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豐田是怎樣做生產效率管理的

1.生產效率管理

所謂生產效率管理是指在投入了人、設備等生產要素並進行生產的情況下, 掌握在相應的生產時間內生產出的成品和部件的數量, 對其分析、管理。

1-1.生產效率管理的目的

生產成本是由部件採購費、勞務費、設備折舊費、經費等組成的, 為了企業獲得利益, 並在與其他公司的價格戰中勝出, 削減各項成本的工作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 不僅僅針對實際從事生產的人的活動, 也必須針對包含行銷、設計、研究開發等活動在內的企業的整體開展廣泛的改善活動, 並進行評價。

在生產現場,

也要以削減需支付勞務費的時間為目的, 推進工數低減活動。

1-2.生產效率管理的作用

(1) 生產現場的評價指標

•每人每小時的產量

(2) 決定經營政策的基本資料

•對新事業的投資

•設備投資計畫

•成品、部件的內部生產與外部生產的轉換

1-3.AW 的生產效率管理體系

1-4.關於AW的生產效率管理體系

1-4-1.生產效率提高率

生產效率的提高率是評價工廠生產效率的基準。

其目的在於對比上一年的實際生產效率, 評價今年的生產效率處於什麼樣的水準, 掌握各問題點(出勤率、間接時間、應動率等)對生產效率的影響程度, 從而轉入改善。

1-4-2.生產效率管理所涉及的時間段

1-5.工數

1-5-1.所謂工數

工數是指工人在生產現場生產一個成品或部件所花的時間。

1-5-2.工數的分類

對於生產現場而言, 工數是不能與之割離的重要的東西, 在組長進行現場管理時, 工數也很重要。 那麼, 為了生產現場能通過減少工數進行生產效率管理, 我們有必要掌握每天的工數。 但是, 僅僅掌握工數是不能減少工數的, 有必要掌握找出使工數不合理的根源的本領。

因此, 作為把握生產現狀的方法, 你至少有必要理解如何對線體均衡、應動率、工數差進行分析。

(1)線體均衡水準引起的工數不合理

(2) 應動率惡化的主要原因

① 由設備異常及間歇停線帶來的停線損失

② 由不良品、返修品帶來的損失

③ 換產帶來的損失

④ 材料、部件缺貨

⑤ 作業時間波動

(3)有工數差時, 應動率可能會因需求數比例變化而降低。

1-5-3.工數的意義

在現場設定的工數值, 可用於如下工作中:

① 成本管理…是估算產品成本的基礎資料

② 人員計畫…是計算作業負荷的資料, 也是定員計畫、聘用計畫的基礎資料

③ 生產效率管理…可估算提高生產現場生產效率努力力度的資料

④ 設備調整計畫…也是引入新設備的基礎資料

除了以上所說的四項工作, 在制定生產計畫方面, 工數也作為重要的資料被廣泛運用。

1-5-4.關於基準工數的設定

基準工數以上年1~11月的實際情況為依據設定。 從本年度1月份開始使用該基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