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贗品氾濫原因幾何

廣東省博物館研究館員陶瓷鑒定專家黃靜正在現場鑒定

不久前, 廣東省博物館舉行了一場民間藏品免費“鑒寶”活動。 期間,

有91位收藏者帶著自己珍藏的450多件書畫、陶瓷、玉器、錢幣、雜件等藏品來“驗明正身”, 然而經過鑒定, 其中只有23件是真品。 專家透露, 逾九成是贗品, 而真品的文物價值也普遍偏低。

不得不說, 這樣的鑒定結果, 也再次驗證了收藏界頗為認同的“民間藏品贗品超九成”的說法。 分析導致民間贗品氾濫的原因, 固然離不開藏家鑒藏水準所限, 然而有業內人士指出, 面對如此高的贗品比例, 我們更應當從贗品的市場供給和藏家群體普遍存在的撿漏心理, 更深層次地挖掘原因。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 消費結構進入快速轉型期, 奢侈品已然不能滿足高品質的生活方式, 藝術品消費開始進入大眾視野。 當下的藝術品收藏市場已然不再是富貴人家的專屬遊戲,

越來越多的普通藏家“聞風而動”, 紛紛參與進來尋覓商機。 俗話說, 有商機的地方必然也有陷阱。 這在古玩市場同樣適用。 當今的古玩市場上, 不斷出現的贗品已經有了並繼續有著穩定的、產量龐大的貨源。 仿製、做舊產業遍佈全國各地, 覆蓋了玉器、瓷器、青銅器、書畫等幾乎所有門類。 其產品種類豐富, 高、中、低檔次俱全, 甚至還根據客戶的需要開啟了定制模式。 不久前貴州遵義警方成功破獲一特大制販假冒名家書畫作品案, 總案值過億元, 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不過, 縱使古玩市場贗品氾濫, 但要從制假方成功流轉到銷售的最終端——古玩藏家手中, 也並非易事。 有專家分析指出, “撿漏”心理是藏家上當受騙的根源。

很多假貨販子通過編織各種精彩故事, 和其他“托兒”一起做局, 坑害藏友。 加之古玩的價格缺乏完全統一的衡量標準, 主觀性比較強, 普通藏家對於古玩收藏的撿漏心理又“駕輕就熟”, 這正是導致大量贗品從市場流轉到藏家手中的重要因素。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 要根治古玩市場贗品氾濫的頑疾, 就政府有關部門而言, 應當持續嚴厲打擊古玩市場上制售贗品的源頭和管道;而對於藏者而言, 不僅要積累知識和經驗, 還應當克制“撿漏”心理。 應當相信, 在當下的市場環境裡, 撿漏雖然也偶爾會有, 但絕不可能常有。 很多價格遠離市場價格的東西, 首先就應該警惕, 收藏講究的是文化和品位, 而不應該是投機。

如果拿著投機、僥倖心理搞收藏, 很容易吃虧上當。

專業送拍, 目前國內業務有送拍北京保利, 北京翰海, 中國嘉德;海外業務有送拍澳門中信, 香港皇室貴族, 中國藝海, 臺灣中正, 香港勞倫斯, 新加坡金沙, 美國大聯盟, 阿聯酋迪拜拍賣等, 承諾送不進去全額退款, 根據各拍賣行歷史成交記錄為您選擇您藏品適合的拍賣行合作上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