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栩栩如生!用美術作品講好馬克思主義故事

馬克思、恩格斯與工人代表們在一起(中國畫) 劉大為

延安時期學習馬克思主義蔚然成風(中國畫) 王珂

創立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油畫) 馬剛

終身伴侶(油畫) 王嫩

在國際工人協會成立大會上(中國畫) 馮遠

《資本論》在工人之間傳播(中國畫) 吳憲生

【藝境觀象】

今年5月5日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日。 近日, 由中國雕塑家吳為山創作的銅質馬克思雕像落戶馬克思的出生地——德國西南部城市特里爾。

按照計畫, 該雕像將於5月5日馬克思誕辰紀念日當天揭幕。 與此同時,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承辦的“馬克思題材繪畫作品創作”專案已進入籌展階段, 預計於紀念日當天開始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創作成果。 其他與美術創作相關的紀念活動也在積極推進中。

人們印象中的馬克思形象, 多來自馬克思的畫像和塑像:寬闊的額頭, 濃密的發須, 炯炯有神的眼睛……這位偉大的思想巨人, 少年時代便把自己的命運與勞苦大眾緊緊聯繫在一起。 17歲時他在中學畢業作文中寫下了“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的人生誓言;30歲時他和恩格斯一起創作出《共產黨宣言》, 號召“全世界無產者, 聯合起來”;而皇皇巨著《資本論》則成為工人階級“向資產者腦袋發射的最厲害的炮彈”。

正如北京大學教授韓毓海在首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上所言:“如果沒有馬克思, 如果沒有他的學說、沒有他的鬥爭和犧牲, 普天下的勞動者, 還要為爭取在工作期間偶爾喝一口水的權利而鬥爭。 ”在隆重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今天, 如何對這位無產階級革命導師的偉大一生進行藝術上的創新性呈現, 成為擺在美術工作者面前的一道時代課題。

“馬克思題材繪畫作品創作”是美術界為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而推出的一項重量級獻禮活動。 此項活動由中央編譯局、中國文聯主辦, 中宣部理論局和文藝局參與, 中國美協承辦。 活動圍繞馬克思生平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人生節點,

請各地美術家以油畫和國畫為表現形式創作了24幅馬克思題材作品。 在今年年初舉行的“馬克思題材繪畫作品創作工作會”上, 中央編譯局的專家和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的教授也參與其中。 在創作過程中, 中國文聯、中國美協的領導和馬克思研究專家還走進部分美術家的工作室進行觀摩指導。 根據中國美協提供的作品名錄來看, 從《馬克思童年時代的特里爾城》到《寫作〈共產黨宣言〉》, 從《在倫敦德意志工人教育協會作報告》到《〈資本論〉在工人之間傳播》, 從《在國際工人協會(第一國際)成立大會上》到《滿腔熱情支持巴黎公社》, 從《晚年關注俄國和東方經濟落後國家的發展道路》到《延安時期學習馬克思主義蔚然成風》,
24幅作品基本上按照時間脈絡排列, 其中群像型作品占比較大。 馮遠的中國畫《在國際工人協會成立大會上》呈現出一種蒸騰的動感, 現場氣氛令人激動, 工人們將帽子拋向了空中, 這是一種多少文字也寫不出的熱烈場面, 讓人真正感受到了美術的力量。 劉大為的中國畫《馬克思、恩格斯與工人代表們在一起》描繪了馬克思、恩格斯到工廠考察調研的情景, 領袖和工人打成一片, 讓人讀出了思想與勞動結合在一起的神聖。 蘇州科技大學傳媒與視覺藝術學院的王嫩教授是江蘇唯一受邀參加“馬克思題材繪畫作品創作”的藝術家, 因而受到了當地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 據《姑蘇晚報》等媒體報導, 今年1月5日, 王嫩受邀赴京選定題目《終身伴侶》, 回蘇州後一個月閉門創作初稿,2月5日再赴京接受中央編譯局專家審稿“挑刺”,通過審核後即趕回蘇州加班加點,連大年初一都在進行創作。上個月中央電視臺《不朽的馬克思》專題片攝製組曾前往蘇州王嫩工作室進行現場採訪,北京電視臺亦專程赴蘇跟蹤拍攝創作進程。

