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小談吳昌碩書畫

吳昌碩 富貴壽康

吳昌碩 富貴壽康

質地:設色紙本 立軸

尺寸:127×65.5釐米

創作年代:1922年

款識:富且貴兮壽而康。 壬戌處暑節, 偶學孟皋筆意。

吳昌碩年七十九。

鈐印:吳俊卿印、倉石。

吳昌碩 富貴壽康 局部

吳昌碩此件《富貴壽康》作於79歲, 是其晚期經典代表作品。 正如吳昌碩的題句所言“富且貴兮壽而康”, 作品立意吉祥高貴, 典雅大氣。 “章法”“筆氣”“墨韻”無不奇特, 無不飽滿。

吳昌碩 富貴壽康 局部

此作佈局顯然是得益于作者書法和篆刻的深厚修養。 他用赭石和淡墨分別勾勒點染兩塊不同色調的石頭, 將大石置於畫面中心, 堅定地穩住了畫面的中心。 並將畫面的兩個主角:左下角的水仙和右上角的牡丹顧盼有情地通過中心大石聯繫在一起,

形成精彩的對角構圖, 左上角筆力強勁的落款, 亦增強了佈局的氣勢。 畫中各物體的錯綜關係, 以順應逆, 互相回應, 盡顯作者在構圖方面的高超能力。

吳昌碩 篆書臨石鼓

吳昌碩 篆書臨石鼓

質地:紙本 立軸

尺寸:169.5×84釐米

創作年代:1924年

款識:甲子長至集石鼓舊拓字,

安吉吳昌碩年八十又一。

鈐印:俊卿之印(朱文)、倉碩(白文)。

鑒藏印:徐氏清淵堂珍藏印(朱文)。

上海文物商店舊藏。

吳昌碩的書法可謂大器晚成。 其青年和中年時期, 積極參與到晚清碑學思想的大潮中, 發奮臨習古代篆隸經典作品, 然其40歲左右的作品仍顯稚嫩, 至其50歲時, 便達到晚清同輩書家的最高水準, 作品雖好, 可惜並無新意, 使得吳昌碩極其苦惱。

吳昌碩 篆書臨石鼓 局部

直至吳昌碩後來發現了石鼓文拓本, 才恍然大悟, 並日日勤學不輟, 自言“一日有一日之境界”。 至60歲時, 吳昌碩始能將石鼓文高古的字形與渾厚的筆意融入到晚清碑學思想的脈絡中, 自此以後, 其大篆書法日益成熟, 至75歲時, 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境地。 80歲後, 更見蒼茫大氣。 吳昌碩晚年的書法已經遙遙領先於晚清時期, 並強有力地指引著未來書風的走向。

此件作品為吳昌碩81歲時所寫的意臨《石鼓文》大幅經典之作, 淳樸渾厚, 極具高貴的先民氣息。 代表了吳昌碩大篆書法的最高水準。 並且此件作品流傳有序, 為上海文物公司舊藏。如此大幅的經典之作,殊為難得!

原文作者:楊梓 未央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志趣相投:鑒賞大家王世襄與張伯駒交往的三五事(上)

為上海文物公司舊藏。如此大幅的經典之作,殊為難得!

原文作者:楊梓 未央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志趣相投:鑒賞大家王世襄與張伯駒交往的三五事(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