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他每部戲只露冰山一角,這次是陸先生的遠大前程

趙立新的低調和神秘就像冰山一樣, 我們只看到他露出海平面的一角, 而海面下還隱藏著巨大的冰棱和洶湧的波濤。

在綜藝節目《聲臨其境》中,

趙立新對電影《聞香識女人》、《功夫熊貓》等爐火純青的配音和多國語言的任意切換讓觀眾驚歎。

在熱播電視劇《遠大前程》中, 趙立新和倪大紅、劉奕君共同出演上海灘“三大亨”, 頗有教父色彩, 趙立新將老三陸昱晟的智慧和膽識詮釋得淋漓盡致。

他仿佛一座巨大的圖書館, 卷帙浩繁而古舊, 不論是穿著, 還是氣質、談吐, 趙立新都散發著舊知識份子的味道, 只要他願意, 隨時可以展示他這座“圖書館”的任意角落, 讓你嘆服其儲藏的才華。

從聲音到表演, 趙立新的波濤和微瀾

“所有的保存自我,

都是為了在融入社會的過程中實現自我”, 這一年, 趙立新出現在了更多觀眾的視野中。

趙立新在《聲臨其境》中展示出的魅力讓人心潮澎湃, 但他周身的距離感又讓人使勁兒琢磨。 趙立新的表演既有洶湧的波濤, 又有平靜的微瀾, 你無法為他貼上一個標籤或者把他歸納到一個類型裡,

這讓觀眾覺得新奇神秘。

在電視劇《遠大前程》中, 趙立新飾演的陸昱晟, 人物原型是青幫頭目杜月笙, 他羡慕讀書人, 常年穿長衫, 彬彬有禮。 按照讀書人的規矩, 大家都叫他杜先生。 他是混混出身, 最大的特質是搞人際關係, 照顧別人的面子, 致力於洗白, 為人處世謹慎。

因“三大亨”總是坐在沙發上飆戲, 所以被網友稱為“沙發三兄弟”。 不同于大哥霍天洪(倪大紅飾)的氣勢淩人和二哥張萬霖(劉奕君飾)的狂暴炸裂, 趙立新扮演“三大亨”的智慧擔當陸昱晟, 話雖不多, 卻金句不斷, 言語間, 可以一瞥這位民國大亨的世事洞明和人情達練。

趙立新本人和這位民國大亨有一些相似之處, 比如讀書人氣質。 趙立新穿衣打扮十分考究, 在《吐槽大會》被戲稱“出門買菜都要穿西裝三件套”, 正好契合了杜月笙作為上海男人的精緻, 給人舒服乾淨的感覺。

趙立新的語言天賦已經在《聲臨其境》中證明了, 在《遠大前程》中又秀起了“滬普”, 更增添了人物的腔調。

趙立新曾肯定這個角色的魅力:“這麼大的一個人物,一個演員一生能遇到幾次?”於是他看了章君穀所著的上中下三本《杜月笙傳》,走訪了杜月笙還在世的親朋好友,查閱了很多史料,為陸昱晟這個人物做了很多準備工作。

趙立新演出了陸昱晟含蓄俐落的精氣神,說話時嘴型特別收著,總是微提嘴角。

雖然晚出場,但卻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出場方式,就像《天龍八部》的第一主角喬峰十四回才出場,但他一出場讓前面的人物黯淡了許多。

在《遠大前程》中,大哥霍天洪問:“昱晟什麼時候回來?”,他盼著昱晟回來,“快回來吧,很多事情等著他拿主意。”出場方式也暗示了陸昱晟的韜光養晦。

觀眾看電視劇,不會特別在乎人物的好壞,在觀眾心中沒有誰比誰卑鄙,也沒有誰比誰高尚。事後回味的往往也不是劇情,而是人物某個眼神或表情一瞬間震懾心神的感覺。

比如初見洪三(陳思誠飾),陸先生嘴角微揚,淺淺笑了一下,他尖銳的眼光讓你明白他對洪三早已瞭解,他知道怎樣抹殺表面的虛假,扼住真實的內核。

在三大亨宴請嚴華(富大龍飾),場面一度緊張對峙時,霍天洪和張萬霖一上來就質問恐嚇,“誰指使你?誰給你這麼大的膽子敢勒索我們永鑫三大亨?”陸昱晟不緊不慢地說:“你給患病的勞工治病,意圖蠻好的。”採取欲抑先揚的策略,隨後嚴厲指責了嚴華的勒索行為。