吳為山創作的雕像選取了馬克思行進中的姿態,以寓意馬克思主義的不斷發展。作品中的偉人從容淡定、邁步前行,仿佛在從養育他的故鄉走向世界、走向未來。在創作馬克思雕像前,吳為山曾前往馬克思的誕生地特里爾市尋根溯源、汲取靈感。在馬克思出生的房間裡,古典風格的傢俱和百餘年前泛黃的老照片,讓他感受到一位長期存在于書本裡、藝術作品裡和人們精神世界裡的偉人的真實存在。他堅定了自己的構思,為作品擬名為《偉大的行者——馬克思》。中國雕塑家創作的馬克思雕像將樹立於德國,是一個時期以來廣受國內外傳媒關注的話題。特里爾當地圍繞是否該接受這一雕像曾經有過一場討論,最終主張接受的意見占了上風。吳為山認為,德國接受中國藝術家塑造的馬克思,其深層意義在於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印證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性。

為了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一些具有美術特色的創作出版專案也在陸續推出中。由人民美術出版社主辦,《中國藝術》雜誌、絲合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承辦的“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暨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主題美術展覽目前正在組織稿件,預計展出時間為今年7月。此次展覽的獲獎和入選作品將彙編為大型畫冊《新時代新征程——“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暨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美術作品集》,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這一專案將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與建黨97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等時間節點結合起來,要求參選作品要以革命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手法再現馬克思等無產階級革命導師的光輝形象,表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的重要事件,特別是改革開放和新時代的重要時刻和偉大業績。中央編譯出版社則在舉辦馬克思名言書畫展的基礎上編輯出版了《馬克思名言書法集》,使讀者可以在品賞翰墨藝術中學習馬克思主義。馬克思的傳記通常以文字為主,而由重慶出版集團最新推出的《馬克思畫傳: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版》則彙集了大量珍貴的歷史資料圖片和中外名家的美術佳作,以文為經,以圖為緯,用立體的敘事語言繪寫了馬克思為人類進步和解放事業而不懈奮鬥的偉大一生。這部新版畫傳是由中央編譯局在對2012年版《馬克思畫傳》進行修訂、增補和完善的基礎上編纂而成的。

此外,中國郵政今年還將發行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郵票。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郵政分別在馬克思誕生135周年、140周年、145周年和逝世100周年時發行過以馬克思為主題的紀念郵票共計4套,均以美術作品為主設計而成。1958年5月5日發行的《馬克思誕生140周年紀念》郵票1套2枚,票面圖案1枚為1867年的馬克思像,1枚為馬克思在倫敦德國工人教育協會上作報告,原圖為蘇聯畫家茹可夫所繪;1983年3月14日發行的《馬克思逝世100周年》郵票也是2枚,1枚原圖為中央編譯局提供的馬克思坐像,1枚原圖為畫家文國璋1983年套色石版畫《時代的強音》,畫的是馬克思在演講的情景。今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五次發行以馬克思為主題的紀念郵票。根據《國家郵政局關於〈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郵票圖稿的批復》來看,今年兩枚郵票內容也由美術作品構成,一為馬克思像,二為馬克思與恩格斯像。發行日期為2018年5月5日。

