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漫談道家典籍《陰符經》所說的殺機

道家的《黃帝陰符經》又稱《陰符經》。 據說此書以隱喻的方式在談養生, 也有人認為他是一部關於哲理, 權謀的書!

經文很短, 共有400餘字;但據一般說, 從“觀天之道”起, 至“我以時物文理哲”為止。 它當中有一段話:

【天生天殺, 道之理也。 天地, 萬物之盜;萬物, 人之盜;人, 萬物之盜。 三盜既宜, 三才既安。 】

大概意思是:

天地是萬物的初始, 既生萬物又殺萬物, 故為萬物之盜;世上萬物, 讓人見景生情, 恣情縱欲, 耗散神氣, 由幼壯至老死, 所以是萬物盜了人的生機;

人為萬物之靈, 食萬物精華, 借萬物之氣生之長之, 因此人又成了萬物之盜。

修煉者, 能奪萬物之氣為我用, 又能因萬物盜我之氣而盜之, 並因天地盜萬物之氣而盜之, 三盜歸於一盜, 殺中有生, 三盜皆得其宜, 三盜既宜, 人與天地合德, 並行不悖, 則三才之道方合于自然, 歸於清靜。

五行賊克, 相生相勝, 使生殺二機, 制化得宜也殺機, 致死之道也。 天有二機:生機和殺機。 二機並存, 自然之道也。 每天都有生, 每天都有死。 生也是正道, 死也是正道, 而人只喜論生, 不喜談死。 世皆喜好和諧, 不喜鬥爭。

老子的《道德經》第五章:

“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 以百姓為芻狗。 ”

大自然從不講仁義和偏愛, 它用無形的手, 成就一部分生機, 必然要施行一部分殺機。

所以“天發殺機, 鬥轉星移;地發殺機, 龍蛇起陸(如地震);

人發殺機, 天地反覆;天人合德, 萬變定基。 ”

大自然覺得五行之氣, 不能均衡, 所以必然會突發自然災難來懲罰違背規律和無限貪欲的人類。 戰爭是人類自我行殺機, 是一種資源配置不均衡的爭奪。

人類不論賢愚善惡, 皆以生殺存於世, 有罪於厚載、化育我們的大地。

我們都有掠食者的本性, 都可能為了自我欲望而促成獵殺弱小——只有一些人努力去控制它。 但這種顯性的控制只是僅僅旨在為了不爆發戰爭而已, 工業革命300多年來, 改變了世界, 也改變了人類的地球環境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所以現在各國都強調環保的原因在於, 過度開發, 引起的環境失衡已到積重難返的地步。

人類雖然愛好和平、善良, 然而人類對自身環境的破壞, 在21世紀已經達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 天如果不爆發災難, 全世界的人們都會自以為是。 人類都會在以科學技術為第一生產力的努力奮鬥下, 努力毀滅著天地和萬物生存環境。 順天行殺機, 所向協良謀。

所以, 古代早就說過這樣的道理,

順天行殺機, 是在替天行道。 那麼一切殺機可以制服那些虛假的公平、正義、繁榮、和諧、以及渺小的人類智慧。

同時我們還應該看到, 那種盲目的順從和怯懦的精神則是惡霸存在的原因, 極端的說, 是屠殺發生的原因。 一切壞人都是好人縱容出來的。

大家都朝墳墓走去, 要死就死的從容些!堡壘先從內部攻破。 百足之蟲, 死而不僵。 死就是為了生, 生則最終要死。

這也是道家樸素的辯證觀點:萬物相對, 相互陰陽輪轉的體現之一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