嚴華露出身上綁的炸藥,氣氛瞬間緊張,千鈞一髮的時刻,陸昱晟忽然大笑了起來,雖然是笑,卻不怒自威,他說:“洪三,你大哥這是跟我們開玩笑,我倒覺得蠻好笑的。”

對嚴華說:“你膽色過人”,說著目光如炬地看著嚴華,指了一下嚴華身上的炸藥,“這個做派,我歡喜你。”就連語氣詞“哎”,趙立新都進行了拖長和轉音,說出來既有呵斥又有肯定的意思,恩威並濟。

於是陸先生化險為夷,這一段表演循序漸進,層次有輕有重,趙立新從容自若,主導全程,是情節的主要推動者。

“教父”的金句和手腕,這明明是陸先生的遠大前程

陸昱晟在劇中哲學性金句頻出,沒有繁多的大道理,而是以小見大,見微知著。

如“三碗面”理論:“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情面、場面。”

洪三元為露伶春(李念飾)出了"雙春會"的主意後,老三陸昱晟說了句:“下流社會拼拳頭,中流社會比銀錢,上流社會爭面子。”

在商場上,陸昱晟圓滑玲瓏又與時俱進,比如趙立新在表演處理碼頭勞工鬧事問題時說的兩句話,“聲譽,這兩個字比什麼都重要”和“要想有大成就必須有大變革”。

聽大哥說孤獨,陸昱晟表示露伶春死了很久了,勸大哥找回大嫂和孩子:“一個家就要有一個家的樣子,一個人怎麼稱得上家呢?”陸先生深懂人情。

劇中,陸昱晟對於洪三來說是“伯樂”,不僅慧眼識人,還有大格局,在收徒前就有遠見地考慮到他未來身份、地位的走向。在洪三謊話敗露性命不保的時候,站出來保洪三。

趙立新將這份知遇之恩演繹得很細膩,將趴在地上的洪三扶起來,幫他整理了衣角,才慢慢開口:“我要他入我的門。”

整理衣角

面對大哥二哥的質疑,陸昱晟邊講話,邊摩挲大拇指,似笑非笑講了對洪三的欣賞:“他當日護送貨物,降秦虎除秦豹,是為有勇;智鬥史雙齡贏了雙春會,是為有謀;之前遇到沈青山收買而不動心,是為有忠;明知露伶春的蹤跡卻沒有報,是為有義,像這種有勇有謀,忠義兩全的人我不要,我要什麼人!”

趙立新有條不紊地說出洪三的優點,不斷加重語氣,最後霸氣收尾,震懾了不服氣的二哥張萬霖。

在指點徒弟過程中陸昱晟傾囊相授,“好東西遇上懂它的人,才是好東西”,網友評論:“論師父的重要性,我和洪三元之間只差一個陸昱晟。”

陸先生和洪三站在高臺上,上海盡收眼底,問洪三“手大還是人大?”的問題,告訴洪三一葉障目的危害。

“洪三,你該要的不是遠大賭場,是遠大前程,是別人追求了一輩子的功名利祿的遠大前程,它就擺在你面前。這是你最好的機會,你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抓住這次機會,你師父我等這樣的機會足足拼了二十多年,而這個機會就擺在眼前,這就是你的命。”

陸昱晟要求洪三向於夢竹求婚,看見洪三猶豫,陸先生追問:

“是不喜歡還是沒把握?”