馬克思像的創作已經成為紀念馬克思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內容。老一輩藝術家中有許多人都創作過馬克思畫像或塑像。蔣兆和於1953年馬克思誕辰135周年時為中央編譯局創作了馬克思畫像。劉開渠受中央編譯局委託,於1956年創作了《馬克思、恩格斯浮雕像》,用於《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封面。為紀念馬克思逝世100周年,艾中信創作了油畫《三月十四日》,再現了馬克思在躺椅中溘然長逝的凝固瞬間。此外,古元、高虹、傅天仇、何孔德、張文新等諸多名家亦參與了紀念馬克思逝世100周年的主題創作。據中央編譯局專家回憶,由於馬克思留下的照片很少,當時畫家大都按照中央編譯局所提供的照片作畫,有的作品畫出來的馬克思,中年時代和老年時代差不多,開會時發言和靜默中看書面部表情都一樣,沒有喜怒哀樂之分。而也有一些畫家創作出了相對生動的畫面,如楊之光、鷗洋為紀念馬克思逝世100周年創作的中國畫《偉大的友誼》,畫面中的馬克思面帶笑容在與恩格斯聊天;又如張文新的素描《對弈》,栩栩如生地表現了偉人的生活情趣和愛好。每一個時代的美術家都把他們那個時代自己心目中的馬克思留了下來、傳了下去,使得美術的作用在馬克思主義大眾傳播史上得到凸顯。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必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美術創作以創新型作品為引領、以標誌性故事為線索,對馬克思主義進行了形象化、通俗化的解讀,讓觀眾不僅在思想上理解馬克思,而且在情感上親近馬克思,體現了新時代美術工作者講好馬克思主義故事的竭誠努力,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做出了可貴的探索。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各大高校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活動也各具特色,由北京大學牽頭編纂的《馬藏》今年將首版前10卷,北大還準備於5月5日—6日在北京舉辦第二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而南京航空航太大學“你好,馬克思——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主題教育活動已於4月9日晚正式啟動,並發佈了給馬克思造像、寫給馬克思的一封信等10項主題教育活動,青年人的加入必將為馬克思題材藝術創作注入新的活力與生機。

(作者:王小琪)

馬克思題材繪畫作品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提供

[編輯: 劉曉明]

回蘇州後一個月閉門創作初稿,2月5日再赴京接受中央編譯局專家審稿“挑刺”,通過審核後即趕回蘇州加班加點,連大年初一都在進行創作。上個月中央電視臺《不朽的馬克思》專題片攝製組曾前往蘇州王嫩工作室進行現場採訪,北京電視臺亦專程赴蘇跟蹤拍攝創作進程。

吳為山創作的雕像選取了馬克思行進中的姿態,以寓意馬克思主義的不斷發展。作品中的偉人從容淡定、邁步前行,仿佛在從養育他的故鄉走向世界、走向未來。在創作馬克思雕像前,吳為山曾前往馬克思的誕生地特里爾市尋根溯源、汲取靈感。在馬克思出生的房間裡,古典風格的傢俱和百餘年前泛黃的老照片,讓他感受到一位長期存在于書本裡、藝術作品裡和人們精神世界裡的偉人的真實存在。他堅定了自己的構思,為作品擬名為《偉大的行者——馬克思》。中國雕塑家創作的馬克思雕像將樹立於德國,是一個時期以來廣受國內外傳媒關注的話題。特里爾當地圍繞是否該接受這一雕像曾經有過一場討論,最終主張接受的意見占了上風。吳為山認為,德國接受中國藝術家塑造的馬克思,其深層意義在於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印證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性。

