有選擇投降,而是慷慨就義,其人忠心日月可鑒,可以說他的忠義不輸長眠在西湖邊的其他兩位英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