“也喜歡,也有把握。”

趙立新做了一個易如反掌的手勢後繼續說,“按我說的去做,放心大膽地去做,剩下的就交給我,很快你就會站在上海的最高點,甚至成為上海的王。”

於是陸昱晟便向英國領事館館長霍頓建議,給洪三英租界華總探長的職位,並請于會長喝茶給洪三提親。

邀請于杭興會長喝茶時,陸先生說:“煮茶難就難在茶湯的火候,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生意人不必雪中送炭,但錦上添花總是沒錯的,就看于會長會不會為這泡好茶錦上添花了。”于會長被說服後回了一句:“陸先生真是個懂茶之人。”話裡意思誇陸先生是真伯樂。

最後一道談判,陸先生備了美食美酒,在飯桌上向大哥二哥給洪三要永鑫公司第四大股東的職位:“他不是泥鰍,他是一條鯉魚,一條即將越過龍門的鯉魚,我陸昱晟看好他。每家館子都有每家館子的絕活,但只有湊在一起才能成為一桌盛宴,正所謂共襄盛舉。”

陸先生向三頭許諾的都是空頭支票,但憑藉出色的談判技巧,最終得到了三方的支持,陸先生這招“空手套白狼”可謂厲害。

關於選擇,在陸昱晟心中,在小錢小利面前他會選擇情義,在關乎前途的重大抉擇上,他會選擇權力。

陸昱晟和洪三決裂前,二人進行了關於“選擇”的談話,趙立新將這份陰沉狠毒演繹得不動聲色。

當洪三問陸昱晟是不是出賣他時,他轉頭大聲說“你這是在跟先生講話嗎?”

隨後聲音變低:“我陸昱晟從來不會出賣,我只會選擇。你的那幫兄弟從走近碼頭工會開始,他們就做出他們的選擇。人這輩子就是由無數次選擇組成的,有的選擇可以讓人飛黃騰達,有的會讓人一敗塗地,有的可以選錯,有的一次都錯不得。贏,不一定贏在當下,但輸一定輸在未來。”

在這些表演中,趙立新用表情、眼神、小動作等微妙的表演呈現了一套陸昱晟的人生哲學體系,這明明是陸先生的遠大前程。

《遠大前程》中的主角洪三元雖然是虛構的,但他背後的眾多配角都是有真實原型的。上海灘的風雲往事裡,黑幫大佬、商界政界軍界各色人物、名媛戲子、底層勞工……《遠大前程》描繪了立體鮮活的上海灘人物群像,呈現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陸先生在群像中無疑是非常有血有肉的一位。

沈一石和沈運:趙立新給角色以詩意

“潛在的哀婉抒情氣息,是任何一個中國文化的傳接者都無法擺脫的。”趙立新的文藝氣質中就有這份哀婉的詩意。

他曾塑造過兩個沈姓角色,《大明王朝1566》中的沈一石和《中國式關係》中的沈運,他們都有感傷、古怪甚至難堪的一面,但這兩個人物比作品裡的任何人物都有詩意。

《大明王朝1566》中,趙立新演繹的沈一石是一個複雜矛盾的人,他既是一個精明奸詐的商人,又是一個清高孤傲的文人。

《大明王朝1566》

他喜歡屈原和嵇康,精通音律,有著一幅溫文爾雅的皮囊,卻在商界和政界如履薄冰,無奈不能施展真正的自己,這顆溫潤卻不得已的內心面對喜歡的女人——芸娘,也充滿了矛盾。

沈一石請浙江巡撫喝上好的獅峰龍井,他自己卻喝白水,說:“賣油的姑娘水梳頭。” 其實沈一石早就清楚大明的氣數,卻仍然為其赴湯蹈火,他清醒地擁抱自己悲劇的命運。

《大明王朝1566》

最後他放火自焚,散發擊鼓,樂曲正是禰衡當年為曹操演奏的《風吹荷葉煞》, 吟誦著:“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歸邙山。狡兔死,良弓藏,我之後,君複傷,一曲廣陵散,再奏待芸娘。”

沈一石從容不迫地站在火場中,神情中透露出無奈和落寞,氣質絕塵,他的隱忍在這一刻噴薄而發,這份悲情感給人以濃烈的詩意,趙立新的那段表演堪稱驚豔。

在《中國式關係》中,趙立新塑造的沈運是一個背德者,搶了上司的妻子,甘願忍受丈母娘和繼女,是一個貌似卑微卻為愛癡狂的小人物。

沈運為了給妻子帶來更美好的生活,利用職權進行交易。就在懲罰即將來臨時,被惶恐籠罩的沈運仍是緘默不語,沒有告訴妻子這些勾當。

在夜半時分,這對夫妻坐在沙發上,燈光昏暗,沈運對著妻子,念了一首詩,選自聶魯達的《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

