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從鬱金香到南海泡沫,我們得出最賺錢的一條“金科玉律”!

貪欲橫流是歷史上每一次經濟過熱的基本特徵。 為了追求金錢, 大家都將基本分析法拋之腦後, 一窩蜂地認為自己也能在股市中撈一筆,

忙於建設自己的“空中樓閣”。 接下來, 我們將回顧世界歷史上著名的幾次泡沫事件, 在這些案例中, 有些人也曾短暫獲得巨大回報, 但最終倖免於難的實在是鳳毛麟角。

歷史的教訓是, 空中樓閣理論可以解釋投機者的行為, 但將全部精力花在預測易變人群的反應, 終究是一種極其危險的遊戲。 完全因大眾心理而火箭般躥升的股市, 最終也擺脫不了像地球引力一樣的金融規律作用, 不正常的股價終究會地震般“回歸”, 而且大多數人是難以預見到的, 因此倖免於難的也就很少。

1, 鬱金香泡沫

這是歷史上投機性最強的一次致富狂潮。 1593年, 一位來自維也納的植物學家將一株起源於土耳其的特殊植物帶到了荷蘭。

接下來的10年裡, 鬱金香開始流行, 尤其在染上一種非致命病毒後, 鬱金香的花瓣產生了色彩鮮明的細紋, 價格直線上漲, 越奇異越值錢。

然後商人們像預測大眾對布匹、衣物的偏好一樣, 簡單地預測下一年最流行的鬱金香色彩樣式, 大量購進、待價而沽。

隨著價格的攀升, 賣的越貴的, 大家越覺得它是好東西。 荷蘭的傳統工業因此而荒廢, 貴族、市民、商人、農民、運動員, 甚至女傭們都沉醉在鬱金香的投機熱潮中。 所有人幾乎都認為, 鬱金香的狂熱會持續下去, 世界各地的投資者將雲集荷蘭, 以荷蘭人開出的任何價格求購鬱金香。

起初很理智的人, 看到親戚朋友都大賺後, 懊惱不已, 最終難以把持跟進去了, 很少有人能抵制這場投資活動帶來的誘惑。 1636年, 一株稀有品種的鬱金香竟然達到了與一輛馬車、幾匹馬等值的地步。 1637年, 與上一年相比, 鬱金香總漲幅高達5900%!人們不惜把地皮、珠寶、傢俱等都換成鬱金香, 鬱金香的價格也變成了天文數字。

還有人發明了“看漲期權”,

例如, 你一個月後要買鬱金香, 現在敲定一個期權, 只要掏出20塊的期權費, 就可以將價格固定在100元。 一個月後, 若市場價漲到200, 你仍可以以100元買, 就賺了80元(200-100-20);如果屆時價格低於100, 你可以選擇不交割, 只承擔20塊的損失就行了。 這更加速了投機行為和泡沫的積累。

1637年2月, 由於賣方突然拋售, 公眾陷入恐慌, 導致鬱金香市場突然崩潰, 儘管政府出面干預, 一個星期後, 鬱金香價格仍跌了90%, 一度跌至洋蔥價。 有多少人能逃離這次災難呢, 沒有人, 因為這之後, 整個荷蘭經濟陷入了長期的蕭條, 成千上萬的人在這個萬劫不復的大崩潰中傾家蕩產。 鬱金香泡沫也成為載入文獻的最早的泡沫經濟案例!

2, 南海泡沫

如果有股票經紀人告訴你某檔股票,

可能沒有什麼銷售額、利潤前景, 但就是保證你能賺錢, 你會買嗎?300年前的英格蘭, 這種事已司空見慣。

那時候英國經濟空前繁榮, 擁有股票是一種特權的象徵。 1693年, 東印度公司還只有499個股東。 而到了1711年, 南海公司成立, 承擔了1000萬英鎊的政府債務, 作為補償, 英國政府將南海地區的貿易獨佔權授予了該公司。

此後, 南海公司的經營並不怎麼樣, 即便是不道德的黑奴販賣, 也沒讓公司盈利。 反倒是南海公司的管理層壞事幹盡, 比如提前知道消息收購低價國債、行為奢侈、經營混亂不堪。 但是南海公司的股價不跌反升。

這時英吉利海峽的另一邊, 成立了一家密西西比公司, 兩年內該公司股價從每股100法郎, 漲到2000法郎。 這時, 英格蘭選出了南海公司與之競爭。 1720年,南海公司董事會(一群貪婪的傢伙)決定承擔3.1億英鎊的全部英國政府債務,希望以此增加自己的信譽,每股股價從130英鎊迅速漲至300英鎊。期間支援這一交易的權貴們,都獲得了一定數量的南海的股票。

