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你給寶寶用退熱貼的結果竟然是……知道真相後家長們都驚呆了!

不知何時退熱貼就已悄悄成為了給寶寶降溫的神器, 不管在大街上、盆友圈、還是醫院裡, 只要寶寶發燒, 家長就立馬給孩子腦門上貼一張長方形的退熱貼。 可是, 如此受家長青睞的退熱貼真的管用嗎?寶寶發燒貼一張退熱貼就萬事大吉了嗎?接下來, 小康君就要揭開退熱貼的真面目, 幫助各位寶媽奶爸們清醒一下頭腦!

退熱貼為何能達到看似降溫的效果?

退熱貼起到降溫的決定性作用就是:高分子凝膠。 這個可不簡單, 裡面含有水、冰片、薄荷、色素等物質。 當人體的皮膚接觸到退熱貼, 這種高分子凝膠中的水分就會汽化, 從而將一部分熱量蒸發掉, 起到降溫的作用。

退熱貼之所以被廣泛使用, 可能就是家長們認為退熱貼具有降溫效果, 比吃退燒藥、打退燒針安全, 對寶寶沒有毒副作用, 而且是物理降溫的一種方式。 這也就不難理解, 為何寶媽奶爸會將退熱貼視為發燒救星的原因了。

可它真的如此神奇嗎?我們接著往下看▼

退熱貼真的管用嗎?

退熱貼不是一點用處都沒有, 而是它的作用微乎其微, 因為退熱貼既不是藥, 也無法治病, 它跟涼毛巾或冰袋敷頭達到的效果差不多。 就是說退熱貼只能降低局部皮膚的溫度,

對降低體內溫度起不到太大作用。 而且, 人體內的溫度會通過血液的流動達到平衡, 不可能通過給額頭的一小塊皮膚降溫來降低顱內, 甚至整個身體的體溫。

還有一些退熱貼裡面添加了冰片、薄荷、桉葉油之類的物質, 這些東西會讓局部皮膚感覺有涼意, 給寶寶帶去暫時的舒適感, 讓煩躁哭鬧的情緒得以安撫。 其實這些並不是真的降溫, 只是製造出了一種讓家長誤以為正在退燒的假像而已。

如何給寶寶正確物理降溫?

一、溫水擦浴

水溫32-34℃, 室內溫度25-27℃, 關閉門窗, 避免空氣對流。 擦四肢、腰背部、腋窩、膕窩、腹股溝, 避開胸腹部和足心。 擦洗過程時刻注意孩子面色、呼吸、手腳溫度, 以免再次受涼, 水吸入口鼻。 每次時間不宜過久, 15到20分鐘即可。

二、冰袋降溫

將毛巾或者布包裹一層冰袋, 放額頭降低頭部溫度。 交替放頸部兩側, 腋窩, 腹股溝等體表大血管走行處, 傳導散熱, 每次3分鐘到5分鐘。 切記不可放耳後、胸部、腹部、陰囊、足心等部位, 另外還要避免發生凍傷的情況。

三、頭部冷敷

濕敷會讓毛細血管擴張, 幫助體內熱量釋放出來。 所以, 建議將毛巾用冰水或者冷水浸濕後擰半幹敷在前額。

四、減少衣物or開空調

如果室內溫度較高, 或寶寶因發燒造成了不適感, 家長可以適當地採取給寶寶減少衣物, 開空調等方式説明寶寶散熱, 使其體溫下降。

體溫達到多少必須服用退燒藥?

臨床中通常將腋溫大於等於37.5度定義為發熱, 37.5~38度為低熱,38.1度到39度為中度發熱,39.1度到41度是高熱,超過41度為超高熱。

要知道,發熱是疾病的表現,同時也是孩子增強免疫力的過程。只要寶寶體溫不超過38.5度,精神狀態良好,能吃、能睡、能玩,一般問題不大,家長就沒必要急著幫寶寶快速退燒。不過,3個月以下的嬰兒,發高燒容易造成腦損傷,所以只要體溫超過38度就要立即就醫診治。月齡稍大的寶寶,如果體溫超過38.5度就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退燒藥。

六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口服布洛芬、美林或泰諾林退燒(選擇其中一種即可)。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需在寶寶1歲之後才可服用。如果寶寶反復持續發燒,或發燒超過3天,就要及時就診讓大夫查血常規,確診病因後對症治療。

小康君嘚吧嘚

總而言之,退熱貼只能起到局部降溫的作用,家長切勿將退燒的希望全都寄託於退熱貼。如果寶寶在用退熱貼後皮膚出現瘙癢、發紅、出疹等過敏現象,一定要立即停止使用!

臨床中通常將腋溫大於等於37.5度定義為發熱, 37.5~38度為低熱,38.1度到39度為中度發熱,39.1度到41度是高熱,超過41度為超高熱。

要知道,發熱是疾病的表現,同時也是孩子增強免疫力的過程。只要寶寶體溫不超過38.5度,精神狀態良好,能吃、能睡、能玩,一般問題不大,家長就沒必要急著幫寶寶快速退燒。不過,3個月以下的嬰兒,發高燒容易造成腦損傷,所以只要體溫超過38度就要立即就醫診治。月齡稍大的寶寶,如果體溫超過38.5度就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退燒藥。

六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口服布洛芬、美林或泰諾林退燒(選擇其中一種即可)。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需在寶寶1歲之後才可服用。如果寶寶反復持續發燒,或發燒超過3天,就要及時就診讓大夫查血常規,確診病因後對症治療。

小康君嘚吧嘚

總而言之,退熱貼只能起到局部降溫的作用,家長切勿將退燒的希望全都寄託於退熱貼。如果寶寶在用退熱貼後皮膚出現瘙癢、發紅、出疹等過敏現象,一定要立即停止使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