“我記得你 去年秋天的模樣。

灰色的貝雷帽,平靜的心。

晚霞的火焰 在你眼裡爭鬥。

樹葉紛紛墜落 你靈魂的水面。

你像蔓生植物 緊纏我的雙臂。

樹葉收藏你 緩慢平靜的聲音。

燃燒我渴望的驚愕的篝火。

……”

趙立新緩緩地全文朗誦了這首不算簡短的詩《我記得你去年秋天》,這既是沈運對妻子最後的告白,也是告別。趙立新朗誦時微皺起的眉頭,飽和而克制的感情,讓這段朗誦成為全劇中最浪漫的片段。

沈運是一個極其平凡的人物,在極其平凡的人事裡含有亙古的悲哀,他不如英雄人物濃墨重彩,成功和失敗都那麼壯烈,他是如此平庸,過著灰色的人生。

趙立新給這個平凡的小人物以詩意,給他荒郊、黃昏和月光,給沈運一種美妙透明的生活夢想。

不論是傳奇人物陸昱晟,還是精明狂傲的沈一石,以及為愛癡狂的小人物沈運,趙立新的表演都非常打動人。

如果一個角色能讓觀眾產生一分共鳴,演員需要抵以多少倍的感情去體會角色呢?一個演員要拿出一個好角色,背後需要多少曲折和偏執呢?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知道要演好一個複雜人物,那是多種力量的交鋒。

【文/王苗苗】

趙立新曾肯定這個角色的魅力:“這麼大的一個人物,一個演員一生能遇到幾次?”於是他看了章君穀所著的上中下三本《杜月笙傳》,走訪了杜月笙還在世的親朋好友,查閱了很多史料,為陸昱晟這個人物做了很多準備工作。

趙立新演出了陸昱晟含蓄俐落的精氣神,說話時嘴型特別收著,總是微提嘴角。

雖然晚出場,但卻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出場方式,就像《天龍八部》的第一主角喬峰十四回才出場,但他一出場讓前面的人物黯淡了許多。

在《遠大前程》中,大哥霍天洪問:“昱晟什麼時候回來?”,他盼著昱晟回來,“快回來吧,很多事情等著他拿主意。”出場方式也暗示了陸昱晟的韜光養晦。

觀眾看電視劇,不會特別在乎人物的好壞,在觀眾心中沒有誰比誰卑鄙,也沒有誰比誰高尚。事後回味的往往也不是劇情,而是人物某個眼神或表情一瞬間震懾心神的感覺。

比如初見洪三(陳思誠飾),陸先生嘴角微揚,淺淺笑了一下,他尖銳的眼光讓你明白他對洪三早已瞭解,他知道怎樣抹殺表面的虛假,扼住真實的內核。

在三大亨宴請嚴華(富大龍飾),場面一度緊張對峙時,霍天洪和張萬霖一上來就質問恐嚇,“誰指使你?誰給你這麼大的膽子敢勒索我們永鑫三大亨?”陸昱晟不緊不慢地說:“你給患病的勞工治病,意圖蠻好的。”採取欲抑先揚的策略,隨後嚴厲指責了嚴華的勒索行為。

嚴華露出身上綁的炸藥,氣氛瞬間緊張,千鈞一髮的時刻,陸昱晟忽然大笑了起來,雖然是笑,卻不怒自威,他說:“洪三,你大哥這是跟我們開玩笑,我倒覺得蠻好笑的。”

對嚴華說:“你膽色過人”,說著目光如炬地看著嚴華,指了一下嚴華身上的炸藥,“這個做派,我歡喜你。”就連語氣詞“哎”,趙立新都進行了拖長和轉音,說出來既有呵斥又有肯定的意思,恩威並濟。

於是陸先生化險為夷,這一段表演循序漸進,層次有輕有重,趙立新從容自若,主導全程,是情節的主要推動者。

“教父”的金句和手腕,這明明是陸先生的遠大前程

陸昱晟在劇中哲學性金句頻出,沒有繁多的大道理,而是以小見大,見微知著。

如“三碗面”理論:“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情面、場面。”

洪三元為露伶春(李念飾)出了"雙春會"的主意後,老三陸昱晟說了句:“下流社會拼拳頭,中流社會比銀錢,上流社會爭面子。”