此後有國家背書的南海公司,新股發行一波接一波,發行價從300英鎊、400英鎊、800英鎊逐步提升,申購股份的付款方式也是越來越寬鬆,從分期付、到最低首付只要10%,英國過半議會議員都認購了股票,更別提那些打破頭搶南海股票的平民。

但厄運總會降臨在這些可笑者的頭上。當南海公司的董事和管理層發現,公司股價與經營業績出現如此離譜的差異時,他們決定把個人持股全部拋空。很快,股價下跌導致市場出現連鎖反應,南海公司的信譽瞬間崩潰。包括大名鼎鼎的科學家牛頓,也在這場泡沫事件中損失慘重,並且畢生不准別人在他面前提及“南海”二字,牛頓還發表了那句名言:我能計算天體的運動,卻無法探知人群的瘋狂行為。此後,英國議會通過了“泡沫法案”,禁止任何公司發行股票,直到一個多世紀後,該法案才被廢除。

我們回到20世紀、21世紀,這時候的人是否會更理智呢?

此時,世界的中心從歐洲轉移到美國,美國人親手導演了兩場人類文明史上最為壯觀的投機熱潮、最慘重的崩盤。20世紀20年代,佛羅里達的地產熱最終讓很多投資者割肉離場;隨後美國經濟繁榮泡沫破裂、美股崩盤,導致史上最大一次大蕭條爆發...

20世紀80年代繁榮到達了日本,日本出現嚴重的股市和樓市泡沫。

此外還有2000年前後的美國網路股泡沫,2007/2008年次貸危機,2015年的高杠杆導致的中國股災。

還有隱藏的想都不敢想的潛在炸彈,比如似乎永遠不會下跌的中國房價、以及美股十年的牛市......

都說中國股民的痛苦記憶只有7秒,而翻開全球歷史,這種不吸取教訓的慘痛事件又何止中國一家。我們今天重溫這些歷史,其實也是為了----大家在股市中能生存下去。不管中外、無論古今,市場中輸家都是那些不能抵制住誘惑的投機者!選中好股票不難,難的是如何抵制誘惑和貪婪!

如果您想瞭解更多的理財熱點,學習更多接地氣的投資理財課程,想參與我們的直播、並與我們的講師互動,一定要關注“好買商學院”微信公眾號(howbuyIE),並留言與我們的講師進行交流~~

1720年,南海公司董事會(一群貪婪的傢伙)決定承擔3.1億英鎊的全部英國政府債務,希望以此增加自己的信譽,每股股價從130英鎊迅速漲至300英鎊。期間支援這一交易的權貴們,都獲得了一定數量的南海的股票。

此後有國家背書的南海公司,新股發行一波接一波,發行價從300英鎊、400英鎊、800英鎊逐步提升,申購股份的付款方式也是越來越寬鬆,從分期付、到最低首付只要10%,英國過半議會議員都認購了股票,更別提那些打破頭搶南海股票的平民。

但厄運總會降臨在這些可笑者的頭上。當南海公司的董事和管理層發現,公司股價與經營業績出現如此離譜的差異時,他們決定把個人持股全部拋空。很快,股價下跌導致市場出現連鎖反應,南海公司的信譽瞬間崩潰。包括大名鼎鼎的科學家牛頓,也在這場泡沫事件中損失慘重,並且畢生不准別人在他面前提及“南海”二字,牛頓還發表了那句名言:我能計算天體的運動,卻無法探知人群的瘋狂行為。此後,英國議會通過了“泡沫法案”,禁止任何公司發行股票,直到一個多世紀後,該法案才被廢除。

我們回到20世紀、21世紀,這時候的人是否會更理智呢?

此時,世界的中心從歐洲轉移到美國,美國人親手導演了兩場人類文明史上最為壯觀的投機熱潮、最慘重的崩盤。20世紀20年代,佛羅里達的地產熱最終讓很多投資者割肉離場;隨後美國經濟繁榮泡沫破裂、美股崩盤,導致史上最大一次大蕭條爆發...

20世紀80年代繁榮到達了日本,日本出現嚴重的股市和樓市泡沫。

此外還有2000年前後的美國網路股泡沫,2007/2008年次貸危機,2015年的高杠杆導致的中國股災。

還有隱藏的想都不敢想的潛在炸彈,比如似乎永遠不會下跌的中國房價、以及美股十年的牛市......

都說中國股民的痛苦記憶只有7秒,而翻開全球歷史,這種不吸取教訓的慘痛事件又何止中國一家。我們今天重溫這些歷史,其實也是為了----大家在股市中能生存下去。不管中外、無論古今,市場中輸家都是那些不能抵制住誘惑的投機者!選中好股票不難,難的是如何抵制誘惑和貪婪!

如果您想瞭解更多的理財熱點,學習更多接地氣的投資理財課程,想參與我們的直播、並與我們的講師互動,一定要關注“好買商學院”微信公眾號(howbuyIE),並留言與我們的講師進行交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