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陳州放糧》在大別山幹部學院公演

大河報·大河用戶端記者 李岩 通訊員 張捷 文圖

應大別山幹部學院, 新縣縣委、縣政府邀請, 由周口市戲劇藝術研究院、淮陽縣聯合打造的廉政劇《陳州放糧》, 於4月23日至24日在大別山幹部學院公演3場。 當地幹部群眾2000余人觀看了演出, 並給予高度評價。

作為國家藝術基金重點扶持項目、2017年河南省文化產業扶持項目, 《陳州放糧》源於經典武俠小說《七俠五義》, 並融入另一部戲曲《鍘包勉》,

以廉吏包拯陳州(今淮陽)開倉放糧為主線, 融入戲曲、曲藝、武術、魔術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 對傳統文化經典進行了新的演繹和詮釋, 用90分鐘的時間打造了一個矛盾更加集中、衝突更加激烈、表現形式更加多樣的傳奇故事。

北宋仕宗年間, 陳州(現淮陽縣及周邊)大災,

餓殍遍野, 仕宗寵愛的妃子龐妃之父龐太師巧言令色, 委派兒子寵國舅和包拯侄子包勉前往賑災。 二人假公濟私, 大肆搜刮。 包公奉旨下陳州查賑, 終將龐國舅和包勉處決, 開倉放糧, 救民於水火。

"通過深入挖掘, 《陳州放糧》以淮陽特有的優秀傳統文化向人們傳播廉政文化教育。 我們相信, 會有更多的觀眾喜歡這部舞臺劇, 讓廉政文化教育幹部, 走近群眾, 也相信它會對更多的幹部黨員和群眾帶來教益。 "淮陽縣委書記馬明超說。

"首先, 這個劇本題材選的好, 契合當前反腐倡廉的大背景、大形勢;第二, 內容豐富, 把這些傳統唱段精彩內容都吸納進去, 容易吸引觀眾, 使觀眾在欣賞藝術的同時, 接受教育;第三, 表演形式多樣, 它涉及多個地方傳統的劇種, 有木偶戲、豫劇、道情、相聲等等, 能夠抓住觀眾, 讓觀眾在這個喜聞樂見的形式下受到教育。 "大別山幹部學院副院長孫偉說。

孫偉認為, 這是藝術的創新, 能夠在講歷史和傳統的同時, 使人深受教育。 有句話說的好,

以人為鑒, 可以知得失, 以史為鑒, 可以知興替, "我覺得, 這種表演形式是當前進行黨性教育、反腐倡廉教育的一個很好的創新"。

實習編輯:嶽晶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