在商場上,陸昱晟圓滑玲瓏又與時俱進,比如趙立新在表演處理碼頭勞工鬧事問題時說的兩句話,“聲譽,這兩個字比什麼都重要”和“要想有大成就必須有大變革”。

聽大哥說孤獨,陸昱晟表示露伶春死了很久了,勸大哥找回大嫂和孩子:“一個家就要有一個家的樣子,一個人怎麼稱得上家呢?”陸先生深懂人情。

劇中,陸昱晟對於洪三來說是“伯樂”,不僅慧眼識人,還有大格局,在收徒前就有遠見地考慮到他未來身份、地位的走向。在洪三謊話敗露性命不保的時候,站出來保洪三。

趙立新將這份知遇之恩演繹得很細膩,將趴在地上的洪三扶起來,幫他整理了衣角,才慢慢開口:“我要他入我的門。”

整理衣角

面對大哥二哥的質疑,陸昱晟邊講話,邊摩挲大拇指,似笑非笑講了對洪三的欣賞:“他當日護送貨物,降秦虎除秦豹,是為有勇;智鬥史雙齡贏了雙春會,是為有謀;之前遇到沈青山收買而不動心,是為有忠;明知露伶春的蹤跡卻沒有報,是為有義,像這種有勇有謀,忠義兩全的人我不要,我要什麼人!”

趙立新有條不紊地說出洪三的優點,不斷加重語氣,最後霸氣收尾,震懾了不服氣的二哥張萬霖。

在指點徒弟過程中陸昱晟傾囊相授,“好東西遇上懂它的人,才是好東西”,網友評論:“論師父的重要性,我和洪三元之間只差一個陸昱晟。”

陸先生和洪三站在高臺上,上海盡收眼底,問洪三“手大還是人大?”的問題,告訴洪三一葉障目的危害。

“洪三,你該要的不是遠大賭場,是遠大前程,是別人追求了一輩子的功名利祿的遠大前程,它就擺在你面前。這是你最好的機會,你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抓住這次機會,你師父我等這樣的機會足足拼了二十多年,而這個機會就擺在眼前,這就是你的命。”

陸昱晟要求洪三向於夢竹求婚,看見洪三猶豫,陸先生追問:

“是不喜歡還是沒把握?”

“也喜歡,也有把握。”

趙立新做了一個易如反掌的手勢後繼續說,“按我說的去做,放心大膽地去做,剩下的就交給我,很快你就會站在上海的最高點,甚至成為上海的王。”

於是陸昱晟便向英國領事館館長霍頓建議,給洪三英租界華總探長的職位,並請于會長喝茶給洪三提親。

邀請于杭興會長喝茶時,陸先生說:“煮茶難就難在茶湯的火候,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生意人不必雪中送炭,但錦上添花總是沒錯的,就看于會長會不會為這泡好茶錦上添花了。”于會長被說服後回了一句:“陸先生真是個懂茶之人。”話裡意思誇陸先生是真伯樂。

最後一道談判,陸先生備了美食美酒,在飯桌上向大哥二哥給洪三要永鑫公司第四大股東的職位:“他不是泥鰍,他是一條鯉魚,一條即將越過龍門的鯉魚,我陸昱晟看好他。每家館子都有每家館子的絕活,但只有湊在一起才能成為一桌盛宴,正所謂共襄盛舉。”

陸先生向三頭許諾的都是空頭支票,但憑藉出色的談判技巧,最終得到了三方的支持,陸先生這招“空手套白狼”可謂厲害。

關於選擇,在陸昱晟心中,在小錢小利面前他會選擇情義,在關乎前途的重大抉擇上,他會選擇權力。

陸昱晟和洪三決裂前,二人進行了關於“選擇”的談話,趙立新將這份陰沉狠毒演繹得不動聲色。

當洪三問陸昱晟是不是出賣他時,他轉頭大聲說“你這是在跟先生講話嗎?”