為了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一些具有美術特色的創作出版專案也在陸續推出中。由人民美術出版社主辦,《中國藝術》雜誌、絲合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承辦的“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暨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主題美術展覽目前正在組織稿件,預計展出時間為今年7月。此次展覽的獲獎和入選作品將彙編為大型畫冊《新時代新征程——“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暨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美術作品集》,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這一專案將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與建黨97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等時間節點結合起來,要求參選作品要以革命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手法再現馬克思等無產階級革命導師的光輝形象,表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的重要事件,特別是改革開放和新時代的重要時刻和偉大業績。中央編譯出版社則在舉辦馬克思名言書畫展的基礎上編輯出版了《馬克思名言書法集》,使讀者可以在品賞翰墨藝術中學習馬克思主義。馬克思的傳記通常以文字為主,而由重慶出版集團最新推出的《馬克思畫傳: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版》則彙集了大量珍貴的歷史資料圖片和中外名家的美術佳作,以文為經,以圖為緯,用立體的敘事語言繪寫了馬克思為人類進步和解放事業而不懈奮鬥的偉大一生。這部新版畫傳是由中央編譯局在對2012年版《馬克思畫傳》進行修訂、增補和完善的基礎上編纂而成的。

此外,中國郵政今年還將發行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郵票。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郵政分別在馬克思誕生135周年、140周年、145周年和逝世100周年時發行過以馬克思為主題的紀念郵票共計4套,均以美術作品為主設計而成。1958年5月5日發行的《馬克思誕生140周年紀念》郵票1套2枚,票面圖案1枚為1867年的馬克思像,1枚為馬克思在倫敦德國工人教育協會上作報告,原圖為蘇聯畫家茹可夫所繪;1983年3月14日發行的《馬克思逝世100周年》郵票也是2枚,1枚原圖為中央編譯局提供的馬克思坐像,1枚原圖為畫家文國璋1983年套色石版畫《時代的強音》,畫的是馬克思在演講的情景。今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五次發行以馬克思為主題的紀念郵票。根據《國家郵政局關於〈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郵票圖稿的批復》來看,今年兩枚郵票內容也由美術作品構成,一為馬克思像,二為馬克思與恩格斯像。發行日期為2018年5月5日。

馬克思像的創作已經成為紀念馬克思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內容。老一輩藝術家中有許多人都創作過馬克思畫像或塑像。蔣兆和於1953年馬克思誕辰135周年時為中央編譯局創作了馬克思畫像。劉開渠受中央編譯局委託,於1956年創作了《馬克思、恩格斯浮雕像》,用於《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封面。為紀念馬克思逝世100周年,艾中信創作了油畫《三月十四日》,再現了馬克思在躺椅中溘然長逝的凝固瞬間。此外,古元、高虹、傅天仇、何孔德、張文新等諸多名家亦參與了紀念馬克思逝世100周年的主題創作。據中央編譯局專家回憶,由於馬克思留下的照片很少,當時畫家大都按照中央編譯局所提供的照片作畫,有的作品畫出來的馬克思,中年時代和老年時代差不多,開會時發言和靜默中看書面部表情都一樣,沒有喜怒哀樂之分。而也有一些畫家創作出了相對生動的畫面,如楊之光、鷗洋為紀念馬克思逝世100周年創作的中國畫《偉大的友誼》,畫面中的馬克思面帶笑容在與恩格斯聊天;又如張文新的素描《對弈》,栩栩如生地表現了偉人的生活情趣和愛好。每一個時代的美術家都把他們那個時代自己心目中的馬克思留了下來、傳了下去,使得美術的作用在馬克思主義大眾傳播史上得到凸顯。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必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美術創作以創新型作品為引領、以標誌性故事為線索,對馬克思主義進行了形象化、通俗化的解讀,讓觀眾不僅在思想上理解馬克思,而且在情感上親近馬克思,體現了新時代美術工作者講好馬克思主義故事的竭誠努力,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做出了可貴的探索。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各大高校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活動也各具特色,由北京大學牽頭編纂的《馬藏》今年將首版前10卷,北大還準備於5月5日—6日在北京舉辦第二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而南京航空航太大學“你好,馬克思——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主題教育活動已於4月9日晚正式啟動,並發佈了給馬克思造像、寫給馬克思的一封信等10項主題教育活動,青年人的加入必將為馬克思題材藝術創作注入新的活力與生機。

(作者:王小琪)

馬克思題材繪畫作品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提供

[編輯: 劉曉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