隨後聲音變低:“我陸昱晟從來不會出賣,我只會選擇。你的那幫兄弟從走近碼頭工會開始,他們就做出他們的選擇。人這輩子就是由無數次選擇組成的,有的選擇可以讓人飛黃騰達,有的會讓人一敗塗地,有的可以選錯,有的一次都錯不得。贏,不一定贏在當下,但輸一定輸在未來。”

在這些表演中,趙立新用表情、眼神、小動作等微妙的表演呈現了一套陸昱晟的人生哲學體系,這明明是陸先生的遠大前程。

《遠大前程》中的主角洪三元雖然是虛構的,但他背後的眾多配角都是有真實原型的。上海灘的風雲往事裡,黑幫大佬、商界政界軍界各色人物、名媛戲子、底層勞工……《遠大前程》描繪了立體鮮活的上海灘人物群像,呈現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陸先生在群像中無疑是非常有血有肉的一位。

沈一石和沈運:趙立新給角色以詩意

“潛在的哀婉抒情氣息,是任何一個中國文化的傳接者都無法擺脫的。”趙立新的文藝氣質中就有這份哀婉的詩意。

他曾塑造過兩個沈姓角色,《大明王朝1566》中的沈一石和《中國式關係》中的沈運,他們都有感傷、古怪甚至難堪的一面,但這兩個人物比作品裡的任何人物都有詩意。

《大明王朝1566》中,趙立新演繹的沈一石是一個複雜矛盾的人,他既是一個精明奸詐的商人,又是一個清高孤傲的文人。

《大明王朝1566》

他喜歡屈原和嵇康,精通音律,有著一幅溫文爾雅的皮囊,卻在商界和政界如履薄冰,無奈不能施展真正的自己,這顆溫潤卻不得已的內心面對喜歡的女人——芸娘,也充滿了矛盾。

沈一石請浙江巡撫喝上好的獅峰龍井,他自己卻喝白水,說:“賣油的姑娘水梳頭。” 其實沈一石早就清楚大明的氣數,卻仍然為其赴湯蹈火,他清醒地擁抱自己悲劇的命運。

《大明王朝1566》

最後他放火自焚,散發擊鼓,樂曲正是禰衡當年為曹操演奏的《風吹荷葉煞》, 吟誦著:“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歸邙山。狡兔死,良弓藏,我之後,君複傷,一曲廣陵散,再奏待芸娘。”

沈一石從容不迫地站在火場中,神情中透露出無奈和落寞,氣質絕塵,他的隱忍在這一刻噴薄而發,這份悲情感給人以濃烈的詩意,趙立新的那段表演堪稱驚豔。

在《中國式關係》中,趙立新塑造的沈運是一個背德者,搶了上司的妻子,甘願忍受丈母娘和繼女,是一個貌似卑微卻為愛癡狂的小人物。

沈運為了給妻子帶來更美好的生活,利用職權進行交易。就在懲罰即將來臨時,被惶恐籠罩的沈運仍是緘默不語,沒有告訴妻子這些勾當。

在夜半時分,這對夫妻坐在沙發上,燈光昏暗,沈運對著妻子,念了一首詩,選自聶魯達的《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

“我記得你 去年秋天的模樣。

灰色的貝雷帽,平靜的心。

晚霞的火焰 在你眼裡爭鬥。

樹葉紛紛墜落 你靈魂的水面。

你像蔓生植物 緊纏我的雙臂。

樹葉收藏你 緩慢平靜的聲音。

燃燒我渴望的驚愕的篝火。

……”

趙立新緩緩地全文朗誦了這首不算簡短的詩《我記得你去年秋天》,這既是沈運對妻子最後的告白,也是告別。趙立新朗誦時微皺起的眉頭,飽和而克制的感情,讓這段朗誦成為全劇中最浪漫的片段。

沈運是一個極其平凡的人物,在極其平凡的人事裡含有亙古的悲哀,他不如英雄人物濃墨重彩,成功和失敗都那麼壯烈,他是如此平庸,過著灰色的人生。

趙立新給這個平凡的小人物以詩意,給他荒郊、黃昏和月光,給沈運一種美妙透明的生活夢想。

不論是傳奇人物陸昱晟,還是精明狂傲的沈一石,以及為愛癡狂的小人物沈運,趙立新的表演都非常打動人。

如果一個角色能讓觀眾產生一分共鳴,演員需要抵以多少倍的感情去體會角色呢?一個演員要拿出一個好角色,背後需要多少曲折和偏執呢?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知道要演好一個複雜人物,那是多種力量的交鋒。

【文/王苗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